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海门山歌
发布时间:2019-06-10     


海门山歌剧是流行于海门一带的汉族戏剧剧种,它源于海门山歌,1955年发展成舞台剧。海门山歌剧团是海门山歌剧种唯一的剧团,被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


清代中期,江南朝着海门地区大量移民,他们把吴歌传进沙地地区。经过海门等地方老百姓世代口头传唱,不断修饰创造,一点一点发展成为海门山歌。


民国二十四年(1935),管剑阁、丁仲皋搜集海门山歌,整理成为《江口情歌》,在上海大夏大学校刊发表,随即编辑成专集。第二年,管剑阁搜集长篇叙事山歌《红娘子》发表在武汉《天地人》杂志。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当地业余文艺演出非常活跃,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新山歌,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歌颂劳动与爱情,抨击各种不合理的现象。1955年,陆行白等将叙事山歌《摇船郎》整理改编成第一个山歌小戏《淘米记》,由中兴镇业余剧团首演,1956年春节参加了海门县文艺会,后由茅镇业余剧团演出,相继参加了市、省会演,1957年3月,《陶米记》进京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民间歌舞会演,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演出并接见了全体演员。1958年8月、海门山歌剧团成立。剧团至今已上演了200多个目,其中创作剧目30多个,代表剧目有《淘米记》、《采桃》、《俩媳妇》、《银花姑娘》、《青龙角》、《献给妈妈的歌》等,1993年5月和2002年12月,海门山歌剧团两次进京,上演了山歌剧《青龙角》和《献给妈妈的歌》。


海门山歌剧的演出范围除了海门本地外,还包括整个南通地区和江浙沪的吴语区。海门山歌剧团不仅是个专业戏曲团体,也是海门山歌传播的载体、山歌发展的基地和山歌演员的人才库。


海门山歌分两类。一类是即兴山歌,大多是田里做生活或者农闲辰光,随口编成,歌词有四句、六句、八句等,譬如《西北天乌云独脚撑》、《隔江看见野花红》、《东南风爽急悠悠》等。


第二类是叙事山歌,歌词有十多句、几十句,乃至几百句不等,譬如讲《贩桃郎》、《摇船郎》、《绣花鞋》、《拔蒜苗》等。叙事山歌中的系列山歌,人物、情节互相连贯,又独立成篇,如《红娘子》等。海门山歌以反映男女爱情生活题材为多,如《小阿姐看中摇船郎》、《情郎山歌》等,有“呒郎呒姐弗成歌”的说法,有的山歌反映农民生活的艰辛,表现农民对地主剥削的痛恨,如《望望日头望望天》、《长工苦》;还有把古人古事串成山歌,如《十字歌》等;有的山歌滑稽,纯属消遣,有的是调情戏弄。


海门山歌剧曲调优美朴实,清新流畅,乡土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海门山歌剧常用曲调60余首,其中以“山歌调”、“对花调”为基本调,以羽、徵调式两种声腔形成对比;由板腔,联曲两种板式结构组织而成。已有板式:“山歌调”慢板、中板、清板、流水板、联板、紧板、叠板、快拉慢唱等九种板式,“对花调”慢板、中板、清板、宽板、云水板、简板等六种板式。并吸收许多小调和说唱音乐。有的用于抒情,有的用于叙事。如“月月节”,这首曲调感情充沛,意境深远,用于载歌载舞最为适宜;《小郎依儿来》活跃有弹性;“香袋调”旋律优美,容易上口;“佛祈调”十分灵活,不受唱词字数限制,可长可短,可紧可松,善于表达愉快的心情;“打樱桃调”、“五更鼓儿调”擅长男女对歌、抒发情爱;另有“牌经调”“采仙桃调”等油腔滑调,适于反面人物的表演。


山歌剧的声腔,均为五声音阶,有的加进“清角”、“变徵”、“变宫”音;旋法特点除级进外,最有特色四度、五度、小六度、小七度的跳进,加25、36、63、31、65等,由于羽音在调式中十分突出,使海门山歌剧音乐唱腔形成独特风格;其润腔方法紧密结合衬词的运用,如:“嗨、唷、呀、啊、洛、依呀呀得喂”等,使其富有色彩。


曲牌中,海门锣鼓很有特色,但只能与曲牌或曲子同时运用。至于常用锣鼓经,根据京剧锣鼓稍加改动因地而用。


乐队编制是主奏乐器、基本乐器、色彩乐器。如主胡、笛子、琵琶为主奏组;以扬琴、大提琴三弦、笙、中胡等为基本乐器;唢呐、小提琴、西洋木管、电子琴为乐彩乐器。主奏二胡音量与音乐比较高亢清脆。以上诸方面的乐器配制形成了山歌剧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并富有江海平原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


2007年,海门山歌进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中国·海门山歌节举行,标志着海门山歌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2008年6月14日,海门山歌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