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浅谈中共七大的召开及其历史贡献
发布时间:2018-09-05     作者:焦学健


内容提要: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距离中共六大召开相隔了17年之久,这两次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相隔时间最长的两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会期长达50天,是中共历次代表大会中会期最长的一次。七大召开时,日本法西斯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中国处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中国国内面临“两种命运、两个选择”,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本文梳理了中共七大历次推迟的情况,分析了推迟召开的原因;介绍了中共七大召开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工作报告,分析了该报告的重要意义和珍贵价值;最后总结提炼出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有三个重要历史贡献,在中共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以来,已经召开了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秋天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总揽战略全局,把握发展大势,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奋斗,进行了新的伟大斗争实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新局面。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的关键历史时刻,研究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于进一步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


党的七大是新中国成立前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在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斗争的关键时刻,为了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争取光明的前途,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独立、自由、 民主、 统一与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保障全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次大会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党24年来的发展历史,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制定了中共七大的政治路线,选举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委员会。研究总结中共七大的历史经验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七大推迟召开及其原因


1945年4月,在七大开幕式上,刘少奇说:“我们盼望了很多年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终在这里胜利地开幕了”。此时,距离中共六大(1928年召开)已经过去了17年时间,17年是中国共产党各次代表大会相隔最长的一次。建党初期,党章规定每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从十二大开始,党章规定每五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六大和七大之间相隔17年时间,显然是不同寻常的。历史上,七大的召开经历了九次推迟。


(一)中共七大推迟经过简述


第一次推迟:在中共六大召开后,党中央决定在1930年召开党的七大,但是1930年恰好是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的高潮阶段,在这个时候召开七大不合时宜。


第二次推迟:1930年以后的几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又进行了几次“围剿”,中国共产党一共进行了五次反“围剿”,其中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1934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征。至1936年,召开七大没有被列入议事日程。


第三次推迟:1937年,党中央在陕北安定下来以后,决定召开七大,为此专门成立了七大准备委员会,并发出了第一号通告。1938年3月,党中央检查了七大准备工作,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七大没有能够在短时间内召开。


第四次推迟:1938年9月至11月,党中央召开六届六中全会,会上提议召开七大,但是后来因为抗日战争战事紧张,各根据地很难按时完成召开七大的准备工作,只能推迟。


第五次推迟:1939年6月,党中央发出通知,各根据地在1939年9月1日前选出参加七大的代表,南方八省的代表于1940年元旦从新四军军部出发,一直到1941年元旦才来到延安,中途有一年时间,七大没能在1940年召开。


第六次推迟:1941年初,整风运动开始,党内一些同志在很多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意见分歧较大,未能达成思想统一,七大只能再次延期。


第七次推迟:1941年3月,党中央决定在1941年5月召开七大,后因为代表未到齐,会议前期准备也不充分,再次延期。


第八次推迟:1943年7月,党中央决定在1943年底召开七大,这次也是因为思想不统一,七大被迫再次推迟。


第九次推迟: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一文,该文是根据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整理形成,文章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这时候,党中央对召开七大有新的考虑,认为七大不再讨论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问题,为此,党中央召开六届七中全会,专门讨论历史问题,形成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因此,1944年也没有召开七大。


(二)中共七大九次推迟召开的原因


总体而言,召开党的七大屡次被推迟主要有外部环境不允许、内部思想不统一两个原因:一是国内战事紧张,党和军队都安定不下来,外部环境不允许。第一次到第五次推迟主要是这个原因。1930年至1934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发动了五次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组织军民奋勇抵抗,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由于王明、博古等人的左倾主义思想在党内占据主流,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不得不进行长距离的战略转移,开启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国土在三个月内全部沦陷;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全面入侵中国。从1930年开始,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斗争,另一方面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组织抗日斗争。因此,这一时期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没有合适的外部环境。


二是1941年后,党内开展整风运动,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析,内部思想没有统一。第六次至第九次推迟主要是这个原因。中共六大以后的17年间,党中央领导集体几经变动,在陈独秀右倾错误思想被批判之后,党内又出现了王明、博古的左倾错误思想,李立三的“立三路线”,张国焘分裂党中央的错误思想,严重干扰阻碍了党的发展和革命斗争的开展。因此,党中央在陕北延安站稳脚跟以后开展了旨在统一思想的延安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延安整风开始;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延安整风结束。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1941年至1944年延安整风还在进行过程中,党内思想还在逐步统一的过程中,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因此,这一时期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没有统一的内部思想。


二、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


(一)中共七大的会议流程及召开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总共755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历次党代会出席代表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七大原定会期是半个月,由于发言的代表多、代表讨论热烈等原因,会期一再延长,最后历时50天,是中共历次代表大会中会期最长的一次。为更好地召开中共七大,党中央专门建造了杨家岭中央大礼堂,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为召开党的代表大会而专门建造大礼堂。


1945年4月21日, 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七大的预备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七大”工作方针》的讲话,指出“七大”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七大的正式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听取中央报告,各个代表团进行讨论,代表进行发言。毛泽东主持了大会,作了《两个中国之命运》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在大会讨论过程中,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问题》的重要发言。先后在大会上发言的还有陈云、彭德怀、张闻天、李富春、陈毅、叶剑英、杨尚昆、刘伯承、彭真、聂荣臻、陆定一、乌兰夫、博古、高岗等,他们的发言受到大会的普遍欢迎。第二个阶段是酝酿和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大会选举出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其中,中央委员会委员44人,候补中央委员33人。6月19日七届一中全会选举出13名中央政治局成员,选举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案》、《关于军事报告的决议案》及《关于死难烈士追悼大会的决议》和新的党章。大会闭幕前,毛泽东作闭幕词《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与《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并称为毛泽东的“老三篇”。


(二)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时代背景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这是七大的中心议题。报告总结了抗日战争八年的历史经验和抗日解放区建设经验,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国家学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这个报告有一个历史大背景,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都处于最后胜利的前夜,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中国之命运”的决斗。1943年3月,蒋介石出版了一本以他自己的名义写的书,叫《中国之命运》。该书着力渲染“一个主义”、“一个党”,诬蔑我党我军,扬言要在两年内解决所谓的“内政”问题,即在两年内消灭共产党和一切抗日民主力量。接着,蒋介石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这次反共高潮,在我党的坚决反击和国内外民主力量的反对下,没能得逞。但是,蒋介石统治集团仍然坚持其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力图在抗战胜利后夺取人民的胜利果实,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由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政府,把中国引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老路上去。


中共在抗日战争中,一面坚持抗击日寇,一面同蒋介石集团进行斗争,在艰苦的斗争中壮大了自己。到1945年春,中共已经有了121万党员,党内空前团结,思想作风日益纯正,在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已经由原来的四万人发展到近一百万人,在八年抗战中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收复了大片国土。中共领导的解放区已经遍布华北、东北、华中、华南各地,拥有近一亿人口,解放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发展。1944年9月,党中央提出了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在抗战胜利后,以解放区为榜样,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


在国内抗日战争胜利在望的时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已经确定。1945年5月8日,苏联红军占领柏林,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太平洋和其他战场上,美、英、法等国军队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结束的时候,美帝国主义为了取代日本在中国的地位,加紧扶蒋反共;蒋介石为了篡夺抗战胜利果实,企图消灭中共胜利领导的革命力量,也积极投靠美国。这时候,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内战危险。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不同命运,一种就是蒋介石的所谓“中国之命运”,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的命运;另一种就是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人民民主的光明的中国的命运。


(三)《论联合政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论联合政府》科学地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国际国内形势,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民主革命的经验,特别是抗战以来国共两条抗战路线斗争的经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纲领和政策,进一步指明了新、旧民主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郑重地提出了中国人民强烈希望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基本要求。在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激烈斗争中,为了争取光明的前途,反对黑暗的前途,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报告还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报告强调发动农民群众,实行土地改革,同时提出准备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变,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指出加强党的领导是争取革命胜利的关键。报告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全党要保持和发扬这些作风,更好地团结和率领全国人民,完成党的战略任务。


《论联合政府》报告是中国共产党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文献,论述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指明了争取光明的中国之命运的道路。


三、中共七大的历史贡献


中共七大有三大历史贡献,即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中共七大的政治路线、选举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建立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


中共七大的第一个历史贡献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这极为重要。刘少奇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专门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明确写入了七大党章的总纲中。七大党章是第一次设总纲,总纲明确了党的性质、任务、方针、原则。七大党章的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方针。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一般认为其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认可毛泽东思想是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理论。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最早表述出现在1941年,一个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1943年7月,王稼祥在一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概念,这个概念逐步为全党同志所接受,党的政治局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提出还有一个重要的国际背景,1943年6月,共产国际解散,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国民党反动派认为,共产国际的解散证明了共产主义理论的失败,共产党应该解散。面对这一大背景,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应对?毛泽东思想在这个关键时期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了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作为至关重要的理论武器,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毛泽东思想当然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思想,它是中国革命过程中全党同志集体奋斗的一个结果,它的首创者是毛泽东,毛泽东的贡献最大,因此称之为毛泽东思想。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出发,通过调查研究,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大革命的失败,给了中国共产党人以深刻的教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大小近百次武装起义,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期间,毛泽东对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及其在革命中的作用,对土地革命路线,对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与红军作战的战略战术原则,和对农村与战争环境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科学阐述,成功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抗日战争时期,党和毛泽东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毛泽东撰写了大量重要理论著作,深刻总结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吸收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毛泽东系统而完整阐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对指导中国革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毛泽东思想中比较突出的内容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 游击战十六字方针”、“群众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文艺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三个世界的划分”、“继续革命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专注于将旧的制度和价值系统击垮并摧毁,提出了一整套的战术和战略构想,这部分类似中国古代兵家和纵横家的领域,经过了历史的实践检验,已证明其行之有效。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产物,产生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革命指针,是胜利旗帜。


(二)制定中共七大的政治路线,明确党的政策方向


中共七大的第二个历史贡献是制定了中共七大的政治路线。中共七大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七大提出这样的政治路线有一个大背景,1945年5月5日,与中共七大召开的同时,国民党在重庆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会上提出要消灭共产党,正式拒绝了中共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可以说,国共两党的决策完全相反,中国面临着两个路线、两个前途的斗争。在这个历史转换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选择。中共七大提出的政治路线无疑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而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只会让中国人民走向黑暗。


七大提出的政治路线是向全党同志提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解放全中国的总集结号,明确指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必须紧密依靠人民群众,要发动群众开展斗争,壮大人民力量,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这条政治路线充满了民本思想,把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作为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在当时“两种命运、两种选择”的大背景下,无疑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正确路线。


(三)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确定党的领导核心


中共七大的第三个历史贡献是选举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委员会。六大以后的17年间,党中央领导集体几经变动,党的七大选举能够执行七大路线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委员会,是中共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承担了重大历史责任。这次选举是各根据地代表第一次聚在一起召开代表大会,在选举中央委员会的过程中,各代表团经过充分酝酿,开展了大量工作,充分发扬民主,各个代表团都推荐了候选人。在中央委员会的规模方面,党中央预设了大中小三个方案,“大方案”是中央委员会由100人组成,“中方案”是中央委员会由70人组成,“小方案”是中央委员会由30人组成,后经过各代表团反复讨论,最终采纳“中方案”。


在选举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要不要照顾“山头”?当时,中国共产党有大量的根据地,每块根据地都是一个“山头”,选举中央委员会要不要照顾“山头”呢?经会议研究,要承认现实,照顾“山头”,并进一步消除“山头”。二是犯错误的同志要不要选进中央委员会,把这些同志拉过来还是推出去?当时分歧意见主要集中在王明、博古(秦邦宪)两名同志到底能不能进中央委员会。毛泽东认为,应该把犯错误的同志拉过来,这样大会才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应该给犯错误的同志改正的机会,他多次指出,选不选你们决定,反正我要选他们两人。七大是差额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预选名单是94人,选出70多人,有很多人要落选。1945年6月10日公布了选举结果,44人当选为正式委员,33人当选为候补委员,王明、博古均入选中央委员会。七大选举出的中央委员会能够代表全党党员的意志,能够引导我们党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七大的选举作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这次大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会,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大会,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它在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中共七大作为中国革命历程中灿烂的一页,将永远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册上。

 

参考资料:

1.赵刚:《浅析中共七大延期召开的原因》,《党史文苑》,2016年1月,第2期。

2.胡为雄:《毛泽东“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及其实现过程》,《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3月,第2期。

3.于昆:《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9月,第5期。

4.黄延敏:《中共七大政治路线对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8月,第8期。

5.武星、王跃:《中共七大实现党内团结的三大要领》,《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年3月,第2期。

6.叶芷:《中共七大党章:我党第一部自主修改通过的党章》,《中国档案报》,2017年4月21日出版。

 

(该文在2017年12月的江苏省委党史办刊物《党史资料与研究》上发表)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