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一部向大海要地的围垦史诗
发布时间:2020-05-21     作者:沈玉成


在南通沿海,会经常听到人们给你讲述范公堤和范仲淹当年带领沿海人民筑堤的故事。


范仲淹(989-1052),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当年江苏沿海地区屡受大海肆虐。汹涌澎湃的海潮淹没田园,毁坏亭灶、夺人性命。唐代修筑的古捍海堤堰,以马塘南花市街为中心,东西横枕在当时的马塘区东南部,再从花市街向南至曹家埠,折弯向西南,至通州石港界,形成一个“丁”字型。这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海堤。宋天圣元年(1023),范仲淹监西溪(今属东台)盐仓,目睹沿海居民的深重灾难,主动向上司建议“再修捍海堤”。获准后带领通、泰、楚、海四州4万多民工兴修海堤,并于天圣六年(1028)筑成。堤长90.5公里,脚宽3丈,面阔1丈,高1丈5尺。南宋时,又筑通、泰、楚三州捍卫堰;元代续筑,起自通州吕四港,迄于盐城庙湾场,长350余公里。后人因感激范仲淹,称其为“范公堤”。范公堤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大海之滨,拒万顷汹涛于大堤之外,护千顷良田于大堤之内。从此,沿海居民不再受海潮的侵扰。


在南通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是范仲淹先生带领南通人民筑堤时,因海潮变幻莫测,海堤一次次筑了被毁。范仲淹便令村民在涨潮时将一箩箩米糠倾倒在大海之中,待到退潮后,沿被潮水冲上沙滩的米糠的痕迹,确定筑堤的位置,最终将海堤筑成。


在范仲淹修海堤以后,庆历(1041-1048)年间通州知州狄遵礼,至和(1054-1055)年间海门知县沈起,嘉定(1208-1224)年间如皋知县魏甫元等也曾主持修筑捍海堤,淳熙年间泰州知州张子正、魏钦绪修筑富安至李堡的海堤,形成了自富安到古贲,再至李堡、旧场段,以及栟茶、丰利至掘港,石港向东至余西、吕四的海堤。自掘港向西,海水可直达马塘。明隆庆三年(1569),运判包柽芳主持修筑从掘港场彭家缺口起经马塘场南至石港场新堤的海堤,人称包公堤,改变了石港、马塘间长期没有海堤防潮的状况。清雍正十二年(1734),河道总督稽曾筠于栟茶、角斜修建海堤,人称稽公堤。这样,南通历史上的海堤全线连通。


范公堤内为民田,堤外为潮间带。唐代以来海滩上盐灶遍布,为淮南著名的盐产地带。宋代通州利丰监管八个盐场,有西亭、利丰、永兴、丰利、石港、利和、金沙、余庆等。南宋通州、泰州的盐场属于今南通市的有:角斜、虎墩、栟茶、古窑(即古坳)、丰利东西、马塘、掘港东陈、石港兴利永兴、西亭丰利、金沙、余庆、吕四,计12个盐场。各盐场分布在海堤沿线。元代以来,除余庆场分为余东、余中、余西三场,虎墩场裁减以外,其余各盐场历明到清初,基本没有变动。元末,黄河夺淮,大量泥沙注入黄海,盐城一带海岸迅速向东伸展。原范公堤外海滩多成平陆,于是东台富安,海安李堡、角斜也不再濒海。由于海岸线东移,南通古代的许多盐场因“海远卤淡”而逐渐裁废。


明清以后,海岸线东去,范公堤逐渐失去了它的功能。尽管范公堤如今已难觅踪迹,但范仲淹与范公堤的故事已一次次写进地方志书和民间传说,并深深印刻在人们的心里。范公堤也成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生动写照。


如果说,沧海桑田以前主要还是大自然造化的话,那么在范公堤筑成以后,沧海变桑田就主要是沿海人民不断与大自然抗争,向大海要地、向滩涂进军的一部围垦史和开发史。


以如东县为例。如东县海岸线全长102.59公里,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外连陆滩涂宽广,近海沙洲散布,是我国沿海著名的垦殖大县和海洋开发大县。


1901年,张謇先生集资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围海造田,开江苏沿海滩涂开发的先河。在张謇先生的带动下,上世纪初叶,江苏沿海掀起了一波废灶兴垦的热潮,大量民间资本涌向沿海,从启东的川流港到灌云县的陈家港,纵约700余里、宽约100余里的黄海滩涂上,先后创办了70多家盐垦公司。20多万启海农民携儿带女,弃井离乡,投身于垦牧事业,给沿海盐、牧、农诸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如东境内为大豫垦牧公司。按照“必水土平而后稼穑兴,稼穑兴而后衣食足”的思路,在沿海兴起废灶兴垦的新举措,鼓励匡围垦殖,扶持垦牧事业。1916年新筑九门闸至十贯,并由十贯向北至现观通站的挡潮海堤。垦区内河道做到大河、匡河、横河、泯沟四级配套。遥望港、丁店河、兵房港、东凌港为垦区敞口排水河道,匡河与大河的交汇处均建有涵洞,安上闸门,排涝和挡潮两得其便。所围之地,格田成方。据1924年前后统计,大豫公司年产籽棉16万担,豆、麦、玉米2.2万担,盐20万担,并养猪牛羊鸡,还有织布机1400台、蜂群60箱。“范公堤外张公垦,饱腹心心十万家”,呈现出一派人丁兴旺的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1年匡围北坎垦区至今,如东先后进行了24次大规模的围垦,动用民工43.13万人次,完成土方4685.8万立方米,匡围土地近60万亩,筑堤总里程达230.87公里。


1951年,如东县成立北坎围垦办事处,动员组织1.4万名民工在北坎盐灶滩涂修筑了一条全长7公里的海堤,动土123万立方米,围滩1.8万亩,拉开了新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围海造田的序幕。


1969年,是如东围海造田史上成就最大的一年。这年冬天,如东县政府动员了近8万民工在环东和栟北两地同时开展围垦,筑堤总长25.4公里,分别围垦土地3万亩和4.6万亩,并在围堤完成后一鼓作气进行了新垦区的水利设施配套建设,组织内地农民到垦区安家垦殖,一举向大海索取了相当于两个乡镇大小的土地。


1971年、1973年、1974年、1981年和1992年,县委、县政府又分别组织民工进行了环港、掘东、王家潭、北坎、东凌和盐场新滩等6次大面积的围暴,筑堤总长57.7公里,匡围总面积达13.6万亩,为全市、全省的土地动态平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5年,如东县政府组织的凌洋围垦,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一次富有创新意义的围垦,不仅因为其列为江苏省“九五”期间百万亩滩涂开发的启动工程,还在于这次围垦首次通过市场化运作,实施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施工建设机械化。在如东历史上第一次引进县外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商品化用途的滩涂围垦,第一次全线使用挖掘机堆土和泥浆泵吹填,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千军万马搞人海战役式围垦的历史,共筑堤11公里,围垦土地3.5万亩,开创了如东围垦史上适应市场经济新情况进行大规模开发的全新机制。


跨入新世纪,如东又进行了七次大型围垦。尤其是2003年11月18日至2005年3月4日的洋北二期围垦工程,战胜了深达负16米的极深港槽,筑堤总长3.5公里,匡围面积2万亩。洋北的这两期围垦,催生了洋口外闸、洋口国家一级渔港、黄海旅游景区和新兴沿海城镇的建设,带来了小洋口地区的率先发展和繁荣。后来的几期围垦,则为如东人民梦圆东方大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再看南通。南通滨江临海,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全市海岸带面积1.3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23万公顷,丰富的沿海滩涂资源为南通沿海开发提供了充裕的土地后备资源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颖认为,南通邻接黄海与东海交互作用过渡带,海洋环境、动能与水产资源丰富;江海相连的坦阔平原海岸与淤涨的滩涂,为众多的人口提供新生的土地资源。但是,也应注意到,伴随着世纪性海平面上升与长江坝闸建设使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今后,潮滩淤涨会减小,风暴潮侵蚀岸滩会加大。海岸带规划发展应注意到自然环境发展趋势的前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通滩涂围垦大致经历了三个标志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年至1994年,滩涂开发主要是发展农牧渔业和盐业生产;第二阶段是1995年到2008年,南通大力实施“海上南通”建设,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水养殖、海洋食品等产业有了突破;第三阶段是2009年至今,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海港口建设日新月异,沿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据统计,1950年到2011年,全市先后围垦沿海滩涂85万亩。


2011年至2015年,南通沿海滩涂围垦11次共13.5万亩。其中,2015年三夹沙一期围垦1.5万亩,实施园区式综合开发,滩涂围垦开发效益明显提高,目标是建设新型港口工业区、现代农业基地、新能源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区和宜居的滨海新城镇。


向大海要地,新中国解放60多年来共围垦近100万亩土地。南通这样的大手笔令人吃惊,更令人振奋。这为南通实施沿海开发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了最重要和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