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南通党史文化与江海文化
发布时间:2018-09-07     


摘  要

南通党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南通产生、发展,及领导南通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江海文化指指地处长江与黄海交汇处的南通所具有的地域文化中的一部分。本文就南通党史文化改变了江海文化的命运,并且开辟了江海文化新境界加以论述。江海文化与南通党史文化同属于南通文化,是南通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不能用南通党史文化来否定江海文化,也不能用江海文化来否定南通党史文化。南通党史文化属于近代以来江海文化的最新发展形态,要在弘扬南通党史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江海文化新辉煌,使南通文化和江海文化成为全体南通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和涵养南通人民心灵的源泉。

 

 

南通党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南通产生、发展,及领导南通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江海文化,从字面上看,指大江和大海交汇形成的文化,本文特指地处长江与黄海交汇处的南通所具有的地域文化中的一部分,内涵包括:具有濒江临海的多文化语义,带有南北交汇过渡文化的显著特征,里下河文化圈、胡逗洲文化圈、沙地文化圈共存共荣。


一、南通党史文化改变了江海文化的命运


南通地处江海交汇处,位于长江北岸,是长江冲击而成的平原。这块平原从西北逐渐向东南延伸。至20世纪初,南通的境域初具规模,形成濒江临海的独特格局。江海文化源远流长。1973年,海安青墩遗址被发现,出土石器、陶器等及大量动植物化石,此外还有干栏式建筑和偏梗型碳化稻谷遗迹。说明至少在距今5000多年以前,这一带已经成陆,而且已经成为人类聚居的地方。青墩文化是江海文化的雏形。先秦至清代,是江海文化奠基和拓展期,南通先民煮海为盐、牧渔垦荒,以自己的智慧、勤劳开发着江海之滨这块新土。唐代末叶到清代中叶,这里始终是淮南的主要盐产地;宋末元初,又开始引进棉花,到清朝康、雍、乾年间普遍推广,并以其“力韧丝长”而“冠绝亚洲”。近代以后,江海文化终于迎来了鼎盛期。以清末状元张謇为代表的江海英才,领时代风气之先,引进国外先进文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私营棉纺企业大生纱厂,中国最早的私营垦牧公司通海垦牧公司,中国最早的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中国人办的最早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等十多个全国第一。随着图书馆、气象台、剧场、报社、公共体育馆的建立,南通的文化业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缔造了“中国近代第一城”,成为全国模范县,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任,张謇建造一个“新新世界雏形”的理想终究没有实现。而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8月1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仅一个多月,南通城就遭到了日机的空袭。1938年3月17日,日军入侵南通,给南通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军在新港镇烧杀,72人死亡;火烧汇龙镇,30多人尸卧街头;制造川猫儿河滩惨案,108人遇难;发动如皋大石家庄扫荡,残杀107人;火烧育婴堂,16名婴儿和两名生病的少女被活活烧死,南通博物苑和濠南别业也惨遭摧残,建筑损坏,林木被毁,室内陈设、家具横遭洗劫……1943年,日本帝国主义对苏中地区的“清乡”,企图运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特务等手段,实现对苏中地区全面伪化阴谋,巩固占领区并掠夺人力、物力、财力。江海文化遭受了严重危机。


近代南通的发展概况从一个局部再次证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重任,落到了新兴的无产阶级身上。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数百万江海儿女在她的正确领导下,发扬敢于反抗异族入侵和反抗反动统治的斗争传统,历经艰辛,战胜国内外强大敌人,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南通党史文化从而也改变了江海文化的命运。


二、南通党史文化开辟了江海文化的新境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在领导南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为江海文化注入了新的思想元素,开辟了江海文化新境界。


南通的土地革命斗争史中,中国共产党组建了红十字军,分田、建政,汇合各种力量成为革命高潮。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倡导实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争取一切力量全面抗战的旗帜,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实施减租减息、开展民主建政,取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打破日伪封锁,新四军主力和地方武装内外结合,开展游击斗争,并实施调整区乡设置、构建地下交通网、建立海上抗日武装等战略战术,取得了抗日“反清乡”斗争的伟大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苏北地区取得的连续7次大胜,40天内消灭了几乎是自身两倍的敌军,创造了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占领苏中解放区的战略企图,激励了解放区军民的士气,分化了敌人。红十四军、抗日“反清乡”、苏中七战七捷成为江海大地上的三座丰碑。


    改革开放后,南通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创造崭新业绩,为江海文化增添了时代注解。南通人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争取了跨江通道的建设、深水海港的开发、大城市格局的形成。“首创”“试点”遍及产业发展、体制改革、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众多领域,全市上下创业创新的氛围持续升温。南通人发扬“包容会痛、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打破陈旧框框,树立办大事、创大业的雄心和气魄。个体私营经济由昔日小打小闹到如今的民营经济跃居全省前列。立足传统造船业基础,脱胎换骨、转型升级为海洋工程产业,建成全国领先的出口船舶建造基地。依托传统纺织业的南通现代家纺业形成遍布全球的市场网络,成为世界三大家纺集散地之一。不断改善环境,优化服务,筑牢发展的基础。南通人脚踏实地,扎实进取,促成一个又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建成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跨国跨江合作共建园区、高新区、保税区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发开放平台体系。江海联动战略的持续实施,开辟了沿海开发的新空间,通州湾等港产城一体的滨海新城正快速崛起。江海博览会、台商转型升级峰会、中国中小企业节等经贸盛会嘉宾云集、成果丰硕。新时代的南通人知行合一,既昂扬着创新创业的锐气,又保持着务实的定力,汇聚了谱写中国梦南通篇章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在弘扬南通党史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江海文化新辉煌


文化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凝结着过去,联结着未来。习近平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一重要思想,承继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的主张和态度。


江海文化与南通党史文化同属于南通文化,是南通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不能用南通党史文化来否定江海文化,也不能用江海文化来否定南通党史文化。南通党史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属于近代以来江海文化的最新发展形态,要在弘扬南通党史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江海文化新辉煌,使南通文化和江海文化成为全体南通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和涵养南通人民心灵的源泉。


南通党史文化和江海文化基本精神一致,都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崇尚美好、不怕牺牲、踏实奋斗的精神品质,都包含着对国家和家乡的深厚情感,这也是维系江海儿女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张謇精神、“反清乡”斗争精神、莫文隋精神、江海志愿者精神等都已成为南通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南通党史文化与江海文化也有显著不同。一是外延不同。南通党史文化的外延仅有党史理论文化、党史纪念地文化、党史人物文化、党史事件文化,还有军事文化、经济文化、科学教育文化以及文艺、体育、卫生等文化。江海文化的外延较宽,5000多年来,积淀了非常厚重的文化因子,包含先民文化、盐运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等。二是时段不同。南通党史文化的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算起,至今90多年。江海文化从青墩文化算起,至今5000多年。三是源头不同。五四运动以后,南通的青年知识分子逐渐觉醒,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传播,并与外界青年运动建立联系,中共南通地方各级党组织纷纷建立,从此就有了南通党史文化。江海文化的形成,源于长江与黄海、东海的孕育。


创造江海文化新辉煌,除了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江海文化和南通党史文化,还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包容其他地区的文化,促进多元文化共存“共融共生”。同时,要大力宣传、研究江海文化,不断增强江海文化的影响力。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