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南通土布
发布时间:2019-05-16     


南通濒江临海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南通独特丰厚的耕织文化历史底蕴,成为全国著名的蓝染之乡、棉产之乡、土布之乡。这里的种蓝制靛业,明嘉靖间“岁贡(土靛)达三千五百斤”,为当地重要朝贡特产。这里的植棉业,乾隆间就由“沙花”发展为“通花”,“刀韧丝长,冠绝亚洲”。这里的土布业,嘉道间已由“稀布”而“尺套”,进而为“通海大尺布”。数百年来,当地棉乡男耕女织,“家家习为恒业”,史有“木棉花布之产甲诸郡”之称。


南通的棉纺织技术源自江南。宋元之际,南通崇海沙地最早为江南移民开垦,发展了耕织生产。明清之交,耕织生产逐步播迁通州之境。此后海岸的迅速外移,大片江海新生滩地涨出,招致更多崇海棉农涌入江北。江南新兴的耕织技术也随江南移民一路播徙,给当地带来棉纺织技术的普及与推进。因此,南通成为苏北地区最早、历史上仅迟于松江、上海、太仓的土布之乡。


南通土布工艺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呈现丰富多姿的地域个性特征,形成通如(通州、如皋)土布与启海(启东、海门、如东)土布两大风格流派。


t019bb6bef8ff56c49e.jpg


地处崇川腹地的通州、如皋地区乡民,多为本地土著居民,俗称“老岸民”。“老岸民率皆舒缓而善拘守”。他们拥富庶之乡,安土重迁,恪守传统,习尚淳质。这种保守而乏振作的民风哺育了通如土布凝重、稳定的传统风格。在土布织造上,更多保留了质朴、淳厚的古风。通如土布用色简单素雅、图案凝炼庄重,经纬纱线均取蓝白二色,以及少数黑与白经纬交织、搭配起花,产生出丰富的灰色效果,给人以素净朴实之美。传统品种有蚂蚁、柳条、芦扉花、桂花、鱼鳞格、金丝银丝格等。构图严谨大方,外观清秀纯净,散发着苏北农村质朴、恬淡的生活气息。


居住在启东、海门和如东沿海一带的海门移民,他们世代濒海垦植,屡遭乡土涨坍忧患,因此“迁地谋食习以成风”,在他们身上凝聚了一种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品性。表现在土布工艺上,则显得灵动多变,富于创新。启海风格土布的花纹虽也以几何形式见长,却更强调鲜明的节奏感和装饰效果。擅长突破工具和工艺的制约,利用经纬交织与提花、织锦技术的交替使用,在有规律的芦纹韵律中,穿插组成十字形、口字形、菱形、回纹等连续几何图案,点缀以桂花、枣核、竹节等小纹饰造型,简朴中蕴涵丰富,格律中表现变化,形成别具审美价值的启海风格系列土布。其代表性纹样有芦扉花系列土布、竹节布、双喜布、皮球花、彩条布等。


19世纪中叶,由于太平天国战乱与洋纱洋布倾销的双重打击,整个江南土布中心遭受彻底破坏而迅速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可怕的历史空白与文化断脉,却由南通土布在苏北大地薪尽火传,发扬光大。1899年南通大生纱厂的建成开车,标志南通土布的历史性崛起。大生纱厂奉行“寓工于农”、“土产土销”的土布工业战略,推动了南通地区土布经济的整体繁荣。20世纪初,张謇在苏北沿海倡发棉垦事业,30万海门移民北上拓植。南农北移促进了棉纺织技术在苏北的传播、交流、融合,以及当地土布业的空前发展。鼎盛时,南通农村专业土布织户达十余万户,从业人员逾百万众;通地布庄500余家、花行300余家;北销关庄大布年达800万匹,土布年总产2000万匹。南通最终取代江南,一跃而成近代中国著名的土布之乡。


2008年,南通色织土布技艺获批为南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晋升省级保护名录,2010年晋升国家级保护名录。3年间,它的保护级别连升三级。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