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江海风情园”
“江海风情园”在海门市南郊不远的江滨大堤内,占地达400多亩,以山川绿野、农家田园古朴民居、地方民俗为特色,融江海风情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形象地展示海门农村、农业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里既是南通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验园区、青少年课外活动营地,也是游客观光、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游人在风情园里可以尽情享受它那恬淡的自然风光、淳朴的农家情怀和舒适的文化休闲。
进入江海风情园,犹如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树影婆娑、翠竹摇曳,芳草遍地、鲜花盛开,细石曲径绕过山坡伸向远处,船儿轻轻游弋在碧波荡漾的湾湖里,小桥流水人家扫榻恭候客人的光临。经过四季广场,走上四季桥,左右两侧便是波光粼粼的湖水,东侧名为謇湖,上有张堤、状元桥等景点,是为纪念海门籍名人张謇先生所建。下桥信步进入园中,沿崇海路东行,过了乡思桥一眼望去,便可见到错落的古建筑群中,高高耸立着一座宝塔型楼阁,这就是被人们称之为“海门第一塔”的“五谷塔”。五谷塔建在四面环水小岛的西北角,傍水临风、碧水倒影,显得伟岸而不失风姿。走过吊桥便到塔下,拾级登上塔顶鸟瞰,则江海风情园里的景观尽收眼底;远眺,既可见绿色原野阡陌纵横、江海港区吊机林立,又可睹万里长河滔滔东去、江上舟楫来往竞渡;如逢能见度较好的晴朗天气,还可极目遥望江南江北的青山,常熟的虞山、南通的狼五山隐约显现在缥缈云水间,飞渡天险的苏通大桥也在苍茫大江之上初显雄姿,能穷千里之目,真是心旷神怡。
走下五谷宝塔,便见一座四面绿篱、粉墙黛瓦的老宅,这里便是展示海门民居历史的民俗文化博物馆。漫步馆外小路,见四面环绕绿水,就能感受到海门垦殖历史的遗痕。开沟建宅是海门先民的传统,围垦起来的新生土地地势都比较低洼,建房需要在四周深挖沟渠,大量取土才能垫高宅基,还可掘成养鱼用水的池塘,又利于居家的防卫安全,所以形成了海门农家“村宇溪围”的特有风貌,眼前博物馆的建筑就展现了这样的典型形制。走进深宅大院,三进两院四关厢的布局,十分宽敞、高大、气派,梁架、门柱、山墙等处饰以龙风呈祥、三星高照、八仙过海等传统题材的浮雕与绘画,再现了海门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
正中大厅是海门历史陈列室,在这块沧桑多变的新生土地上,先民开垦至今所创造的文明成果,都浓缩于这里的图片实物里。第三进五开间的大厅,是海门历史名人馆,人物雕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历代先贤中有海门历史上的第一位名人、明代正德年间殿试中了探花、嘉靖年间官至礼部右待郎的崔榈;有清康熙年间海门坍后复涨,最早到前来垦荒开发的先驱者陈朝玉;有清末状元,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有著名政治家、在国民革命军北伐中任要职、抗日战争中任新四军苏中四分区司令员和苏皖边区政府副主席,建国后历任国家交通部部长、江苏省副省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季方等著名人物,让人们在景仰中受到教诲和启迪。
两侧的厢房为民俗文化陈列室,放置了旧时海门农家的生产、生活器具,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生产力低下时代的农村,感知海门民间的传统生活方式,从而激发起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并以饱满的热情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那手摇纺车、织机、土布服饰,让我们知道海门农村,曾经有过漫长的自产棉花、自纺自织、自染自用的小农经济时期。也许有人觉得士布虽然粗糙,但用现代眼光看,倒也别有韵味,而观者却不能体味当年农家妇女起五更、睡半夜,手摇脚踏、手拉投梭的辛酸,这是一分一寸辛苦织出的劳动成果。靠墙的一座柴灶和几捆柴草,曾是一些中老年人亲历的过去,那打草的艰辛、烟火的熏烤、黑尘的弥漫……是水远抹不掉的回忆。如今站在媒气处、电磁灶、微波炉前烧菜做饭的人们,看了这些久违了的器物,一定会有不少的感受。
在江海民俗文化区,人们还可以寻觅到已经远离了现代的市民生活。如果是老知青,约上当年三五插友,结伴走进通东民居东张西望、浏览一番,再徜徉在仿旧的海门老街上,步入后有酿酒作坊的街头酒肆,沽上几斤海门老白酒,去到小食摊上买上几包水煮花生米、油炸蚕豆瓣,还有香沙芋、臭乳腐、猪头肉,然后到上山下乡年代居住的知青工房里,开怀畅饮、叙旧长谈,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事啊!当然,不是插友的游人也能在老街老宅里,寻找到自己记忆中的那份生活乐趣。一些年青的朋友和带着孩子来的一家子,到大草地南端去来个野外烧烤,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吃饱喝足了,大伙儿还可去旁边的儿童乐园、健身房玩一会儿。
通东老宅的西北有条从謇湖通往天然游泳池的河流,水畔杨柳依依、绿坡相峙,两岸临水都筑有对歌台,是一处在湖光山色中进行歌唱表演的好舞台,也是青年男女一展歌喉对山歌的好场所。海门山歌是江海地区民间文化的瑰宝,有随口编唱的即兴山歌,也有在民间广泛传唱的叙事山歌;基本曲调主要有“山歌调”和“对花调”两种。海门山歌在劳动人民群众中世代口头传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和风韵,特别是反映男女爱情生活题材的山歌格外丰富多彩。来这里游览碰上了对歌会,真会让人大饱耳福,“山对山来河对河,隔山隔水对山歌”,“摇船郎”摇来满船山歌,“小阿姐”荡起一河歌声,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为之陶醉?
游览海门风情园,还有不少好玩的去处。如果想划船,请到西北园的菱湖,向南还有竹筏可供漂流;想垂钓,可到謇湖张堤附近的钓鱼湾一试身手;如果是园艺爱好者,花卉室、智能温室欢迎您;喜爱鸟类的朋友,到百鸟园可观赏各种名贵的鸟,聆听清脆悦耳的鸟鸣,要观看白鹭、夜鹭、牛背鹭、池鹭、野鸭等江滨水鸟,在风情园南端界河的芦苇荡里,就有这些可爱生灵的出没。
东灶蛎蚜山
海门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江海之门”,是因为她的地域南濒长江、北临黄海。而东灶港就是海门唯一的出海港口和国家级渔港,它的良好生态环境和旖旎海滨风光,特别是生物礁岛的独特景观,使其成为一个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的著名景区。
东灶港的围垦开发处于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先生进行垦牧事业的发端阶段,是南通东南盐垦的一个开拓性示范区域,张謇带领海门人民在这里写下了人和自然斗争的壮丽篇章。
1901年5月,通海垦牧公司正式成立,具体负责垦务工作,张謇任公司总理。12月初,垦牧公司正式开工,成千上万的民工展开了一场向大海要地的斗争。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至清宣统二年(1910)终于取得了通海垦牧首期工程的成功。
从东灶港镇区向东不远,就可以看到一条杨槐成行、翠竹成林,茅草丛生、芦苇成片的大堤伸向远方,这就是当年通海垦牧公司在东灶港围垦造田,留下的捍海大坝遗址。大海如今已经离它有两公里远,但十里长坝仍然肩负二道防线的职责。堤坝的西首竖立着石碑一座,上刻《古堤记》,记述了当年筑堤围圩造地始末。上面写有:“清光绪27年(1901),民族实业家张赛领数万民工,历时十年围筑此捍海大堤,御潮保田,大堤全长50多公里,东灶港段125公里;建国后至1969年,北侧新海堤建成,才退役为二道防线,但仍肩负着保家卫民的神圣使命。为铭记先人功绩,1995年立碑撰文以作纪念。”
许多游客到东灶,都是冲着海上奇景蛎蚜山而来。蛎蚜山并非陆地上的一座小山,而是东灶港外海面上的一座似山非山、潮来淹没的生物礁岛,因盛产蛎蚜(牡蛎的俗称)而得名。蛎蚜山由当地渔民俗称的黄泥灶、泓西堆、大马鞍、扁担头、十八跳等大小不等的三十多个牡蛎壳体堆积组合而成。岛礁上沙丘起伏、贝壳遍地,除了盛产牡蛎外,还生长有海葵、海螺、泥螺、螃蟹、竹节虾和一些近海鱼类,常有渔人上岛捕捉。岛上的偏僻地带,还生长着一种似树枝又非树枝的奇特生物,专家们实地进行观察后十分兴奋,认为这是一种在其它海岛尚未发现过的贝礁物种,很有研究价值。
因为蛎蚜山具有特殊的海洋生态景观,近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去探秘和游览,成为东灶港镇开发的一个主要旅游景区。晴好天气的落潮时分,乘车从东灶港闸沿新海堤公路向东行驶约四公里,向北方的海中看去,就可隐约见到海面上一线蛎蚜岛礁。本来从这里去蛎蚜山是最近的直线距离,但滩涂和浅海限制了旅客船只的安全,至今尚无法从此处上岛。东灶港镇政府正在这里的海涂上,建造一座数公里的海上栈桥,连接深水处的一个浮动码头,游客从海上长廊去到码头上船,就可以比较方便快捷地登上蛎蚜山。
去蛎蚜山观光还受到潮汛涨落的限制,一般只能在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到初六和十六到二十一,才可以上岛观赏蛎蚜山全景,而且登船出发往往是在深夜或凌晨时分,在岛上停留的时间也只有五六个小时。有人赋诗恰到好处地描写了蛎蚜之游:“有岛无岛汐涨离岛海上风物踏浪去,是山非山潮落登山天下奇景扑面来。”这就使蛎蚜山之游更充满了神秘和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