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长篇叙事歌:红娘子
发布时间:2019-07-05     


民间长篇叙事歌《红娘子》,发源于南通市黄泥山脚下,流传于南通地区,在长江南岸也有不少播下的种子,长期以来广为传诵。清朝中叶以后,有些商贾也曾雇人记录并刊印成书,但已多经删改,变成唱本,失去了民间诗歌原有的光彩。


《红娘子》长篇叙事歌源自于生活,源自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源自于许许多多红娘子短山歌乃至于劳动号子及民间小唱。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口头文学创作,依靠口耳相传、代代承袭流传下来的,是具有原生态文化特质的叙事长歌。


红娘子这个人物,并非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人,而是人们虚拟、想象、概括出来的艺术典型,是人们创造的具有勤劳、善良、勇敢、聪慧品质的艺术形象,也是阿姐、阿妹、姐儿、小姐、娘子等年轻女性的泛称。因此,其艺术形象特别鲜活,特别受到广大群众的爱戴和传唱。


红娘子长歌1733行,其内容大体是:一日,红娘子在江边狼山望江亭放风筝与船工陈书仁相遇,两人通过对歌互叙衷肠,以后时常暗中往来。御史的儿子马公子见红娘子貌美,打伤船工陈书仁,抢走红娘子。乡人救出红娘子。红娘子上京城告状,马家借刀杀人,用“选美计”将她送进宫内。她要皇帝送10件礼物做聘礼,这些东西是世上根本找不到的,皇帝只好放她出宫。她悟到皇帝和马公子是一号人,于是便投奔李自成的起义队伍。起义失败后,顺治皇帝登基,出了清官刘御史,红娘子再次告状,刘御史将马公子处死在现南通十字街南侧。红娘子不仅敢抗恶少,还敢于蔑视皇上,这一长歌故事反映了红娘子乃至古代妇女的骨气和爱情观。她是一个追求自由,渴望美满婚烟,对爱情忠贞不二,不爱钱,不怕势,敢于和恶势力,甚至敢于耍弄皇帝佬儿的劳动妇女形象。


长歌《红娘子》可分为南通市郊区和如东县新林乡两个传承谱系。


《红娘子》叙事歌中“望江亭上放风筝”“姐拨黄秧上沟西”“我爱红娘爱得真”“打起盘歌问后生”“姐儿吃饭不定神”“姐在房中绣荷包”“借根线来借根针”“不为狠来不为强”“马家公子”“十条水巾”“手托香腮”“棉花山歌”“不报冤仇不甘心”“耍皇帝”“跟着闯王造反”“山东驴子踢死通州马”等是由老歌手陈状姑娘(1893-1979)口述的。陈氏时年68岁,娘家住姚港,附近(原临江村)姓沙,其弟沙川也是歌手,椐陈氏说,她和弟弟唱山歌都是跟舅舅和妈妈学的。


陈状姑娘是长歌《红娘子》的主要演唱者,也是长歌《红娘子》的传承者与创造者;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歌手,也是一位熟知口头创作技巧的民歌创作高手。


《红娘子》叙事歌中“奉敬话(歌头)”“问声郎哥几时来”“五更五点进姐房”“送郎送过十里墩”“梳妆打扮探情郎”“四十九天哭情郎”等是由老歌手缪二银口述的。他时年73岁,家住如东县新林乡,善唱山歌,原在内河船上行船,后失明,以卖唱为生,其演唱的“红娘子”可谓如东新林谱系。


以上两谱系后来无人继续传承,先后中断于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


长歌《红娘子》谱系在陈状姑娘、缪二银之前的情形,有待于进一步调查和深入研究。海门县管剑阁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搜集的红娘子本姓》,长达179行,地方特色突出,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其故事情节与内容同长歌《红娘子》不是一回事,但又是同一大谱系的同胞姐妹,同其他中、短篇《红娘子》一样,都属于南通红娘子文化体系。


2015年,《红娘子》与另两部民间长歌——《花子街》《魏二郎》汇编成册,成为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类项目的精粹。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