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天宁寺和光孝塔
发布时间:2019-06-22     


天宁寺位于南通中学堂街,古老的寺街在寺之西南,由寺而得名。它是江苏省为数不多并被省内外专家关注的通城的几座古建筑之一。著名的园林古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曾三次来南通,每次都至天宁寺考察,并对天宁寺做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是“宋代的基础”。这座具有宋代艺术特征的建筑,能保存至今十分不易。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天宁寺原在州治西,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宋政和年间(1111—1118)迁到现址,与该处的报恩光孝寺合并而改名为天宁报恩光孝寺。明天顺元年(1457),朝廷颁旨,改称天宁寺。天宁寺素有“一州伟观”之称。清朝末年,在全国废寺庙建学校的热潮中天宁寺东部的毗卢阁、四贤寺、轮藏殿等建筑被改建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即现在的江苏省南通中学的一部分。


天宁寺现存建筑主要有山门、金刚殿、大雄之殿和藏经楼,均沿中轴线分布。山门对面有照壁,寺西北有光孝塔。此外,还有伽蓝、火星、水神、祖师四殿和大意堂。


穿过山门,走进院落,迎面的建筑就是金刚殿。这是一座歇山九脊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明间的分心柱为花瓣形,上置斗拱,下安素覆盆式柱石础,山花处用叉手,有宋代建筑的特征。走出金刚殿,进入宽阔的大院,有两棵400余年的古银杏树,西边银杏树的南边有一眼古井,宋代石井栏上面印有深深的绳痕。这些都说明了天宁寺历史的久远。


大雄之殿亦为歇山九脊顶,平面呈方形,是唐宋前佛教大殿的常用形式。柱子排列纵横成行,十分规整。殿内有数只缠枝牡丹石础,形制古朴,为宋代遗存。柱头有卷杀,山花处用叉手,这些都保留了宋代建筑的特征。斗拱形制与宋代建筑相似,尺寸与《营造法式》相同或相近。殿内六根瓣形柱是宋代的一种流行柱式。到目前为止,全国发现木质瓣形柱建筑仅有两处,一处在宁波,另一处在南通。宁波仅为保国寺大殿一座,而南通却有三座(除天宁寺金刚殿、大雄之殿外,还有兴国禅寺大殿)。


大殿北面为藏经楼,这是一幢硬山五开间砖混结构二层楼。楼北面有两棵200余年的银杏树,枝叶茂盛。银杏树西边就是光孝塔,它是南通市诸塔中最年长的一座,有碑称:“咸通四年(863)先城而建”,“因塔建城”,原为光孝寺遗物,寺改名后,原名仅保留在塔中,清乾隆(1736—1795)年间胡长龄在所撰碑中称它为支提塔。光孝塔有较高的须弥式座塔基,八角平面,对径不长,塔五层,每层间有砖砌的带涩平座和反翘的腰檐,看上去塔身颀长,再加上高高的塔刹,全塔玲珑挺秀。光孝塔历经千年,历代多次重修,民国4年(1915),省七中(通中)将两年来学校节存的2996.28元修塔,省里仅同意拨支1000元,加上社会资助,两年后合尖,民国时期光孝塔仅此一次修缮。20世纪50年代,由名建筑师孙支厦主持修塔。1997年修缮时,恢复了宋塔的原貌。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