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实业志》有关资料,结合《海门县志》《海门县交通志》等的记载,本文对民国时期海门的交通情况进行了梳理。民国22年(1933),海门全县土地面积合计为1271平方公里,南至长江,北至海界河,东至黄海,西至老洪港(狼山南长江转弯处)。
民国时期海门的交通以水运为主,同时公路运输逐步兴起。水上运输船只逐渐大型化,据民国35年(1946)统计,全县有货运船116艘,总载重量938吨,其中载重量在10吨以上的货船有32艘,载重量共计626吨,占载重总量的2/3,最大的一艘大型载重船为35吨,可与现在的载重船相比。民国36年(1947),海门有汽车运输公司6家,汽车30辆,其中客运汽车14辆,货运汽车16辆,在省内属领先县份。 水路交通以长江港口为依托,组成内河水路交通网络,主要由“三横五纵”8条航道组成,航道总长280多公里。 “三横”:1.中心河(又称通沙河),是当时海门横贯东西的主要交通命脉,西起通海河(亦称牛洪港竖河、桃源河),经天补、茅镇、三厂、常乐、悦来、三阳、富安镇(今属启东)、通海垦牧公司六堤(今属启东)入黄海,全长约96公里,河宽12米,水深1.8米;2.海界河,这是通、海两地的界河,也是两地共用的交通要道,西起通海河北头,经定心桥、汇源镇、四甲坝、南星镇、中央镇(今属启东)、海复镇(今属启东)、通海垦牧公司五堤(今属启东)入黄海,全长约100公里,河宽14米,水深2米;3.厂河,东起大生三厂,西至茅镇大储栈,全长约10公里,河宽20米,水深1.5米。 “五纵”:1.牛洪港竖河,南起长江口牛洪港,经通海镇(时属南通县,今属通州区)、海神庙、桃源镇至海界河,全长约17公里,河宽10米、水深2米;2.宋季港竖河,南起长江口宋季港,经宋季镇、茅镇、坝头镇、朝阳镇,至海界河,全长21公里,河宽9米,水深1.4米;3.青龙港竖河(又称青四河),南起长江口青龙港,经中心镇、三厂镇、常乐镇、长兴镇至四杨坝(时属南通县),全长14公里,河宽10米,水深1.5米;4.大新港竖河,南起长江口大新港,经汤家镇、麒麟镇至海界河,全长约10公里、河宽约9米、水深约1.4米;5.灵甸港竖河,南起长江口灵甸港,经灵甸镇、悦来镇至海界河,全长约15公里,宽约8米、水深约1.4米。 陆路交通西部以茅镇为中心,中部以三阳镇为中心,东部以海复镇为中心,形成公路网络,主要由“四横九纵”13条公路组成,总里程200多公里。 “四横”:1.南干线,筑于民国9年至14年(1920~1925),是海门修筑的第一条公路,是横贯海门东西全境的重要通道,西自通州入境,经天补、大新、茅镇、三厂、常乐、麒麟、悦来、三阳、和合(今属启东市)、二效(今属启东市)、富兴(今属启东市)、至东兴镇(又称北东兴镇,今属启东市东元镇),全长70公里。2.张洪路(张芝山镇至牛洪港)和兴洪路(大兴至牛洪港)组成海门西部沿江地区的重要通道,全路分段筑成于民国22年(1933),该路由南通县张芝山镇向南入境后向东南,经天星镇(今属通州区)、大安镇(今属通州区)、大成镇(今属通州区)至牛洪港,再由牛洪港向东北至三和镇、大兴镇、至茅镇,全长22公里;3.海界路,是海门中北部地区的重要通道,筑成于民国18年(1929),西起永安桥(海界河与青龙港竖河交界处的海界河上),经长来镇,至凤凰桥(今树勋凤凰桥镇),长11.6公里;4.竖海路,是海门东北部地区的重要通道,筑成于民国18年(1929),西起竖河镇(今属启东市),经中央镇(今属启东市)、至海复镇(今属启东市),长9.3公里。 “九纵”:1.吕久路,筑于民国10年(1921),由南通县吕四镇入境,经竖河镇(今属启东)、蟠龙镇(今属启东),聚隆镇(今属启东),至启东久隆镇,全长16.6公里;2.东海路,筑于民国10年(1921),由启东东兴镇(又称南东兴镇,今属启东市惠萍镇)向北入境,经海丰镇(今属启东)、利民镇(今属启东)、富兴镇至海复镇(今属启东),海门境内长18公里;3.新麒路,筑于民国13年(1924),由南通县新河镇入境,经麒麟镇、汤家镇、崇海镇,至大新港,全长10.5公里;4.海宋路,筑成于民国14年(1925),经茅镇、张家镇、至宋季港,全长6.9公里;5.茅朝路,筑于民国19年(1930),经茅镇、坝头镇、至朝阳镇,全长11.5公里;6.定海路,筑于民国19年(1930),北起定兴桥,经八字桥、连元镇接茅朝路至海门,全长9.4公里;7.青四路,筑成于民国19年(1930),南起青龙港,经中心镇、三厂镇、常乐镇、长兴镇、永安桥出境至南通县四杨坝,长16.3公里;8.灵江路,筑于民国19年(1930),起于灵甸港,经灵甸镇、悦来镇、至江家镇,全长15.8公里;9.久富路,全路分期筑成于民国28年(1939),自启东久隆镇入境,经曹家镇(今属启东)至富兴镇(今属启东),全长9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