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江海报》短讯十二则
发布时间:2018-12-17     


分区华中银行  发放大批贷款

 

分区华中银行近来已发放六百万小本贷款和一万石粮农贷。小本贷款分四种对象:一、集体的小本贷款(摊贩)每人可借华中币二千元至三千元;二、个别小商人最多可借到八千元;三、纺织合作社,最高可借到五万元;四、进出口小贩,每人最多可借三万元。利息也不同:第一种人月息二分,第二种人月息五分,第三种人八分,第四种人一角。限期三月,进出口商半个月到二十天。现如东、海门已贷出。农贷分今冬明春二期发出,对象以贫雇农为主;其次是抗烈属;土地改革后一起参加生产、经济困难的中小地主,也可以贷款。现海启两县已贷出五千担粮。

 

                        (1946年12月10日《江海报》 )

 


华中银行一分行决定拨款边币两万元给本分区南五县各银行办事处

 作为发展工商业打款基金

 

计海安五千万元,泰兴、泰县、如皋各四千万元,靖江县三千万元。这数额空前巨大的,充分说明政府是下了最大决心,花最大力量贯彻中央保护与发展民族工商业政策,以求更快地恢复与发展市场,达到调剂人民的需要,改善人民生活。繁荣市场。

 

                             (1948年7月17日《江海报》 )

 

巴掌镇得到商贷后,贷户营业普遍发展,大家都认为民主政府的政策好

 

华中银行东南办事处,自五月三日在巴掌镇发放了一百六十四万元的商贷后,对该镇的工商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他们向聚星镇大东商店批买大批红塘、火油、豆油、肥皂、火柴等约九十二万元,又向其他地方批到黄豆、小麦、铁、颜料等。货物多了,而且和聚星镇一样价格,因此,吸引了顾客,营业繁荣,获利也多了,连烧饼店也发达了。他们还了第一期应还款,而手头资金宽裕了。

 

                     (邵之久) (1948年6月10日《江海报》 )

 

马塘镇商贩又得贷款二百多万

 

马塘镇商贩,最近又得华中银行县办事处贷款二百多万。这二百多万分别借给104户商贩,最多的一户借到三万元。他们感激地说:“民主政府真晓得我们困难,在这紧张情况下,还来放贷款给我们做生意。”这笔贷款是在敌人大“扫荡”以后发放的,银行还表扬了第一批把贷款都用到营业和生产上去的商贩。他们发展了营业,繁荣了市场,又赚得钱,维持了生活。

 

                         (周醒  季明)  (1948年7月9日《江海报》 )

 

解决资金周转困难,通星镇发放小本贷

 

为大力发展工商业,繁荣市场,华中银行东南办事处最近在通星镇发放一百三十一万元小本贷款,南货摊、豆腐店、小车行等28家借到贷款。贷款是通过民主评议的办法,做到公平合理。还由过去二流子通过贷款搞好经营的王卓金介绍情况,帮助有些人下决心走正当经营的道路。

 

                               (1948年7月13日《江海报》 )

 

民主政府照顾周到  长沙得到大批商贷

 

为解决长沙二十户商贩的资金困难,最近华中银行如东办事处发放商贷15万元,由办事处李股长召开商民会,采取自报公议的办法,基本满足了大家的需求,并帮助组织成立两个借贷小组,管理贷后事宜。(达  夫)

 

                               (1948年7月15日《江海报》 )

 

政府连续发放小本贷款  帮助掘港摊贩恢复营业

 

华中银行如东办事处,自掘港解放后,已发放两次小本贷款,帮助贫苦摊贩生产自救。第一次贷款在四月中旬开始发放,共发出华中币207万,有150人得到贷款。分一万、一万五、二万三等,规定十天一期,分五期归还。并成立11个摊贩小组,采取自报互评。第二期在五月下旬发放,数额增加一倍。分二万、三万、四万三等,并扩大了范围,计有167人贷到452.5万元。第一期未用于生产者九个,第二期只有四个。(戈几  洪滔)

 

                               (1948年7月25日《江海报》 )

 

掘港三次贷款  发放五百多万

 

上月二十五日,又发放第三次小本贷款,共华中币五百零三万元,发放时分三个等级,自报互评,得到贷款的共一百八十二户。另第二次贷款,除去九户因生病困难和“扫荡”情况影响,没有还之外,其余的全部到期还清。(张万玉  顾民)

 

                               (1948年8月8日《江海报》 )

 

帮助灾民恢复生产  环港乡贷款百多万元

 

如东环港乡大风潮中生产工具损失很重。首先进行慰问调查,说明银行贷款的意义和方针政策,要求在灾难时开展互救,克服消极情绪和依赖救济的思想,然后自报互评。最后一共评出贷款华中币162万,可买63扎毛竹做箩,统计解决了七十五人的困难,(谢金凤  邢达)

 

                              (1948年7月27日《江海报》 )

 

二傚镇发放贷款

 

最近二傚镇在敌人“扫荡”中遭受抢掠,损失很重,造成困难。银行本着扶助工商业精神,对困难大的23户发放了贷款,并教育他们,不要有依赖思想和普遍受灾大家都应借,借了合算抢着借,而要互助互济,自立更生。商民徐建超说:“全靠救济,战争用途大,那能够呢?”(张明)

 

                                (1948年7月27日《江海报》 )

 

政府了解渔民困难,东海乡又得到渔贷

 

东海乡的贫苦渔民,去年秋季得到政府海蜇贷款共元麦四十多担,后来因海蜇生产不多,至今还有半把贷款没有还政府,但政府了解渔民困难,今年又发下贷款三万一千斤玉米,作为他们做海蜇生意的本钱。渔民普遍说:那个说政府对我俚不好,走路也要跌死,我俚只有加紧生产,早点把借贷的还清政府,才对得起政府。(宋  杰)

 

                                              (1948年7月《江海报》 )

 

秋季生意最兴旺  岔河贷款很当时

 

本月九日,由银行工作队发放贷款共华中币二百八十万零五千元。通过三个阶段:一、动员;二。评议;三、复评。该镇有七十八户、二百七十人得到贷款(内24个回归户)。贷后,群众高兴地说:”刚刚在秋季出交易的时候,贷款放得正当时。”

 

                                               (徐晋旺  陆济社  朱坚)

                                          (1948年89月23日《江海报》 )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