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血战油锅头
发布时间:2021-04-10     


静静的如泰河缓缓地流过东陈,流向搬经,在我们江安镇大西庄与黄桥的交界处拐了一个弯,拐弯处的河东岸当地人叫油锅头。土地革命时期,这儿曾发生过一次殊死的战斗,年仅24岁的中共如皋县委书记,如泰工农红军领导人之一的于咸在这次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们永远怀念着这位为了人民的幸福而血洒油锅头的优秀共产党员!


1907年,于咸出生于如皋西乡,他个子不高,走路喜欢一蹦一跳的,当地的老百姓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于虾儿”。于咸在当地算是殷实人家,17岁考入上海美术学校。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和乡下穷人的民不聊生让于咸清醒地认识到:光靠艺术,不能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于咸放弃了追寻艺术之路,毅然投身革命活动,“4.12”反革命政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23岁他便成为中共如皋县委书记。


1931年,于咸受党组织派遣回如皋秘密开展革命斗争。当时的如皋陷于一片白色恐怖当中,这里据点林立,驻满了国民党警察队和保安团。于咸只能白天隐蔽在青纱帐里,晚上找来一块门板,一有空他就蹲着一条条写革命标语,然后夜里趁着夜色将这些标语贴满大街小巷,贴满如皋城乡。


中秋那天,天空阴沉沉的,远处不时有一道道闪电从空中划过,时而传来轰隆隆的沉闷雷声,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就在这天于咸召集缪元珍、孙玉两人在如皋的大西庄油锅头的一户人家准备举行一次秘密会议。由于坏人的告密,敌人火速调集县警察队和保安团400余人,分别向油锅头奔袭而来,在廖家附近汇合,一去就把油锅头围得水泄不通。于咸的枪法百发百中,只要敌人一往前靠拢,就被打死,敌人害怕不敢向前,只敢躲在远处拼命的往屋子里射击。激烈的战斗从上午一直打到夕阳西下,敌人没办法进屋,就想出恶毒的手段,他们点燃了屋顶的茅草,把茅屋的东山墙轰了个大洞,用草把向屋里熏烟。不一会儿屋顶火光冲天,屋内浓烟弥漫,于咸他们趴在地上,避开浓烟,继续战斗。眼见形势越来越危急,于咸命令战友们集中火力突围,他自己“宁可中弹死,最后一颗子弹也要留给敌人”。房屋门前没有任何可以作掩护的物体,于咸毅然决然迎着敌人的子弹率先冲了出去,他想杀出一条生路掩护战友们突围。他一边向屋侧的菜地里飞奔,一边开枪撂倒了前面的敌人。当他冲到了菜地里,不幸被敌人的乱枪击中,跌倒在豌豆藤旁。


于咸倒在地里一动不动,敌人一阵咋呼叫骂不见他动弹,就壮着胆子围拢上去,一个立功心切的家伙俯下身子准备拿走于咸手里的枪支时,于咸猛地翻身扣动扳机撂倒了对方,远处惊慌失措的敌人忙不迭地乱枪射击,于咸倒在了血泊之中。


于咸就这样走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4岁!他在油锅头熊熊的烈火中得到了永生!而如泰河不息的流水,在时时刻刻提醒着后人:永远不能忘记这血洒大地的共产党员!如今,站在油锅头遗址前,回想英雄的事迹,我们在心中叩问着自己:作为红色土地上的后人,我们有没有践行烈士为之献身的遗愿?作为新时期接续奋斗的一代人,我们将用什么业绩来告慰先烈的在天之灵?


油锅头的历史虽已远去,但红军的拼搏精神正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至今如皋大地依然流传一首民歌表达对英雄的景仰和怀念:“三英浴血战千狗,于虾儿威名扬天下!”传承着先辈的精神,坚守着这份信念,看,如泰河畔的万顷良田如舞动的绿色丝绸,瞧,漫野的迎春花正坚定执着地迎向那初升的太阳!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  王雪梅)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