南通市文化底蕴深厚,范仲淹、王安石、米芾、文天祥等历史名人在南通留下印迹,有“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表演艺术家赵丹、国画大师王个簃、书画名家赵无极等文化名人;南通市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地方传统戏曲南通僮子戏有“傩戏活化石”之称,海门山歌剧、海安龙舞、如东跳马伕等广为流传,海安花鼓名扬京城,通派盆景艺术源远流长。2022年底,全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个。
水绘园 位于如皋市古城东北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为复社名士冒襄隐居之处。园内,水明楼为清朝中前期建筑群,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以水明楼为主,连接清代遗构雨香庵、隐玉斋,形成以楼带院的格局,列入《中国历代名园》。2001年,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謇墓 原名啬公墓,位于崇川区啬园内。始建于1922年,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长眠之地,墓前有铜像、墓道、墓阙,阙楣刻“南通张先生之墓阙”。2001年,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墩遗址 位于海安市南莫镇青墩村。四面环水,总面积7万余平方米。1977—1979年,该地出土新石器时代文物石器、玉器、陶器、骨骼及稻粒、核桃、麋鹿、野猪等大量古物亚化石,其中陶斧为国家一级文物,鹿角制的耒和三叉形投掷器在江苏省系首次出现,距今5000余年。2006年,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通天宁寺 位于崇川区中学堂街。始建于唐咸通四年(863),曾被奉为通州九大寺之首,有“一州伟观”之誉。现存建筑主要有光孝塔、山门、金刚殿、大雄之殿等,大雄之殿的包镶法瓜楞柱为宋代遗物,全国少见。2006年,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生纱厂 位于崇川区唐闸镇街道。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张謇创建大生纱厂,并以此为中心,兴办榨油、磨面、冶铁、蚕桑染织等附属企业,建成仓储、运输、检修等支撑体系,形成中国近代知名民族资本企业集团——大生集团。历经百年变迁,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的大生集团,保留相当一部分企业及设施,有的仍在继续生产、使用。大生纱厂遗存包括钟楼、公事厅、专家楼、清花间厂房、仓库、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旧址、唐闸实业小学教学楼,2006年作为南通博物苑的扩展项目,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从南通博物苑分出,与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旧址合并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1月,大生纱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
大生第三纺织公司旧址 位于海门区三厂街道。1914年,张謇在海门常乐镇南湾购地,创办大生三厂,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延至1919年动工兴建,1921年开工投产。大生三厂现存历史建筑有钟楼、公事厅(总办事处)、原棉仓库等。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大生纱厂管理。
广教禅寺 位于狼山。始建于唐总章二年(669),现存三大明清建筑群,分别为山脚紫琅禅院、山腰葵竹山房、山顶支云塔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格局完整。建筑群是继承发扬唐宋佛教文化的杰作,融入中国宫殿式的建筑风格,吸纳民间建筑艺术,雄伟庄严,古朴典雅。1983年,广教禅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42所重点开放的寺观之一。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旧址 位于如皋高师校园内。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是全国较早创办的公立师范学堂,创办人为翰林院编修沙元炳。学堂旧址建筑、古碑、古木保存完好,建筑具有明清书院特色。1995年,江苏省政府公布学堂旧址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公馆 位于海安市宁海路58-8号。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民族抗战之楷模”韩国钧故居,占地7500平方米,是一组晚清优秀建筑群。馆内设置韩国钧生平业绩展、韩国钧故居建筑艺术展、韩国钧作品展、青墩文化展和馆藏文物精品展5个固定展厅。1982年,入选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崇海泰总商会大楼 位于崇川区桃坞路北侧。建于1920年,由孙支厦设计建造,具有典型欧洲古典主义风格。坐北朝南,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707平方米,采用中轴对称布置,以门廊、大厅、会议厅为中轴,两边以办公楼环绕形成院落,并有回廊与前后廊相通。该建筑曾载入《中国建筑史》《20世纪中国建筑》。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南通蓝印花布起源于明代中后期,由江南移民带入。明清以后,蓝印花布作为南通地区的主要家庭生活必需品流传于整个南通地区,蓝印花布作坊遍布每个乡镇,影响较大的作坊在如皋市石庄镇、通州区二甲镇和石港镇、海门区三阳镇、启东市汇龙镇及南通市区。蓝印花布以手纺、手织、手染的民间工艺,纯真朴素、鲜明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蓝印花布全凭人工染制而成,其图案为手工镂刻,所刻纹样花型都要受到断刀的影响,形成蓝印花布独特的艺术风格。主要用于生活用品,如被面、包袱、头巾,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又设计成为台布、壁挂、鞋帽、包袋和工艺品系列等。花型一般以植物花卉和动物纹样为主,也有简洁的几何图形,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2006年5月,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 南通是中国风筝四大产地之一。所谓“北鸢南鹞”之“南鹞”,特指南通板鹞风筝,是中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风筝品种。南通板鹞风筝以平板六角或六角的变形“七连星”至“九连星”居多,一般都在1米以上,最高有四五米。起源于北宋年间,千百年来一直传承发展于南通民间。其制品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等工艺于一体,具有用料考究、工艺精准、整体协调性能和驭风性能优越等特点。除一般风筝的放飞观赏、娱悦身心、强身健体的功效外,南通板鹞风筝独具魅力之处是在风筝上安装大小不等的“哨口”,一旦放飞蓝天,得风则鸣,其声随风抑扬,有“空中交响乐”之美誉。2006年5月,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通仿真绣 由清末民初客居南通的苏州著名绣女沈寿首创,又称沈绣,系融汇油画、摄影等美术光影技法,革新刺绣针法与技艺而创制。仿真绣首创旋针、虚实针表现物体的肌理,用丰富多彩的丝线调和色彩,使作品的色调柔和自然,故而又有美术绣之称。取材于欧美油画的人物肖像、风景等作品,针法变化多端,五官刺绣传神,最能体现其风格特征和高超技艺。2008年6月,南通仿真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梅庵派古琴艺术 梅庵派古琴艺术在中国近代琴坛具有较大影响,其琴曲旋律清新活泼,节奏明快,风格独特。梅庵琴派形成于20世纪初。1916年,南通籍学子徐立孙就读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东南大学),师从古琴演奏家王燕卿。1921年,王燕卿去世,梅庵琴派活动中心转移到南通。徐立孙以其任教的南通师范学校和南通中学为基地,大量吸收师友、学生、亲戚学练古琴,使梅庵派古琴艺术迅速流传。1929年,梅庵琴社成立。徐立孙与其同学邵大苏将王燕卿留传的《龙吟馆琴谱》进行校订,编印出版《梅庵琴谱》,为中国第一部创立点拍,也是最早译成外文的琴谱。2003年,古琴艺术(梅庵琴派)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6月,梅庵派古琴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僮子戏 南通僮子戏是流传在通州区中西部及周边县(市、区)部分地区的传统戏剧,有千年以上历史。当地人称之为上僮子或僮子上圣。僮子上圣全部使用南通方言俚语,配乐均为打击乐,声腔怪异、高亢悲怆,具有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力,同时演唱内容多与降妖捉鬼、神仙灵异有关,它的宗教与戏剧、舞蹈、杂技互为表里的特殊表现形式为日后僮子的戏剧化奠定基础。南通僮子戏的学术研究价值颇高,有专著在海内外出版。南通僮子戏于2004年出访韩国,在国际民族民间文化交流中崭露头角。2008年6月,僮子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门山歌 主要流传于海门地区以及启东和通州部分地区,与江南吴歌一脉相承,是吴歌伸向苏北的一个分支。海门山歌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即兴山歌,多为农民在劳动中或劳动之余随口编唱的山歌,歌词有四句、六句或八句之分,内容大都反映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另一类是叙事山歌,歌词长达数十句或数百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思想感情。在音乐上,以山歌调和对花调为主,也包括大量的民间小调。在演唱方法上,主要是独唱和对唱。海门山歌语言纯朴自然,故事生动形象,音乐清纯甜美、悠扬婉转。2008年6月,海门山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季德胜蛇药制作技艺 季德胜蛇药系著名蛇医季德胜在继承季家六代祖传秘方医治蛇毒技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几十年捕蛇疗伤解毒的实践经验研制而成的著名蛇药。1956年,季德胜献出蛇药秘方,由南通中医院中药部配方生产,取名季德胜蛇药片,次年转给南通制药厂生产。1983年,季德胜蛇药片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先后被批准为国家基本药物和中药保护品种。季德胜蛇药片集中几十味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定痛、息风止痉、止血强心的动植物药材,在蛇伤和带状疱疹等病毒性感染疾病的治疗方面效果显著。2011年5月,季德胜蛇药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跳马伕 跳马伕是迎神赛会中的祭神舞,至今有400余年历史,主要流传于如东地区,其中尤以丰利、掘港、马塘3镇为盛。在纪念“都天王爷”等菩萨的“行会”中,少则三五百人,多则3000余人的“烧马伕香”者,头扎彩色布巾,头戴黄色纸帽,身着马伕服装,脚蹬草鞋,腰系铜铃,手执铁钎,腮插银针,在庄严而神秘的祭祀气氛中,跳着刚健简朴的舞步,发出震耳的吼声,显示出剽悍、粗犷的气势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寄托着百姓诉求消灾降福的愿望。1998年,跳马伕被中国舞蹈家协会收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成为中国民间舞蹈之珍品。2011年5月,跳马伕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通色织土布技艺 南通民间土布染织采用单锭手摇纺车纺纱,脚踏手投梭木机织造,染色、摇筒、牵经、络纬、穿棕、嵌筘等工序,均保留较原始的方法。南通土布染织工艺的生产工序主要分轧花、弹花、搓条、纺纱、戽纱、染纱、浆洗、络筒、整经、上机、织造等步骤,各工序具体又细分若干流程。上机工序包括穿综、嵌筘、挂综、调机等一系列精细功夫活。挂综之综片少则2叶,多则4叶、8叶、12叶乃至16叶。挂综时,芽叶与里叶相互搭配分组以控制开合起花;复杂的花纹,综片间的搭配组合可多达32组、64组,这在手工棉纺织技术中堪称极致,为南通地方一绝。南通土布选用天然植物染料或矿物染料(土染)为主要染色剂。南通土布工艺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呈现丰富的地域个性特征,形成通如(通州区、如皋市)土布与启海(启东市、海门区、如东县)土布两大风格流派。2011年5月,南通色织土布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如皋盆景技艺 如皋盆景源于宋代,兴于明清,成熟于当代。如皋盆景造型独特,有一弯半、两弯半、三弯半3种,以两弯半为主。如派盆景以蟠扎为主,辅之以修剪,造就成如皋盆景“寸折寸弯鸡爪翅,云头雨足美人腰”的特色形态。如皋盆景选材考究,常见有松、柏、榆、梅、榉、朴、六月雪、小叶黄杨、雀舌、虎刺等。尤以雀舌、罗汉松最具特色,树顶扎成半圆形、圆形或扇形,主干“两弯半”成“S”形向前倾斜,称之为“刘海式”“如意式”,左右枝片长短参差适宜,错落有致,成“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之势,全树形态意状如狮,故雅称“狮式盆景”。2014年11月,盆景技艺(如皋盆景)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皋丝毯织造技艺 如皋丝毯织造技艺具有2000余年历史,于明末清初形成独具风格的地方传统手工工艺,以独特手工打结方法达到画面分色、套色、韵色、跳色等特殊效果,从而使挂毯造型准确,表现力丰富,色彩凝练厚重,能充分展现各种流派画家作品的艺术特色。其作品曾获国家金质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奖项,进入中南海国宾馆、人民大会堂、外交部等重要场所,被国外博物馆、中国驻外机构、美国哈佛大学等收藏,作品《和平的春天》《桂林山水》被作为国家礼品赠予联合国。2021年5月,如皋丝毯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王氏保赤丸制作技艺 王氏保赤丸是清道光年间南通著名中医王胪卿集祖传九世秘方精制的传统中成药。1957年,王胪卿之嫡孙、北京中医学院教授王绵之主动将该产品秘方献给国家,并亲传制法由精华制药集团股份公司独家生产至今。王氏保赤丸原料采购遵循“道地”要求,通过对药材的挑选、清洗、破碎、反复漂洗、静置、分取沉淀、干燥等一系列古法炮制操作,形成泛制丸药用的原药粉。在丸药泛制过程中,根据药性不同,将易挥发、刺激性、不稳定的药物泛入内层,并根据释药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天然荸荠淀粉等成分的崩解和分散作用,分层加粉,共60余层,制作的丸剂崩解时间仅在10分钟左右(国家标准为1小时)。王氏保赤丸主要用于小儿乳滞疳积、痰厥惊风、喘咳痰鸣、乳食减少、吐泻发热、大便秘结、四时感冒及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等症,成人肠胃不清、痰食阻滞者亦有疗效。2021年5月,王氏保赤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