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手工业
发布时间:2018-12-1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南通根据地民主政府在发展根据地工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手工业生产,以满足军需民用的需要。南通根据地发展手工业,重点放在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纺织行业和榨油、酿酒等食品行业。


    一、纺织行业


    南通是中国四大“土布之乡”之一,棉区农村几乎每家都种棉花,作为纺纱织布的原料。当地农民男耕女织,忙耕闲织,家家“习恒为业”。纺纱织布是农村妇女的特长。纺纱,农家女孩七八岁开始学。左手夹一棉花条,捻出纱头数寸,右手轻摇纺车柄,拉出纱来,满一琴,倒退纱锭,绕上纱,循环复始,纺成纡子。熟练后,一天能纺二三个纡子。织布,农家女十五六岁学起。先学做纱、浆纱、做筒管、“经布”、“运布”、穿棕、嵌筘等几道工序,会织的教“穿梭”、脚踏板,从织简便的稀布、白布、蚂蚁布,逐渐学会织复杂的斜纹布、芦花布、井字布、线毯、盆字花,甚至文字布。能干的妇女不仅看到一块新花样布,就能测算颜色配比、筒管套法、纱条经法、织梭纬法,还会综合比较,去劣存优再创造。机制纱问世后,以手工、半手工方式进行的土布织造业在其配合下,得到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当时的南通土布基本上以机纱为原料,或以机纱为经、土纱为纬(俗称“洋经本纬”)。手投梭亦渐改为手拉梭。抗日战争期间,土布织造业虽一度衰落,胜利后土布产销再度兴旺,除恢复东北、华南市场外,更远销陕西、甘肃、新疆、西藏、台湾及南洋群岛等地。传统的南通土布大致可分为两类:即白坯布(旧称白货)和花色工艺土布(旧称蓝货)。白坯布数量最巨,占土布生产总量的70%以上。


    棉纺织之外,还有麻纺织、丝纺织。南通地区一些农户种植麻类植物,用木制脚踏手投梭织机织出“夏布”,用来做衣服、蚊帐、被子等。手工纺麻线、制麻绳、织麻片为一些地区农户的传统副业。一些地区有丝线坊,以手工方式制丝。


    农村土纺土织,曾为革命战争中解决军政人员的衣被供给作出很大贡献。抗战相持阶段,日伪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禁止棉纱、棉布、染料输入根据地,使根据地军民衣被发生困难。为了解决军政人员的衣被供给,根据地抗日民主政府发动农民多种棉花,组织农民纺纱织布,政府定购棉花、收购土布。1943年6月,如西县政府颁布《纺织暂行办法》,发动群众开展纺织生产。同时,要求军队和地方干部一律穿土布服装,以支持民间土纺土织。各地抗日民主政府在大生产运动中发动妇女织造大宗的公布,组织她们纺纱织布、缝军衣、做军鞋。据东南行署1945年8月统计,富余、吕四、海中、海东、启西、启东6个区,参加纺织小组892人。仅在海启表东乡(今启东通兴乡内)一带,就有几十个妇女专门纺纱织布,缝衣做鞋,有力地支持了部队。东南财政局还成立了东南收布办事处,组织农民纺纱织布,并收购转运土布,解决农民经济困难,保障部队被服供应。抗日战争胜利后,南通解放区织布户在民主政府支持下努力发展生产,仅金沙一地土布年产量就达500多万匹,全镇有大小布庄100多家,“布市街”即因布庄集中而得名。“布往北来米朝南”,“千条万条来往象梭穿”,民歌《别处哪儿有》生动地描绘了布市的兴旺景象。


    土纺土织是根据地农民重要的家庭副业。发展纺织业,既能解决根据地军民穿衣问题,打破敌人经济封锁,又能增加农户收入,改善农户生活。仅工资1项,1人就可维持2人的生活。农妇纺1斤纱,甲级可得杂粮15斤、乙级12斤、丙级8斤,织1匹布(25码),可得大米2斗。1个技术好的农妇,2天可纺1斤甲级纱,一般的3天纺1斤。1个织布匠,1月至少可得工资杂粮2担。1943年春荒,泰县雅周区(今属海安县)的一些乡的妇女拿到县政府拨出的棉花纺纱,纺1斤甲级纱工资杂粮15斤、乙级12斤、丙级10斤。一般妇女1个月可得纺纱工资粮200斤左右。政府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帮助一些贫困农民度过春荒,又解决军政人员的夏衣原料,可谓一举两得。


    二、印染业


    随着土纺土织的发展,南通农村印染业十分发达。以启东县为例,1930年前后,染坊在每个镇上都有一二爿,多的有三爿,全县有83爿。印染品种有老蓝、靛青、月白、元色、褐色,以及蓝印花土布、双色和三色花布等。印染时全凭手工操作。印花布前后两道的平、光踩布工序,用古老的元宝型砾石(俗称“华石”)。砾石高70厘米、宽80厘米、厚20厘米,下边为凹弧型基石。操作时,将布置于两块石头中间,人站在上面,双脚踩在砾石两顶端,趁势左右晃动,将布碾平起光泽。印花的工艺是,在木板上刻好花纹,蘸了颜料印于布。套二色、三色的,分别印2次、3次。其营业额,生意好的染坊每年有三四千号、六七千号,多的达万把号(染坊中特定的统计标准,1个来印染的客户为1号。1个客户多则染数斤纱、数丈布,少则染斤把纱、几尺布,统编为序)。


    1940年初夏,季方为一支抗日部队做军衣需要染一批灰布。当时一般染坊不敢接受此项任务。启东北新镇张少堂与季方是亲戚关系,张氏父子开的“张正大”染坊接受了此项任务,共染灰布50匹,晚上用独轮车运送。1942年,吕四吴功仁的染坊曾替新四军一师三旅染灰布1340匹,秘密运走。


    三、食品加工业


   (一)榨油业(俗称油坊)


    南通根据地的油坊较为普遍,一般是私人经营,也有为农民代加工收取手续费或以原料兑换。海启一带油坊分两类:一为机器与人力并用,规模较大,大多兼营碾米业;一为畜力人力并用,规模较小,不兼营碾米业。如西、海安一带,经营规模一般为一磨一榨,业主参加劳动,有的只雇用1~2人。少数由地主富农经营的,规模相对较大些,有两磨两榨以上的设备,全部自营或雇工生产。也有部分油坊采用机器生产。所榨豆油、花生油、棉籽油、菜籽油或过陇油(即大豆与棉籽或菜籽等混合榨成的油),供本地人食用。亦有将棉籽油用以点灯照明的。豆粕饼、花生粕饼等卖给农家,用于肥田或喂养家畜家禽。抗日民主政府为了加强对敌经济斗争,鼓励发展根据地榨油业。在税收上给以优待,只征3%的产销税,食油出口时还可以抵算出口税;内地销售,不再纳税,不加管理,自由流通。有些地区的农民合股办起了榨油合作社,多数是季节性生产,闲时开张,忙时歇业。


    (二)酿酒业(俗称糟坊)


    南通地区农村酿酒业较发达,糟坊各集镇都有,规模相对较大。分散在农村的小糟坊较为普遍,有的村庄甚至有几爿糟坊。糟坊生产烧酒(高粱酒)、米酒(黄酒),一般自酿自售。民主政府对酿酒业的政策是:既不提倡也不限制,任其自由经营。因为酿酒要消耗大量粮食,所以不予提倡发展,在荒歉年代,限制除高粱外的其他粮食酿酒。酒的税率高,是政府的一大财政来源,因而不加限制,唯限制公营商店经营酒。


    乡、村糟坊的规模,一般是一甑,10~20只缸。纯系手工操作,工艺古老,生产效率低,一天只能煮一甑饭,出一缸酒。从封缸到出酒需要7天时间,故一甑的作坊,最多只能容纳25只缸。也有少数具有两甑的糟坊,就算是大糟坊了。每缸约耗粮320斤,出酒率为50%。经营方式以自营为主,也有合作经营和代外加工。酒的销售,小糟坊以门市销售为主(多数为以粮兑酒),也有销往城镇商店。一般情况下,小糟坊的酒是不外销的,因为酒行卡价,佣金又高,利润微薄。但外销比内销更有利可图,农村中遍设酒行,酒商购酒外销上海等大中城市获取利润。大糟坊生产的酒,有的则不经酒行,直接运往大中城市销售,获利较厚。


    农村中还有小锅煮酒的方法。有一些专业煮酒匠(农民称为糟坊师傅)肩挑小锅甑,沿村兜揽农户煮酒。这种小锅甑一次只能煮粮七八十斤。煮的方法很简单,在家前或屋后挖个土坑,放上锅甑就能煮,所以又叫野锅酒。煮出的饭经过晾透,拌上酒药,封缸封口,到期再来出酒。小锅出酒率更低,一般要2.5斤粮才能出1斤酒。但嗜酒的农民或家中有婚丧喜事,煮小锅酒要比买酒更便宜。


    酒是高税率商品,税务机关对糟坊管理很严。凡经营糟坊(包括煮小锅酒的师傅),均要先向政府申请领取营业执照,方准经营。税所配有专职人员征收酒税,经常检查,发现偷税,处以重罚,但是偷税漏税仍经常发生。


    为了保护本地区的酒业生产,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一度禁止各种酒类进口。


    (三)粮食加工业


    南通农村各集镇有磨坊,均用畜力(牛、骡、驴)磨粉,再用手摇车制成面条或馄饨皮出售。一些油坊兼营碾米业。民间多用小石磨加工粮食。


    (四)副食品加工业


    有茶食坊,生产各类糕点茶食;有酱油坊,生产酱油、醋、萝卜干、豆腐乳等酱制品;有豆腐坊、粉坊,生产豆腐、百页、茶干、块粉、沱粉、粉丝等豆制品;有糖坊,生产糖稀、麦芽糖等。这些作坊多系前店后作坊老式的小规模生产,品种单调、技术落后。


    (五)肉类水产品加工业


    民间有制作火腿、香肠,腌制鱼类的习惯。


    四、建材业


    各县都有窑户手工生产砖瓦和少量石灰,通、如、海等县的窑户都达数百户。其时,海安一带砖瓦窑为敞开式,状似仰置瓦盆,旁侧底部有拱形窑门,为燃料进口处。大窑每窑烧砖2~3万块,小窑1万余块。砖坯系手工制作,待阴干后装窑。所烧砖块,优质者为青砖,火候差者为白砖。启东土窑窑身较小,一窑能容纳三四万块小条砖,烧结时用木桶或水缸引水,烧成青砖青瓦。八九天烧1窑。每窑年产条砖110万块、小瓦330万片左右。大多采取就近挖泥,靠人力踩踏练泥,很少用牛踏泥。制条砖、望砖,用木质砖箱,手工割扉边,木棒耥平面,即成湿坯,放置土埂,自然晾干。制小瓦坯用瓦轮盘,有轴可转动,上面套有布圈,制作时贴上泥片,蘸上水,用木片耥平瓦片外侧,去扉边,划上线,即成瓦坯,置晒场自然晾干。土窑烧结砖瓦,燃料用杂草。


    五、其他行业


    轧花业:20世纪40年代,南通农村籽棉加工成皮棉多为农民的副业,也有部分专营的轧户,设备全系人踏或牛拉的小皮辊机。


    缝纫业:各集镇均有成衣铺。农村有个体裁缝,均以代客加工为主。一些集镇有鞋店、帽店,手工制作各种布鞋、绣花鞋、瓜皮帽、驼绒帽等,自产自销。


    造纸业:私营纸坊以土法生产坑边纸和包装纸。


    木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作。


    竹、芦编织业:南通地区出产淡竹和混竹,用淡竹编织的产品有篮、箩、筐、筛、笾、席、笼、帽、热水瓶壳、畚箕、瓶、盆、罐等;用混竹组成的产品有竹柄、铺板、椅、榻等。这些竹器主要靠能工巧匠手工制作。用河沟池塘边生长的芦苇编织芦菲、畚箕等,以自产自销为主。


    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刺绣、雕刻、贴绒。


    皮革加工业:个体作坊加工皮革、毛皮及皮革制品。


    金属品制造业:制造工具、农具和日用器具的铜铺、铁铺、锡铺,制作金银饰品的银楼、首饰铺。


    花炮业:民间私人制作爆竹,供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燃放。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