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解放战争时期的保障工作
发布时间:2018-12-17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坚持蒋介石独裁内战的方针,不断进犯解放区。1946年1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先后侵占了南通解放区的白蒲、秦灶、小海、观音山、兴仁等镇。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政府撕毁政协协议和国共停战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在苏中,集中了15个旅12万兵力,向解放区大规模进攻。华中野战军于7月13日至8月27日实行自卫反击,取得了七战七捷的伟大胜利。9月,华中野战军主力转移北上,苏中解放区大部分地区随后陆续被国民党军队占据。南通解放区转入敌后坚持斗争时期。华中九、一分区党委与专署领导南通地区各县党政军民,遵循中共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指示与部署,同国民党及地方反动势力展开殊死搏斗,终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清剿”、“重点驻剿”和“总体战”。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动了淮海战役,拉开了华东地区大反攻的序幕,华中九、一分区也开始了全面反攻。1949年1月20日至2月2日,南通地区现属各县和南通城相继解放。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6月1日,时属九专署管辖的崇明县解放。


    解放战争期间,南通解放区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在各个时期发生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的作战,付出了重大牺牲,对战斗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一、小海、观音山战役支前


    为保卫苏中解放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陶勇奉命率5个团,在南通警卫团、东南警卫团、如东警卫团的配合下,于1946年4月26日夜对占领小海、观音山的国民党军进行自卫还击,共歼国民党军l400余人,其中生俘900余人;缴获八二迫击炮、六○迫击炮17门,轻重机枪57挺,长短枪600余支。


    战斗中,南通地区各县,特别是南通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援。作战任务下达后,政府迅速组织支前大军,配合部队侦察敌情,派出人员为主力部队带路,封锁消息,保障部队行动。战斗前,南通县集中30条船只,100多辆小车,调运粮食50万斤、烧草100万斤。在战斗中,组织了一支千余人的民兵队伍,抬送伤员,输送粮秣、弹药,捕捉战俘,打扫战场,掩埋烈士遗体。金沙至观音山、小海之间的乡间小道上,一时间人流滚滚,一片支前劳军的繁忙景象,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小海、观音山战斗是迎击蒋军蚕食苏中解放区的第一个自卫还击战,是苏中战役的前奏。反击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部队的嚣张气焰,巩固了苏中解放区的政权,也使华中解放区初步取得了对美械蒋军作战的经验。


    二、苏中战役支前


    1946年7月中旬,国民党军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汤恩伯(后为李默庵)指挥5个整编师15个旅共12万人的兵力,在南通至泰州一线向苏中解放区大举进犯。华中野战军奋起迎战,连续七战,均获胜利。在苏中战役中,南通解放区人民竭尽全力,支援前线。在苏中后勤司令部统一领导下,苏皖一专署和如皋、紫石、如东、南通等县分别建立了支援前线指挥部。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下,南通人民做到了要人有人,要物有物,积极支前。


    一是保证出征部队有充足的粮食供应。虽然在战役开始前,对部队的粮食供应已作了充分准备,但由于有的战斗是突然发起的,加之部队频繁转战,把粮食送到前线的任务十分艰巨。尽管如此,经艰苦努力,仍然做到了保证供应。这当中,运输队发挥了很大作用。运输队按小车、扁担、船只分别组织起来,隨时听候调遣。在苏中战役中,仅紫石县就组织了1万多条船。有时战斗激烈,前线部队无法开伙,运输队的民工们冒着枪林弹雨,把干粮送到火线上。供应前线的一般是面粉、大米,也有玉米和小米,但对伤员要保证供应大米。为此,后勤司令部特地从如东和如皋沿江地区调运了2万斤大米供应给伤员。支援前线的粮食数量更大。紫石县西场、噇口两区从刚收上来的公粮中拨出20万斤小麦,分配到各乡各村,组织群众日夜磨面支前。如东县苴镇区组织木船800余条,担负粮秣运输;汤园区民主乡集中木船120多条,先后为部队送粮食、柴草20多万斤。如(皋)南战斗中,如皋丁东区供应部队50万斤粮食。农民保管的是原粮,而前线需要的是成品粮,有的还要求加工成熟食。农民们一接到支前通知,就家家户户磨面、舂米,昼夜不歇。入夜以后,低矮的茅屋里点上了油灯,灶上蒸笼里热气腾腾,一条条蒸好的“黄猫儿”(即长条馒头)凉在帘子上,切成片晒成馒头干,隨时准备支援前线。在整个战役期间,紫石县共组织了20万担以上的粮食支援前线①, 如皋县后勤供应粮食达1万担②。苏中战役前后一个多月间,部队的粮草需求(包括民工用粮)都能满足供应。战士们自豪地说:部队出征,“千里不带柴和米,万里不带点灯油。”


    二是组织担架队,抢救伤员。如皋县出征担架1万多副,民工6万多人,与其他县民工一起,运送如南战斗伤员2800多人、丁林战斗伤员800多人、如黄公路战斗伤员2600多人。此外,还妥善处理战俘伤员1000多人。在如黄公路战斗中,如皋县卢港区运送伤员的担架有1200副,民工人数超过1万人次。如东县出征民工4万名。双甸区居李乡是全县出征民工人数最多的一个乡,苏中战役一打响,全乡很快集中民工1100多人,带了200多副担架和30多辆独轮车,分成两队,分别由乡长和指导员率领,随部队奔走于丁堰、林梓、如皋、黄桥、季市、柴湾、海安、西场、丁所等地,连续15个日日夜夜,抢救伤员,运送物资。南通县组织数千人的随军担架队、粮草运输队和随行医疗人员,活跃于如南、林梓前线。如南战斗时,紫石县的隆政乡、自由乡、丹凤乡、景里乡组织了700多名民工,200多副担架;噇口区组织民工近4000人,担架800多副。李堡战斗时,西场、噇口两区组织起由1200多副担架,5000多人组成的担架队。


    苏中战役中,国民党军队大量使用重武器,解放军伤员有40%以上是因火箭筒和炮弹炸伤的,因此重伤较多。如南战斗时,一师有伤员1079人陆续运至柴湾一师野战医院前方伤员转运站,当地组织妇女200余人为他们烧茶送水,换洗衣服。镇上的l0余口井水用干后,妇女们就下河洗涮,以至小河里的水都被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妇女们日夜忙碌,眼睛布满了血丝,医生们更是通宵达旦地工作,经手术后的伤员大多从水路运走,当时1条船放不了几副担架,伤员大量积压,柴湾粮草供应站设法调集了500条船,才陆续将伤员经东台转送到兴化老圩后方医院。把伤员从前线送到后方医院,一般要走四五十里路。为让伤员及时得到医治,民工在烈日下,不顾疲劳,兼程赶路。碰到敌机狂轰滥炸,许多民工不惜以身掩护伤员。仅紫石县即有100多民工为抢救伤员,牺牲于前线或搬运途中。


    战斗打响前,华中野战军卫生部迁至仇湖镇,上级指示三项任务:一是前线抢救下来的轻伤员,过此进行换药、吃饭,稍事休息后继续向草堰方向运送;二是前线下来的重伤员,到达这里要立即进行抢救手术,过了危险期,再向北转移;三是对负伤的连以上干部在仇湖设临时干休所,让他们一面治疗,一面休养。要地方上很好地发动、组织群众,进行配合,大力做好支前工作。仇湖区委、区公所连夜紧急动员:第一,充实和加强仇湖区支前站的力量。在县支前总站的领导下,由区长张康飞兼站长,区委书记吕洪源任教导员。区支前站设宣传、粮秣、动员三个股。第二,立即将区公所全部房屋让出,给华中野战军卫生部做临时办公室和手术室。第三,组织人力突击在白龙桥北边的河边上搭起了有几百平方米的大棚子,供转运伤员休息、换药、吃饭之用。同时动员仇湖镇的居民,用门板搁铺,作为临时干休所的简易病床。与此同时,区委、区公所还集中了各乡的部分粮食、船只至区待命,以应急需。宣泰、如南两战期间,正值盛暑炎夏。一只只小船陆续将伤员抢运到仇湖。许多伤员的伤口已化脓溃烂,情况严重,而医院只有40多个医务人员。仇湖群众协助医院,组成了保卫组、护理组、站岗放哨组、炊事组、掩埋组。运送伤员主要由武装民兵负责,青年妇女护理伤员,少年儿童们组织起来,站岗放哨。人民群众还主动到设在柴湾、磨头、海安镇、雅周区万家庄和金家庄、仇湖等地的前后方医院,慰问伤员。单仇湖乡17个村就献出100多只鸡鸭、200头肥猪。由妇女组成的洗衣组、护理组、食物组、宣慰组,分批到医院服务。洗衣组为伤员洗血衣、绷带;护理组为伤员端茶喂饭、端盆倒尿;食物组将各地送来的鸡、蛋、鱼、肉等慰问品,做成美味可口的菜、汤送到伤员面前,许多伤员感动得流下眼泪;宣慰组给伤员唱歌读报,减轻伤员的疼痛。伤员们深为感动,纷纷表示:伤好后立即返回前线参加战斗,勇猛杀敌。


    三是展开破击战,阻滞敌军行动。在战役开始前,为了给主力歼敌创造有利条件,人民群众破坏了一些公路、航道。如皋城环城挖了战壕,交通壕、掩体。如皋城城墙周长20华里,高3丈,用青砖砌成,非常坚固,如落入敌手,再夺回很困难。如皋、紫石、如东二万多民兵群众,冒雨把如皋城城墙东、西、北三面拆除,只剩一人高。海安阻击战前,海安镇周围区、乡的民兵、民工担负起破公路、拆桥梁、筑暗坝、打木桩的仼命,把通往如皋、泰县等处的公路挖成深沟陷坑,割断电话线,以阻滞敌人的进攻。通如公路沿线群众,割断了从白蒲到林梓5里长的电话线。从7月24日开始,海安区丹凤乡乡长钱昌滿等奉命带领400多民工开挖壕沟,6天内挖成3条。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撤出海安镇后,为了阻挠敌人尾追,丹凤等乡的民兵把海安镇北边丁沟桥至解家涵子约四五里路远的公路全部挖断,其他10多条主要道路也被挖得坑坑洼洼。民兵们还将花山坝至丁沟桥的电话线全部拆下。这使得占领海安的敌人,一时间像瞎了眼断了腿一样,寸步难行。如黄线战斗前,如皋、泰兴两县的卢港、古溪、珊瑚等区的2万多群众,把如黄线东起搬经,西迄黄桥的长达35里的公路大部破坏,以致不能通车,使敌人的交通运输发生困难。8月30日至9月11日海安围困战期间,丹风乡的民兵在乡干部带领下,在朱河北部架了1座桥,铺设了1条2米宽的大路,从吴桥一直通到凤山脚下,为部队攻占凤山提供便利。


    四是参加打扫战场,安葬烈士。战斗结束后,战场附近群众和支前民工,配合参战部队打扫战场,搜缴战利品,捕捉、押送俘虏,掩埋尸体,平毁敌人工事。如南战斗后,丁堰区民兵在战场上搜索到敌人的卡宾枪和汤姆枪各10支,步枪300余支,重机枪5挺,轻机枪30余挺。李堡战斗后,紫石县南屏乡民兵在栟茶运河摸到100多支枪。丁林战斗中,我军缴到敌人一辆十轮大卡车,华野司令部命令把它立即运到后方去。当时丁堰大桥已被毁,为了临时开辟一条汽车路,群众拆去了12间房子,使汽车及时运了出去。因白天敌机不停地轰炸扫射,民兵群众平毁工事一般都在夜间进行,将敌人的碉堡工事逐一拆除。


    凡在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大多由当地乡村备棺安葬。许多老人一听说需要棺材安葬烈士,纷纷主动献出留给自己百年后使用的寿材。如皋县宗陈乡有个叫严海庭的木匠,一次献出完工待售的10余口棺材。娄吴乡鞠观音堂是如南战斗时的前线包扎所驻地,有200多名重伤员抬到这里时已停止了呼吸,娄吴乡政府根据上级指示,备棺就地安葬。磨头镇附近有包扎所,某营营长以下76名伤员因抢救无效牺牲于此,当地群众将他们安葬于镇东街头,烈士英名至今无考,惟知最小的战士年仅17岁。此外,还有一师的60名烈士和六师的100多名烈士分别由冯石乡乡长陈裕熊和小龙乡乡长黄长林负责,棺葬于丁堰观音山和老户庄。


    五是积极配合主力直接参战。在战役过程中,地方武装和广大民兵有的在钳制方向担任阻击;有的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7月16日,国民党整编四十九师师长王铁汉率部从南通城出动,经白蒲分左右两路进犯如皋。一分区部队和如皋县团、紫石县团及沿途民兵、游击队,利用青纱帐层层狙击,敌人一天只前进了10多里。丁林战斗中,华野主力部队为扫清丁堰敌军外围工事,急需在丁堰西北河面上架一座浮桥。在将近傍晚时,部队把任务交给了丁东区冯石乡,要求晚上搭好。该乡乡长带领几名干部,潜伏在河边玉米田里,边观察地形、筹划架桥方案,边派人做好物质准备。天一黑,群众立即行动,仅用两小时就架好了浮桥,为主力部队及时发起攻击打开了通道。8月1日,在丁堰至林梓之间的公路上,如皋县警卫团炸毁蒋军运输车6辆,缴获了大量弹药。李堡战斗结束后,区队、民兵和群众参加搜索残敌。11日,某联防队六七人,在半小时内,俘敌45人,缴轻机枪、步枪40余支。一王姓农民将迷路的20多名残敌带至新四军驻地,将其俘虏。如城民兵在西场至如城公路一线,活捉溃逃蒋军70余人。柴湾区十三里烧饼店父子2人,配合民兵活捉蒋军24人。如黄战斗中,如皋警卫团参加围困如皋城,并配合第五旅阻击、歼灭由如皋西援和加力东逃之敌,1万多群众主动投入了战斗。战斗结束后,民兵群众在磨头镇附近,活捉一名跳伞的蒋军飞行员。


    六是慰问部队,鼓舞士气。战役期间,苏皖边区派出季方副主席、朱履先副参议长率领的慰问团到前线慰问部队指战员。紫石、如皋等县群众慰劳子弟兵的猪、鸡、鱼、蛋等不计其数。9月10日,中秋节前一天。参加海安围困战的华野部队发动了凤山战斗。紫石县丹凤、平等、景里等乡群众在乡干部带领下,为部队送粮、选猪肉、送鸡蛋,慰问指战员。妇女们起早带晚做军鞋,送给子弟兵。


    据不完全统计,在苏中战役中,紫石、如皋、如东、南通四县共出动民工近50万人次①,其中,紫石县组织了近30万民工,100多人在支前中献出了宝贵生命②;组织粮食支前23万石,其中紫石县近20万石,南通人民为支援苏中战役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敌后坚持时期支前


    1946年9月,苏中战役结束不久,华中野战军转移北上。随后,华中南通解放区大部为国民党军队占领,地方武装和干部群众开始了敌后坚持的艰苦时期。l947年5月底九分区灵甸大捷后,整个九分区斗争形势为之改观,结束了被动局面,一分区的压力也得以减轻。南通解放区军民在原地坚持中不断恢复、巩固阵地。在南下作战的华野部队支持下,战果不断扩大。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人民解放军在华东和全国展开了大反攻,南通解放区军民结束了艰苦的坚持时期,向境内国民党军发动反攻,所战皆捷。


    在两年多坚持斗争期间,南通解放区的人民武装和国民党军进行大小战斗数千次,都得到了地方党政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都有众多的民工参战服务。1947年2月至10月,在三次攻打掘港及马塘、五总等战斗中,共有11.75万民工支前参战。1947年5月,九分区七团和东南警卫团进行灵甸战斗,攻克敌据点,并打垮前来增援的国民党八十三师十九旅五十五团2个营。这次战斗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海南、海中、富余等区积极组织了担架队、运粮队和妇女战地救护队等,帮助运送粮食、弹药和伤病员。不少妇女在这次战斗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为伤病员包扎护理,送茶送饭到阵地。是年夏,九分区主力部队插进通中,南通县各地纷纷成立支前组织,有近万名民兵参加担架队、运输队、参战队。广大农村妇女日夜磨军稂、做军鞋,送往前线的军鞋一次就达l万多双。一次,二窎乡后勤大队接到命令,当天便组织了200多民工,携百副担架立即出发。三余区1个乡全乡100多台石磨全部投入磨军粮。为便于解放军出奇制胜,骑石区2000多民工一夜之间在石港至西亭的大河上筑坝3条,为部队挺进通西铺下了在地图上找不到的通道。支前民工还配合部队的军事行动进行大破击,以迟缓敌人的行动。如四安到新庙子一段大路上,连续3天进行了挖破。在小海到天补、二甲到茅镇、张芝山到姜灶的3条公路上,分别破成数段。在阚家庵大河里填泥堵塞,阻断南通向东的水上通道。是年12月,华野十一纵队发动李(堡)栟(茶)战役。为配合作战,紫石县5000余群众对海(安)泰(州)线公路进行空前大破拆,一夜之间破了30余条涵坝,烧毁1座洋桥,海泰线8天未能通车。1948年夏秋间,九分区八团、东南警卫团先后在汇龙、泰安、麒麟进行三次较大的战斗。仅麒麟战斗中就出动民工6189人,担架739副,小车380辆,还担负了粮、草运输和打扫战场的任务。


    坚持斗争期间,南通解放区坚持在紧张艰难的对敌斗争环境中征收粮税,以保障军政供给。土改后的翻身农民积极主动地缴纳公粮,保证了人民军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的需要。广大财经干部冒着生命危险,经常深入到边缘区和敌据点去收税征粮,有的由于受到敌人袭击而英勇献身。


    人民军队补充兵员时,南通解放区许多青壮年报名参军。1946年10月,九专署全面布置参军工作,通、如、海、启4县8000余人入伍.其中3000人补充华野,5000人充实分区部队及各县团。是时,紫石县大力动员参军扩武,县长魏翘南带头参军,带头参军的党员有385人、干部165人,全县共有1400人参军。1947年秋,九专署再次开展征兵工作,全分区数万人报名,批准l4082人人伍,其中4200人补充华野,9882人加入地方部队。是时,紫石县1300多名青壮年报名入伍。其中,曲胡区850名青壮年报名入伍,每乡都有百人左右参军,送主力部队600人。中共紫石县委特予表扬,赠给“村村出兵,乡乡成连”奖旗一面。如东翻身农民经过诉苦,烧起仇敌怒火,六天中,掘东、栟丰、景安等5个区有1700余人报名参军。1948年冬,九专署第三次开展征兵工作,批准近5000人人伍,其中3492人分至华野,l502人留在分区部队。是时,海安县2200多人参军。


    坚持斗争期间,南通解放区还出动民力到区外支前。1948年夏,适应大规模作战需要,九专署开始建立常备民工制度。6月,组建第一期常备民工队700余人。7月16日,随华野十一纵三十三旅出征,支援济南战役,11月2日复员。东南县出征民工由东台县的沈家渡到沭阳县的官田、泗阳县的川城、里仁集和宿迁,冒着炎炎烈日,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往返900余公里,参加了沭河阻击战,担运伤员270名,运送武器、弹药和其他军需物品3万余公斤,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支前任务,得到华中一、九分区后勤部的嘉奖,荣获“东南模范民工大队”的光荣称号。


    四、淮海战役支前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内,发动了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这个战役历时65天,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是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略决战中歼敌最多的一个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为渡江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完全暴露在解放军的面前。


    在淮海战役中,江淮、豫皖苏和皖西解放区人民遵照毛泽东关于“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给”的指示,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成立了各级支前领导机构,全权统筹支前工作,以保证我军对敌作战的一切需要。1948年8月,九专署设支前办事处,各县、区设支前科、股,并编印《支前手册》。10月,九专署配合淮海战役组建第二期常备民工队,共1000余人,配备担架1000余副,携带小车、挑子北上支援淮海战役。九分区拨给华中船只199条,载重495吨。共为一线部队运粮18万斤,运军需品300余次,救护伤员3000余名。在执行任务中,11人负伤,5人牺牲。


    出征淮海战役的常备民工,隨军4个多月,辗转江苏、安徽、河南3省,为野战部队担运武器弹药,转移伤员,接运粮秣。此时正值严冬季节,民工们顶着凛冽的寒风,忍受着饥饿和疲劳,奋不顾身地穿插、出没在前沿阵地。其间适逢连绵阴雨,民工们脱下自己穿的衣服,拿出隨身带的被子,遮盖弹药,不让淋湿受潮。


    民工们圆满地完成了支前任务,立功获奖者众多。如东县在淮海战役支前的常备民工中,有595人立功,其中立一等功的97人,立二等功的205人,立三等功的293人。一等功臣朱鹤友在一次战斗中连续12次担运伤员。他把自己的被子铺在担架上,把棉衣脱下来盖在伤员身上。许多伤员含着眼泪感动地说:“你们比亲兄弟还亲!”海安县433名常备民工跟随华野十纵参加淮海战役,涌现支前功臣128人,40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大军追击黄百韬兵团的战斗中,南通县民工周建和、陈乃胜、李家华不畏艰险,抢运弹药和伤员,荣立战功。《江海报》专门介绍了他们的事迹。


    为配合华东、中原野战军在淮海地区作战,华中一、九分区向区内国民党军发动攻势,人民群众全力支援前线作战。1948年10月下旬,一、九分区6个主力团组成长江纵队,在曲塘正式成立。从1948年11月13日至1949年1月1日,长江纵队先后发动了两次姜堰战斗和口(岸)泰(州)线攻势,(泰州)城黄(桥)线攻势,共歼敌5724人,先后解放了口岸、刁铺、姜堰、黄桥等重镇。一分区海安、如皋、泰县、泰兴等县人民群众积极支持长江纵队作战。四次战役中海安县民力动员如下:第一次姜堰战役,动员支前担架115副(每副担架配6名民工)、船只505条(每条船配2名民工),服务7天;口泰线战役,动员支前担架222副、船只260条、扁担队300人、徒手民工80人,服务6天;第二次姜堰战役,动员支前船只320只、土工队50人,服务5天;城黄线战役,动员支前船只150条、扁担队315人,服务9天。四次战役,海安县共动员民工5157人次,累计总工数33797个。城黄线战役,如皋县动员支前担架318副、小车295辆、扁担队545人、土工队100人,共动员民工3143人。据泰县县委秘书处1948年11~12月份《民力动员数字统计表》,时属泰县管辖后调归海安县管辖的雅周区、曲南区、海南区三个区,在两次姜堰战役、口泰线战役中共动员担架738副、小车18辆、担绳队623人次、245人次(据原表分区统计数相加)。以此测算,三区共动员民工5332人次,累计总工数32966个。


    淮海战役胜利后,人民军队迅速南下,准备解放南通城。南通解放前夕,粮食部门组织了两个随军供应站,供应进城部队和党政机关人员大米96万公斤,杂粮97万公斤,公草400万公斤。南通县西亭区9个乡都成立了前方后勤站和后方联络站,前后方密切联系,全力做好后勤工作,从农历除夕到新年正月初三,四天中动员小车70辆、木船89条、担架134副,还组织了扁担队、向导队和通讯联络员,共投入2601人。通中地区的其他区乡为迎接部队南下,突击修路造桥,累计修路260.5公里,修桥7座,疏通河道11条。


    五、渡江战役支前


    1949年4月2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长江下游的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600余公里的战线上横渡长江。中路军首先在安徽繁昌县荻港突破敌人江防,东路军在江苏江阴的长山、申港以及扬中等地渡江成功,西路军在安徽望江县华阳等地渡江后,迅速占领了江西的马当、彭泽和安徽的贵池等地。从4月21日我军渡江到5月27日上海解放的渡江战役中,仅一个多月时间,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相继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南昌、九江等l20余座城市,歼敌40余万人。


    地处苏中的南通地区是解放军东路军渡江的屯兵场地和前进的阵地,也是渡江后的重要后方基地,同渡江战役有着直接的关系。淮海战役刚结束,南通地区即开始了支援渡江的准备工作。


    渡江战役要突破长江天堑,需要调集大批船只和船工,组成一支规模庞大的运输队伍。南通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响应毛泽东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掀起了大规模的支前热潮。华中九分区成立了支前司令部,叶胥朝专员兼任司令员,徐建楼任政治委员。瞿树滋任政治部主任。各县也加强了对出征民工的干部配备。


    疏通水陆交通,架设电话,使水陆交通和电讯畅通无阻,是支援前线的首要工作。苏皖边区九分区人民夜以继日地抢修公路400多公里,突击架起了公路桥梁近300座,架设电话线375公里,并清除河道坝障,确保通航,支持大军顺利南下渡江。南通邮电局成立了“支前邮局”,解放军和支前民工的信函实行免费寄递。4月13日,如皋县政府公布《支前护交草案》,以确保县境公路、桥梁、电话畅通,迎接大军渡江。据4月21日统计:大军渡江前夕,全县发动民工抢修蒲启、如新两条公路共14公里,抢建大桥10座31孔。海安县紧急行动,组织民工抢修公路78.5公里、桥梁14座、涵坝218个,建立护路组70个,226人参加护路。


    船舶、车辆是渡江战役的主要运输工具。组织调集船舶、车辆是渡江战役支前的主要任务。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建立船舶管理机构,对船只进行登记管理。各级支前组织针对当时船民的思想状况,对船民进行了短期整训工作和初步的形势、政策教育,宣传渡江支前的重要意义。各地支前部门派去的干部按供给标准,在船上搭伙,与船民一起劳动,和他们共同生活,交朋友,向他们学习航船的本领,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提高了政治觉悟,改变了应差、受雇的思想,把运送解放军渡江消灭国民党反动派,为解放军运送粮草军需当作自己的光荣义务。支前部门帮助船民安排好生活,对雇用的商船发给以粮食为基准的工资,对一般民船按人口发给定额工粮,切实做好船民家属的安置工作,对有困难的船户设法妥善解决,使船民乐于参加支前运输,并鼓励他们在渡江支前中立功。九分区人民组织了一支拥有190艘船的渡江水运大队,参加渡江的有船主和水手l50人以及船工780人,运输载重量1500多吨。海安县河北地区的200条渡江大船,编成1个中队,下分3个分队10个小队,经过集中训练、演习,负责运送解放军渡江。“据统计,南通地区参加渡江的船只有472艘,载重量为3000吨,船民1280余人,船老大432人。参加支前运输的船只有3573艘,载重量达8500多吨,船民10010人。①”其中,海安县调集了833条船(分别提供一分区运粮船49艘、九分区运粮船50艘、县粮食局运粮船141艘、县供应站运货船224艘、部队演习船95艘、200条大船隨大军渡江)、3600名船工。南通市还出动了42辆汽车(服务16天)和l3艘汽船(服务50天),为大军渡江服务。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早在淮海大战时,南通地区就按上级的指示,动员群众,预借1949年度公粮支前。华中分配九专署借粮14万担,九专署决定增借2万担,共16万担。为求负担合理,九专署对垦区另借籽棉5000担。各县任务分别是:如东,稻9万担,籽棉3000担;南通,稻2万担,籽棉2000担;通如,稻2万担。1949年1月11日,九专署颁发了《预借1949年度公粮暂行办法》,对预借办法、手续、归还时间、免借对象等均作了规定。有关县立即行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响应。仅如东就预借公粮10.95万担、籽棉2000担、公草7700担。一专署分配海安县借粮5.5万担、如皋县借粮1.7万担,两县均超额完成。海安县完成借粮6.73万担、借草7万担,献粮24.3857万斤。借粮任务完成后,必须把大量稻麦加工成大米、面粉、糁子。南通地区各县组织力量,日夜加工。一方面发动广大农户各家各户加工,农家石磨日夜转个不停;一方面安排或委托公、私营油米厂加工,日夜开机。一时间城乡各地机声隆隆,磨声呼呼,连续奋斗1个多月方告一段落。广大妇女积极支前,在借粮加工的同时,给军队扎鞋底,全地区共完成128.29万双。


    淮海战役结束,大军南下,准备渡江,必须将粮草及时集中调运到指定地点,以保障及时供给。为了及时完成这项任务,有关方面制定了周密的计划,规定了若干集中转运地点;调配必要的运输船只,昼夜兼程运送;组织劳力,及时装卸。保管粮食地区的广大群众在“支援大军打到江南去”的口号鼓舞下,男女老少齐动手,组织了运粮组,按保粮户分工负责,互相督促,农船装、小车推,力大的挑、力小的抬;有的地方还组织了妇女运粮队。广大群众从大规模的集中运送粮草的行动中,感觉到浩繁的军需后面必定有浩浩荡荡的渡江大军,支前的热情十分高涨。苏北支前司令部在唐家闸设立了运粮指挥所,九专署抽调干部212名,成立了4个粮食转运站,组织民间小船1700艘、大船460艘、小车l.98万辆、牛车10辆、挑担2.7万副,日夜送粮,在较短时间里,集运粮食660多万斤、公草162万多斤。2月份,如东、南通两县调集了粮食4500万斤(其中运泰州的1800万斤,其余大部陆续调运江南),柴草380万斤,油、盐、肉、萝卜干等共约25万市斤,还有各种渡江需要的物品器材。从3月中旬开始,如皋县全县民工突击运送军粮、柴草。在大军渡江前,黄市、搬经、石庄三处粮草供应站准备了大米115万斤、杂粮30万斤、马料35万斤、马草70万斤、伙草230万斤。大军渡江时实支粮食150万斤、草360万斤。从2月下旬到大军渡江的50天左右时间,海安县共运入运出粮食875万多斤、草576万多斤,县内自筹草687万多斤。全县供应部队和民工粮食283万多斤,其中大米147万多斤、小麦7.22万多斤、杂粮128万多斤。在新解放的南通城,人民群众对支前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工商界57个行业2971家企业献出粮食83万斤,还出动汽车、轮船、帆船及大驳船参与支前运输。


    动员、组织民工随军渡江,是支前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各县委贯彻上级指示精神,作出了“全党动手,全力以赴,坚决完成任务”的部署,把一切可缓的工作都停下来,除新收复区外,党政各部门全力投入动员、组织民工的工作。干部,党、团员合乎出征条件的,带头报名,做群众的表率。在渡江战役中,九分区“分两批共出征常备民工5.27万人①”(“内共产党员3534人,乡级至分区级干部772人”),“独轮小车4786辆,担架3043副,挑子1.5万多副。其中随军渡江的民工3.2万余人,独轮小车3800余部,担架2000多副,挑子1.37万多副。②”其余民工在江北一边待命,一边执行转运粮草等战勤任务。同时,九分区还抽调881名干部前往苏南新区工作。海安县出征队伍共2056人,其中民工1706人,干部、勤杂人员350人。如皋县实际出动民工17165人,2500多常备民工分成车子、担架、担子三个大队隨军渡江。


    4月21日夜,渡江战役开始。在整个战役中,广大支前民工、船民驾舟劈浪,冒着炮火,出生入死于枪林弹雨之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出色地完成了运送部队、粮食、军械和伤员的繁重任务。家住海安里下河仇湖区、年仅16岁的船家姑娘王凤英,坚决要求参加渡江战役,并担任了第一批渡江民船的一个班长。4月21日这一夜,王凤英冒着滚滚硝烟从六圩港驾船渡江,英勇顽强,船不停、人不歇,在江中连续往返,将解放军战士一批批送过辽阔的江面,登上长江南岸。有一趟,船到江中,遇到4艘敌舰,包围了小船,王凤英机智灵活地把住舵与敌舰打转,终于乘隙脱险。王凤英荣立特等功,获得“渡江英雄”的光荣称号。角斜区民工队于4月23日从张黄港附近乘木帆船横渡长江。船近南岸时遭敌人炮击,加之船搁浅,情况紧急。民工王玉富熟谙水性,冒着炮火,跃身下水,扛起弹药箱,向南岸登陆点奔去。王玉富奋勇当先,众民工紧紧跟上,前后来回六次,完成了任务。他被评为“支前英雄”。民工郭文秀、崔伯勤亦分别被评为“支前模范”、“支前英雄”。南通县船工陆炳文冒着枪林弹雨,驾船强渡,为解放军突击队争取时间,荣立一等功。


    在渡江前夕,如皋县新港的一支渡江船队,参加了解放军85师253团渡江突击连的演习,由于船老大张月兴等熟悉长江航线,积极配合,冒着敌机的扫射,出色地完成了战前的演习任务,得到部队的好评。如皋县政府组织了江船182艘,运送部队物资支援前线。新港、五圩港一带的江船都比较小,具有航行灵活的特点,由于这段江面比较宽阔,风浪大、水流急,这些船采用分段渡送的办法。从头案港送到黑鱼沙,再从黑鱼沙送到江南巫山港(今张家港),加快了渡运速度。当时渡江战斗紧张,江中飘儿灯(航标)被我方遮盖,敌方军舰不见目标,飞机狂轰滥炸,在新港扔炸弹炸毁18条半船(有一条船被炸毁一半)。在这种情况下,船民仍奋不顾身地参加渡运。渡江前,部队对船民家属进行了陆上安置,但女船民陈素珍积极要求随船和丈夫吴国祥一起参加渡江支前运输,把刚满周岁的女儿带在船上。他们连续四天四夜渡运,将一批批解放军官兵和军械、马匹运送到江南。陈素珍掌舵驾船,吴国祥和随船民工划桨,夜间航船有时不能准确到达南岸某一点,吴国祥即跳下水,用纤绳拉船靠岸,让解放军安全登陆。陈素珍为此荣立特等功。周德才的船在4月21日连续渡运19次,荣立二等功。


    渡江的常备民工隨解放大军浩浩荡荡南下。南下参战后,一部分民工在解放无锡、苏州、上海后陆续复员;一部分民工随军远征到浙江、福建,数月后才胜利归来;还有一部分民工跟随大军一直到解放海南岛。渡江的民工参加了长途追击,南通民工五团挑子一中队46人,在与部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遇到200多名败逃的敌人。在中队长的掌握下,民工们用扁担作武器,作战1小时,终将敌人击溃,并俘敌l2名,缴获机枪1挺、步枪1枝。在参加解放上海的月浦激战中,南通担运六团的民工们五六天不睡觉,时常吃不饱饭,仍在积水二尺多深的战壕里,坚持运送炮弹。5月14日清晨,六团民工34人从月浦西边运炮弹上去,一次被敌人炮弹炸死7人,负伤8人,剩下的19人仍然把炮弹送上去。六团三大队在一个星期中,抢救伤员2482名,送上弹药350315斤。在运送伤员途中,很多民工掏钱买东西给伤员吃,启东县1名民工用自己的饭碗为重伤员接小便,使伤员感动得流下眼泪。在上海南翔战斗中,南通县有2名民工炊事员挑饭送往前线,途中突遇5名持枪蒋军。他们以扁担作武器,将5名蒋军俘获,并缴到步枪4支、掷弹筒1个,部队和民工团给他们记了战功。随军区特务团出征江南的南通县骑石区224名民工,努力抢运物资,严守群众纪律,出色地完成了后勤任务,有14人被评为“支前模范”,88人立功,43人受表扬。南通担运六团3672人,1821人立功,其中特等功2人,一等功33人。该团三大队(如东县民工)在解放常州、月浦、吴淞等战斗中,连续负重行军l500多华里,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担运任务,荣获苏南支前指挥部颁发的“支前模范”奖旗。海安县噇口区民工营荣获三野十兵团二十九军授予的“优胜营”奖旗,每个支前功臣荣获1枚渡江纪念章。


    据不完全统计,九分区南通、如东、海门、启东4县支前民工、船民有112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000余人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培养各种骨干2800余人,提拔干部1000多人。民工、船民负伤91人,牺牲35人。如皋县在渡江战役中,牺牲的船民有9人,杜锡生一船4人全部牺牲。


    大军渡江后,南通地区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切实解决出征民工家庭的困难。海安县沙岗区厚基乡乡长、农会会长深入到各村、各组,挨家挨户为民工家属组织代耕,发动群众互助互济。海安县委通报介绍厚基乡的做法,在全县开展关心民工家庭的活动。


    南通各地的民工、船民的支前运输,为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为解放江南地区,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