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如皋治沙改土中的民谣
发布时间:2019-06-17     作者:王小星


如皋高沙土主要分布在如皋中西部地区,总耕地面积约60万亩。该地区地势高、土质沙、水利差、地力薄,粮食产量低。如皋解放后,如皋人民在中共如皋县委带领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彻底改变了地形地貌,增强了土壤肥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甩掉了如皋在南通地区的落后的帽子。笔者在翻阅20世纪如皋市治沙改土相关材料时,发现了很多民谣,它们生动形象、直白押韵、朗朗上口,从侧面反映了高沙土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体现了如皋人民勇战高沙、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乐观主义态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


描述高沙土地形复杂、土地贫瘠状况的。“高沙土,龟背驮,犹如盖着的铜镗锣,水肥流失禾苗瘦,收粮不够交地租。高沙土啊高沙土,我俫穷人祖祖辈辈吃了淹心的苦。”这是广大群众对高沙土和旧社会的血泪控诉。


“一场大雨泪汪汪,三日无水尘飞扬,有女莫嫁高沙土,有儿他乡做新郎。”高沙土是一种干粉型的细沙土,特点是漏水、漏肥,地形高低不平,呈“龟背驮”“锅底洼”状,易涝易旱,农作物产量低,人们粮食短缺,经常挨饿。这首歌谣是劝姑娘、小伙远离高沙土,去他乡安家。


“站在田南头,望不到田北头,下起雨来四边流。太阳一晒沙灰扬三寸土下砂码响,不栽水稻种杂粮。”田地高低不平,土丘遮挡视线,以致一块地都不能看完整,天气干旱时沙土厚达3寸,这样的土地能有什么高产呢?


“起水好撑船,抗旱没水源”“龟背驮,荒沙荡,一朝大雨水汪汪,东倒西塌不像样;三日不雨起盐霜,风吹日晒沙灰扬;水灾排不出,天旱灌不上;不能栽水稻,只好种旱粮,遇到台风刮,断的断来,躺的躺;种子下地百虫食,几乎年年有灾荒”“高沙土,鸟儿高飞不歇翅,兔子经过不屙屎,麻雀常洗沙灰澡,只长旱粮不长稻,产量横竖提不高”“中间高,四面低,种得密,长得稀,种一葫芦收一瓢,谢天谢地落草烧”“东一沟,西一塘,低凹地,破草堂”。这些流传久远的民谣,正是高沙土地区地形复杂、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恶劣条件的真实写照,体现出高沙土地区人们面对贫瘠土地时的无奈心情。


体现改造高沙艰难的战斗历程的。“土质赶苏杭,产量过长江”“人人总说江南好,誓建如皋赛江南”。这是1960年如皋县委提出的改良土壤口号。


“举纲带目学大寨,削平高沙重安排。”这是1968年原磨头公社东冒大队对照大寨、昔阳的经验,从思想上找差距、从路线上找原因,树立重新安排田河的决心而提出的战斗口号。


“要想削平高沙土,除非水面浮秤砣”。东冒大队听说要改造高沙土,大部分群众拍手叫好,但有小部分人对此有些怀疑。


“穿钉鞋、带柺棒、小脚女人难打仗”。削平高沙土的规划公布后,大队党支部怕担风险,思想上犹豫,迟迟不组织实施,群众批评党支部领导态度不坚决。


“人老心红志气高,世界革命肩上挑,奋战高沙绘新图,学习大寨不动摇”。治沙战斗开始后,70多岁的贫农冒瑞祥带头组织了“八老突击队”,他们每人平均挑土8方多,削平高沙土就是支撑他们奋战的坚强信念。


“红泥是个宝,改土真正好,垩田有长劲,今后要大搞”。为了改良土壤,东冒大队用14条水泥船到如海河罱红泥,运回来盖在沙土上,增加土壤黏性,提升肥力,取得了良好的改土效果。


批评治沙改土中的不良工作作风的。1975年2月,如皋县委《关于召开如皋县农业学大寨、农业机械化经验交流会议的情况报告》批评了各级干部存在的思想作风问题:“想大干,怕苦干,想革命,怕拼命。”批评少数干部怕苦怕累,有理想,没行动。


“唱功好,做功少,不读书,不看报,不动脑”。批评某些干部工作停留在嘴上,只说不做,不学习,不思考。


“(工作)紧紧松松,私字严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活做大头梦”。批评某些干部工作态度不敬业、不负责,混日子,还存在私心杂念,永远干不成事。


“十天九不到,一到就发躁,东一枪西一炮,大会小会喳喳叫”。批评某些干部工作不扎实、不深入,脱离基层,脱离群众,只会骂娘,不解决实际问题。


反映高沙土改造后粮食丰产人们激动心情的。新民公社二大队是如皋县向高沙土宣战的典型之一,从1958年开始,该大队自力更生削平高沙土,艰苦奋斗实现旱改水,棉花和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贫下中农高兴地说:“毛主席指示放光芒,学习大寨好榜样,削平高沙建良田,革命道路宽又广。”


石南公社五大队六小队坚持大干社会主义后,生产队农业经济状况大变样,群众说:“田成方,树成行,猪满圈,鱼满塘,家家点灯亮,户户喇叭响,队里有储备,户户有余粮。”


磨头公社东冒大队经过平田、做渠、建灌溉车口后,大面积实现了旱改水,1971年大队粮食产量单产957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群众说:“大寨之路宽又广,高沙土上稻花香,感谢恩人毛主席,感谢救星共产党。”


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变迁,有关如皋高沙土治理的一些民谣已经逐渐被人淡忘,还有些不为人所知。但这些在特定年代、特定环境下,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生活气息的民谣,鼓舞、激励了一代人,它们如擂鼓、如冲锋号、如旗帜、如皮鞭,激发如皋人民勠力同心、善作善成。


(作者单位:如皋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