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是一块红色的革命热土。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启东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入到汹涌澎湃的大革命浪潮中。抗日战争中,广大军民同仇敌忾,反“扫荡”、反“清乡”,在江海之滨燃起漫天的抗日烽火。解放战争中,英勇的启东人民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清剿”“扫荡”,展开了一场场殊死搏斗。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有一群红色财税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启东的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王少直:穿插日伪据点征粮收税
王少直,又名王观因、王景欧,1917年出生于江苏省崇明县(今上海市崇明区)。1938年3月,崇明县城沦陷,王少直与表哥孙永乐、沙克毅一起逃难到上海。在沪期间,他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影响,同年秋随表哥离开上海,来到海启地区。在海门县第五区务本乡沙家仓(今启东市合作镇),他们创办勤业堂小学,晚上办夜校,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并积极参加当地的群众斗争。1942年9月,王少直参加革命工作,任启东海东区财粮股股长,后担任海东区财粮分局主任。1942年11月,王少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少直十分重视财税队伍的思想和组织建设,他组织干部进行短期学习并亲自讲课,提高大家的政策和业务水平。他加强抗日救国、革命人生观教育,要求革命干部必须立场坚定、廉洁奉公,严格执行财税政策,保护人民利益。1943年4月,日伪开始“清乡”,海东区的集镇基本上被日伪军占领。在反“清乡”斗争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王少直带领工作人员,依靠党的领导和民兵群众,穿梭在日伪据点之间,征粮征税,坚持不懈。他不畏艰险,在征收夏季爱国公粮时,穿插到富安镇日伪据点附近,进行夏征动员,经过7天的突击征收,顺利地完成了全乡的夏征任务,并第一次把夏征工作发展到日伪据点内。
1943年12月28日深夜,东南警卫团二连来到富荫乡两家农户宅上,准备在日新河据点附近打伏击,王少直跟连队住在一起。次日凌晨,由于被人告密,他们被来自大闸口、海复镇、川流港、利民镇、南阳村、曹家镇、日新河等据点的日伪军包围。全连分两路从东宅沟由王少直等同志架好的“台桥”上往外拼出一条血路,终于突出重围,但王少直不幸中弹,壮烈牺牲。为悼念英烈,他牺牲的所在地富荫乡被命名为少直乡。
陆春荣:一心向党无惧威逼利诱
陆春荣,1903年出身在海门县第六区祝平乡(今启东市南阳镇)一个农民家庭。1936年,陆春荣任国民党海六区民政助理,经常为受冤者鸣不平,伸张正义。1940年11月,新四军东进海启后,陆春荣留任抗日民主政府海六区的民政助理,后兼任五堤乡副乡长,194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陆春荣被安排到苏中四分区财经处工作。1943年反“清乡”斗争开始后,他奉调去苏中四分区渔税办事处任主任,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10月,华中银行在掘港设立苏中四分区隆茂商店,后改为利丰棉业分公司,陆春荣任副经理。陆春荣作风正派,坚持原则,行事谨慎。有一次,陆春荣代表利丰分公司与客商洽谈皮棉销售业务,客商为了压低价格多赚钱,给他送来了礼物。他不仅拒收礼物,并耐心地做客商的思想工作,教育其共同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出力。陆春荣不论严寒和酷暑,白天都把黄金和钱币紧绑在身,晚上把钱藏在枕头底下,随时都做好防范敌人袭击的准备。
1947年5月,根据上级将海星公司和利丰分公司合并的指示,陆春荣带领同志到五堤乡与海星公司的同志会合。3日晚,两个公司的人员及保护他们的渔民大队同住在该乡。因叛徒告密,次日凌晨,海复镇、东兴镇、南阳村的还乡团集1300余人突然来袭。陆春荣发现敌情后,立即组织渔民大队和两个公司的人员投入战斗。他指挥同志们迅速隐藏黄金、钱币。突围中,渔民大队大队长高岗壮烈牺牲,陆春荣受伤倒地。为了不让武器落入敌人之手,陆春荣奋力把手枪掷入河中。因敌我力量悬殊,陆春荣不幸被捕。敌人为了捞到情报、钱物,先请医生为他治伤,并以官职和金钱引诱他投降。陆春荣信念坚定,拒不投降。敌人见软的不行,就对他施以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酷刑,陆春荣受尽折磨仍坚贞不屈,5月10日英勇就义。
为缅怀陆春荣和高岗,地方政府将他们战斗的村子命名为高陆村(现为海复镇滨海村)。1991年7月在滨海村竖立“渔民大队突围战纪念地”纪念碑。
戴 祥:突破封锁征来红色税款
戴祥,原名戴宗祥,1919年8月出身在丹徒县一个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的戴祥辗转到启东、上海谋生。“八·一三”事变后,戴祥被迫回乡务农。1941年春,戴祥在当地乡农抗会主任、共产党员马季山的教育影响下,加入了民兵组织,1944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10月下旬,戴祥与妻儿离别,进入华中二分区教导大队,随后入苏中公学学习。
1946年6月,戴祥在苏中公学结业,被分配至启东县和合区财粮股任办事员,1947年2月任团结乡财经助理。此时,斗争形势十分紧张,县委考虑将戴祥等苏南来的同志迅速疏散。戴祥一再向领导表示,决心与启东人民同生死共患难,坚持原地斗争。戴祥常对同志们说:“凡是有群众的地方都是能坚持的。”1947年5月,戴祥被任命为启东区路东地区财经所长。为了突破国民党军构筑的据点,戴祥时常化装成剃头匠、油坊工、小贩、农夫,伺机摸清敌据点的兵力配备、岗哨位置和敌人的活动规律等情况,掌握坚持原地斗争的主动权。
由于敌人的军事占领和经济封锁,启东地区的财经供给十分困难。区委号召开辟据点税收来渡过难关。戴祥立即响应,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把收税的第一个目标对准了毛召福油坊。毛召福油坊是和合镇的三大油坊之一,还乡团头目也参股其中。油坊门前的桥堍上日夜有国民党军驻守,如果能打开这个口子,对整个区的据点税收将有很大的影响。一天傍晚,戴祥头戴草帽,肩挑两只空油箱,化装成兑油的农民,瞒过敌人的哨兵,径直走进油坊。戴祥把老板带出据点,向他宣传革命形势,讲清税收政策以及自觉照章纳税的规定,结算了税款。第三天,该油坊派人将税款470万元法币如数送来。戴祥征收毛召福油坊税款的事情传开,其他几个油坊和商店都陆续缴纳了税款,据点税收工作的局面随即打开。
1947年6月8日,戴祥在和合镇东边的治东乡桃园村活动,被反动富农发现并告密。和合镇和江夏村敌据点出动了100多人,两面袭来。经过激烈战斗,戴祥不幸被敌人密集的子弹击中,英勇牺牲。1948年1月,戴祥烈士安葬地东余乡更名为戴祥乡。1983年11月撤乡并村,原东海公社10大队更名为戴祥村。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东疆大地先后有王少直、陆春荣、戴祥、夏宇保、吴宇洁、韩良、沈士高等20多位财税战线的革命英烈,他们身上展现出的信仰信念、家国情怀、风骨精神等红色基因将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