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如皋城里住着一批追求奢侈 荒淫生活的地主豪绅、官僚政客,这使绸缎、京货、银楼、茶馆等行业得到畸形发展。这个仅上万人的城镇,黄包车就有360多部。黄包车工人每天奔波,只能得到百来个铜板,而租一部车一天就要交50至100个铜板,绝大多数的黄包车工人,累死累活干一天,还要到“育德堂”讨粥回来充饥。
1927年5月上旬,国民党如皋县政府以维护交通秩序为名强令“全城黄包车集中停放后街空场,大街、桥头、巷尾一律不准停车”。这叫工人怎么做生活?黄包车工会负责人沈学根和王家锁儿随即与隐蔽在国民党县党部工作的共产党人王盈朝、叶胥朝及周惠吾联系,决定为维护工人利益举行罢工。
5月10日大早,二三百部车子把款产处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高呼着,要把车子卖给大地主、款产处主任祝阴中和郭仲达。周惠吾也来了,他暗示沈学根把人带到教堂去开会。这时,一个巡官带着5个警察持枪赶来,耀武扬威地吓唬大家:“哪个领头的?”工人们愤怒地回答:“大家都是头儿。”巡官知道众怒难犯,只得说:“现在,你们派几个代表到警局去谈,究竟设几个停车处,设在什么地方。”大家唯恐有诈,说:“要去大家去!”巡官没奈何地说:“先去几个人,30分钟保险回来。”这时,周惠吾向沈学根使个眼色,沈学根会意,对王家锁儿等五人说:“我们先去,大家不要散,等我们回来。”
半个小时后,沈学根等五人笑嘻嘻地回来了,对工人说:“警察局已答应我们在大街上设停车场,全城设15处。但我们不能麻痹,还要更好地团结起来。”
通过这次斗争,黄包车工人的政治觉悟提高了,斗争信心增强了。1928年春天,反动县府又想在黄包车工人头上刮油水,要涨车捐,此时,党领导的如泰地区“五一”农民起义即将爆发,县委决定举行黄包车工人罢工,以为策应。
4月29日上午9点钟,全城所有的黄包车工人都把家中老小拉到反动县府门前,300多部黄包车把东、西、南三条大街都塞满了,高呼“反对涨捐”“反对剥削”。一 会儿,出来一个当官的,硬着头皮站在一张桌子上,高喊:“大家不要闹,集中到后面关帝庙大场上去,县长来讲话。”可是任他喊干了嗓子,也没人睬他。下午,又来了一队警察帮那家伙说话,大家才答应到关帝庙等县长。
谁知,工人们在关帝庙大场上等到傍晚,也不见反动县长的鬼影。工会立即作出了新的斗争决策,几百部车子又冲向大街。反动县政府见拖不下去了,慌忙宣布“月捐不涨了”。
(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单志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