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时马圩
发布时间:2024-08-07     作者:陈甘林

在南通城西十八里河口西唐家闸北,从古代沉船为名的桅杆校至碳素厂,今天仍然有一段千年的老岸路遗存。老岸路自镇海关帝庙对岸通扬运盐河始,向南过天生港河到达永兴河江边马港。由马港可上狼山,自古是苏北香客上山进香的香路。老岸是通州西部捍海堤岸,乡人称之为海岸。海岸把通扬运河以西的土地分成两片,岸东是人烟稀少,浅水沙淤,草木丰茂、大小相连的草荡;岸西是一条条排列有序的“小桥流水人家”,稻麦两熟平整的沙田圩塘村落。


沙田圩塘村落名称平朴无奇,多以开垦姓氏、数字序号及特殊的地形地貌等取名,唯有“时马圩”之名独特。时马圩有大小两条,我家住在时马小圩。家园北端野沟头有一处四周环水一路相通的龙马巷。老人说古时候时马圩方方正正四百亩,是一片竹海。每天辰时,龙马一声嘶鸣在竹林里飞奔,时到马跑,人称“时马圩”。家存祖父 1940 年的“批田文契”:“座(坐)落复兴沙时马小圩沙田伍佰步批于佃户……在上佈(布)种。”土改时,这块土地分给了我家,政府颁发的土地证上标明:坐落“芦泾区闸西乡时马小圩”。时马圩是有文字传承的实名。


从名称上看时马圩曾经是养马之地。这一地区带有马的地名有多处,老岸路南端永兴河港口叫马港。时马圩老岸路东,有占地三亩多的马坟园。马坟园南边又有一座规模更大的大畜坟,大畜坟由皇马巷出入。这些地名说明这一地区曾经是养马场。


养马为战事。中国历史上养马场大部分在北方,清代养马在华北幽燕一代,明代马政“官马民牧”始于江淮地区。明洪武年间确定了养马区域的基本格局,明永乐以后养马区域又有所扩展至明宣德年间,所有的养马州县才基本固定。安徽为明初京畿腹地,安徽庐州府六安州是重要的养马基地之一。史载,明永乐初年(1403),因六安州有灾情,其养马摊派暂由通州替代,谁知替代变为常例,至明嘉靖中期,通州养马已逾百年。


元末明初,通州城西北十三里钱家港海面沙滩涨出。运河与海岸之间的地区水草丰茂、地旷人稀,成了养马之地。明永乐初年,从六安州摊派通州养马数量和牧场面积无据可考。有资料云:“庐州府霍山县,乃弘治初年折六安州开化、兴贤两乡所立,其马政自六安分出,有牧场5处共计15 顷63亩有余,额定种马343 匹。”可作参考。


通州马场范围北自十八里河口西岸,南至永兴河、运盐河以西的三角形区域。南北走向的海岸成了马道。永兴河港湾是饮马洗马之处。春冬饲马的马厂设立在天生港河北岸,贴近海岸地势平坦的滩涂上。通州免除养马后,饲马厂成了沙地最后开发的圩塘村,定名时马圩。


那么,通州是何时免除养马的呢?志载,通州“三面濒江,一面临海,中复系运盐河通十场,不宜养马”。由于“地碱水咸,水土不服虽称种马并不产驹,而瘐操作倒死十常九八”“年耗银13500 两,而朝廷实用3234 两”,“是通州民独受其害,朝廷未获一马之用也”。通州经济因此长期凋敝。时任浙江道监察御史钱嶫极力上疏奏免通州养马,疏上交户部审议。


image.png


钱嶫生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字平崖,通州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闸西乡间流传“张家的银子,钱家的顶子”的俚语。沙田时马圩张家在圩北有四座庄园,占有复兴沙48圩大量的土地,村人说“走近时马圩能闻到钱香”。老岸上钱家始祖钱仲鼎为宋末解元,元不仕,隐居江南府学从教。其子孙卜居州城西十三里钱家港六千荡,在地势低洼、杂草丛生、荒无人烟之地堆土筑园,耕读传家。历经七百余年古木森森的钱家老园人才辈出,钱嶫就是其中一个。狼山竖立着两块嘉靖皇帝敕令的青石碑刻,颁发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命钱嶫以监察御史身份前往居庸关一线边关检查军务,钱嶫完成了任务。另一道敕令颁发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钱嶫以广西巡按监察御史身份巡察各地军械制作维修实情,巡查时发现靖江王的劣迹,钱嶫不避权贵依法惩治。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户部审议通州养马认为钱嶫所奏俱合实情,奏免养马获准。消息传来,父老乡亲欢呼动地,为钱嶫立生祠,称钱公世德祠。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钱嶫卒,生祠成为钱氏祠堂。家乡父老视钱嶫为护佑一方的土地神,在祠庙下层安放土地塑像,称钱公世德祠为“洪土地庙”,四时祭拜,香火不断。


通州濒江临海、地域广阔,而当年所立的钱公世德祠在何处?时马大圩螺丝坝与老岸上钱家老园之间的海岸路东侧有一处孤庙,乡人称为“洪土地庙”。此庙不同寻常,两层双叠,周边设有栏杆。庙前竖立两根只有家族中有进士及第取得四品以上的官位才有资格竖立的双斗旗杆。庙的底层安放土地公婆,上层供奉双髯垂胸的神像。洪土地庙“文革”中被拆除。当地村民不知此庙的来历,上层供奉何方神仙。友人向我提供了洪土地庙一副对联“梓里霑恩地,洪福世德祠”,进一步证实此洪土地庙就是钱嶫的生祠。钱公逝世后,乡人为纪念他称其生祠为洪(福)土地庙,是真情的朴实流露。


明万历时期长江南涨北坍。州西北九里以外的永兴乡尽成泽国。通州御史戈斌赋诗叹:“忆昔桃村在永兴,牧童横吹百年春。回首一望无抔土,只听江涛诵潮声。”洪土地庙成了临江的孤庙。又过百年至清康熙年间,洪土地庙西的江面沙滩重新涨出。雍正朝围垦复兴沙根据前朝圩塘村规划布局。时马圩沿袭前朝的称谓与洪土地庙重新相依。


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洪土地庙已成追忆。在南通城北大道北侧,老岸东的钱家老园遗址上建立起五星村部。1984年,时马大圩成了碳素厂腹地。2010年,一条从城西而来的深南路跨过天生港河与城北大道相接,时马小圩龙马巷成了路基。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