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将辉煌业绩载入地方史册——在《南通市志》首发式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8-12-18     作者:程亚民


(2001年4月30日)

 

经过十余年的编纂,《南通市志》现正式出版面世了。这是南通市文化建设发展中的一大盛事,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丰硕成果。这对当前和今后南通人民了解南通历史,熟悉南通地情、民情,从事各项建设工作,进行科学研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乡土教育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南通东濒黄海、南临长江,是上海的北翼。5000年前,江海大地上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先民们煮海为盐,植棉纺纱;文天祥渡海守志,运河堤岸抗倭战马嘶鸣;崇川福地,安乐祥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在这里办实业、兴教育,使南通成为全国模范县之一,蜚声中外。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自强,前仆后继,农民运动、工人罢工斗争风起云涌,红十四军的炮火,新四军东进的号角响彻江海平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江海儿女兴修水利,普及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通的经济、文化得到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显著改善。1984年,南通作为中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1989年,南通又成为全国25个国内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城市之一。科教兴市、以港兴城,使南通逐步发展成港口、工业、贸易、旅游城市,成为世界冠军的摇篮、教育强市、建筑之乡……江海大地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旧中国南通历史上任何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南通人民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为编修南通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为编纂《南通市志》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人民期盼记录历史真实的《南通市志》早日问世,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职责。

 

盛世修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核心都非常重视新编地方志的工作。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重视地方志,把研究地方志当作了解和研究中国国情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摸清、摸准我们的国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意义。江总书记明确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论断,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编修《南通市志》,是功在当代、泽及后世的重要文化工程,是当今政通人和、欣欣向荣局面的体现。

 

南通是人文荟萃之地,编修志书同样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编纂的《旧图经》。南通历代修志56部,现存旧志有43部。这些志书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南通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自1925年张謇编修的《南通县图志》问世以来,南通的地方志断修已有70多年。在80年代初全国兴起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热潮中,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于1986年决定成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随即调集人员,组织班子,成立机构,加强领导,从各方面促使修志工作的开展。经过10年的广征博采,悉心编纂,数易其稿,《南通市志》初稿由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学者评审、验收,后根据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又经数年的修改、琢磨、增删、润色,终于付梓出版,使南通的历史记载得以延续。

 

《南通市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记述南通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全书435.2万多字、74卷,上溯新石器时代的青墩,下至1987年,是一部贯通古今,全面系统介绍南通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社会变迁、物产经济、文化教育、风俗民情和人物传记的百科全书。她凝千年为一瞬,集万事万物于一卷,是南通综合性信息宝库。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编纂出版《南通市志》正是为了发挥其“资政、教化、存史”的作用。资政,就是用志书为各部门各级干部了解南通地情,正确制订决策,建设好南通提供依据,发挥其工具书的作用;教化,就是以志书中所记载的丰富史料,为对全市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提供乡土教材,发挥教科书的作用;存史,就是把南通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成败得失载入史册,以史为鉴,启迪后人,发挥其“镜鉴”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南通市志》更是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让世界了解南通,让南通走向世界。

 

编纂《南通市志》,是一项艰巨的文化工程,也是一项浩大的群众性系统工程。本届修志由市委领导、市政府主持,人大、政协大力支持,历任市长都亲自担任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1986年,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一成立,市政府就召开第一次地方志工作会议,发动部署各部门编写市志。1991年,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南通市志〉工作的决议》,市政府根据《决议》,与全市分志承编单位签订了定期完成分志的目标责任书,要求各部门保质按期完成任务。从1993年开始,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把编纂《南通市志》列为当年工作目标之一。为了《南通市志》尽快地进入总纂,1993年3月,副市长、编委会副主任李炎同志发出《致全市修志工作者的一封信》,肯定全市修志工作者的艰辛劳动,督促未完成分志单位抓紧编写。市财政局、档案局、博物苑、图书馆等部门和单位在资金、查阅资料上给予倾斜。与此同时,省地方志办公室始终给予关心和指导,县(市)、区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处处为编修工作提供便利。从收集资料到编辑成书,涉及各行各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是全市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各个专业系统和基层单位通力协作的产物。在志书编写过程中,搜集到数亿字的资料,以此为基础,又编写出19部专业志,2部专业史。同时,也培养锻炼出一大批编写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我市调查研究和史志工作。许多离退休同志热心支持修志工作,写回忆,集资料,核数据,将余热奉献给地方志工程。不少单位的业务骨干为了修志,看花了眼,趴弯了腰,修白了头,将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南通市志》。广大编修工作者在人员不足、经验缺乏、资料不全、办公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多年来含辛茹苦,默默奉献,用辛勤的汗水把南通历史发展的变迁记录下来,把南通人民建设家乡的业绩载入史册,尽了他们应尽的责任。这部新方志凝聚了修志人员的大量心血,也饱含了全市各界人士的诸多关心和期盼!为此,我谨代表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市志工作的人士致以由衷的感谢!通过这部《南通市志》,也向全市人民展示了修志工作者耐得清苦、艰苦和辛苦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奏响了建设南通的新乐章。

 

我们相信,《南通市志》的出版,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让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后人仍看到历史上今天南通人民在前进中的每一个脚印、每一页辉煌,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学习和发扬先辈们艰苦斗争、勇于开拓、建设家乡的精神,把南通建设得更好、更美好。

 

历史长河,绵延不断;今日南通,生机勃勃。在迈向21世纪的征途上,南通人民所创造的更加辉煌的业绩,必将载入新的南通地方史册。

 

(原载2001年《南通今古》第3期)

 

(本文作者系原南通市市长、南通市政协主席,《南通市志》主修)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