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易氏文武进士府
发布时间:2020-08-08     作者:易微微


南通寺街最北端有条巷子叫胡家园巷,清乾隆末年巷子里仅住3户人家,其中一户便是易氏文武进士府。府第建于明万历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是座三进五栋四天井的宅屋,坐北朝南,青墙黛瓦,易氏二十几代人居住于此。


易氏家族家规严厉、行事低调,易家先辈的历史与人文故事,周边邻居鲜有知晓。据南通博物苑馆藏的《易氏三修宗谱》记载,易氏祖籍江西,明朝初年,为躲避兵患,易氏家族先迁至浙江常山,后迁至通州,一部分族人居住在城中,另一部分居住到乡村。初来时“人民扰攘,里居未定”“力田初辟,粒食为艰”,直至六世后,易氏家族才“齿渐殷繁,家微饶裕”,遂培植子孙读书习武并举,志在成为耕读世家、书香门第。


易氏第九世孙易象兑,字秋涛,是《易氏宗谱》创谱人。他于清顺治九年(1652)考中进士,先后任浙江省崇德、石门知县。他“下车即亲庶政,察民疾苦,以抚字为心,仁风普遍矣”,在其任职期间,当地物阜民丰、一派祥和,百姓说:“贤哉父母!愿朝廷加惠吾邑,增阶秩而不迁官,则幸矣。”易象兑对百姓交纳税赋从来“只催不迫”。多年后,由于石门县为交通枢纽,不断地迎来送往各级官员,使县衙开销逐年增高,致使“正供难于输转”,他为此忧虑成疾。易象兑宁可辞官回乡,也不肯向百姓强征赋税。在他离任回乡时,百姓围住他的小船,攀爬船帮,大声哭号,但依然不能让其留任。最终,易象兑“清风两袖,洒然自得,于是卜宅通州家人”,15年后与世长辞,享年72岁。


易氏十二世孙、易象兑的曾孙易崑自幼状貌巍伟,屹立如成人,稍长便学习孙吴兵法,清雍正四年(1726)中武举人,雍正五年(1727)殿试高中武进士。易氏老宅也就成为南通唯一的文武进士府。


在古代,学武需有一定经济实力,俗语有云“穷文富武”。首先必须有一块偌大的练武场,武生需在马背上进行各种长短兵器的格斗练习,精通十八般兵器,学习在驰骋中“百步穿杨”等课目。光请的教练、师父就得数人,加之要有一定数量的良马及饲养、训练人员,每一项都需要不小的开支。武生不仅要习武,还要学文,除熟读兵书外,也要具备撰文、赋诗等基本文化素养。


易崑出生时家境已渐宽裕,府第界址西起现在的胡长龄状元府东山墙,东到胡家园6号徐宅东山墙,北起北濠河边,南至练武场南(当时的练武场不小于现在一般学校的操场)。据易氏长辈说,大门一开,南边就是一大练武场。20世纪50年代初,南通供电局树立电线杆,在原练武场附近挖出许多插旗用的青石鼓儿。原府第大门为原木色,高大威武,门前两侧有两面高大的石鼓,连着底座有八九岁孩童高。主屋东面的菜地中有一口井,井的北面正对府第后门,井的东面十几米处便是与胡长龄家的界址墙。南大门东围墙下有一石龛,高约1米,宽约80厘米。石龛前终年香火不断,周边百姓称其为“石观音堂”。与其他“石观音堂”不同的是,百姓在龛前不仅焚香,还焚草鞋。笔者在整理易氏家族史料时发现,那石龛供奉的其实是易崑的石像,而焚草鞋是因为古代行军打仗条件艰苦,将士们穿的都是草鞋,后人便焚香、焚草鞋以求平安。


易崑中进士后,司职直隶省守备。在官场舞弊成风、漕运丢失粮食事件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易崑亲自率部押送粮船,一路护送到直隶省塘沽府,粮食数和账目分毫不差。不久,易崑升为江西省建昌营游击,因治政有方又升为四川省永宁协镇、上营副将。当时,四川社会治安极差,土匪、流寇遍及全省各地,军队铠甲凋敝,士卒亦精神疲沓。易崑上任后“修复而训练之”,带领军队踏遍四川的大巴山、小巴山,涉水嘉陵江,肃清大小匪寇,甚至连小偷毛贼都“潜匿”不见,市井恢复秩序,百姓重获平安。之后,易崑升至广东潮州总镇司职总兵。


清乾隆十六年(1751)十一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特颁诰命嘉奖易崑功绩,并荣封三代。赠其祖父易为瑚武功大夫、骁骑将军称号,并赐之诰命;封其父易知栋武功大夫、骁骑将军称号,并赐之诰命;赠其祖母史氏、继祖母金氏、其母张氏、其亡妻葛氏为夫人;封其继妻金氏为夫人。颁予易崑的诰命书中称赞其是扺御外侮的优秀将才、足智多谋的勇士,赞扬其军事技能卓越,善于排兵布阵,屡立大功,特授其骁骑将军称号并赐之诰命。南通天宁寺至今还存有易崑将军功德碑。


作者单位 | 南通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