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拍下遗照闹革命
发布时间:2021-04-15     


1928年如皋“五一”农民暴动后,吴亚苏等暴动领导人来到上海。省委宣传部长王若飞帮助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布置他们重返暴动区,进行恢复工作,并决定吴亚苏接任中共如皋县委书记。


吴亚苏又名吴印,字抑之,化名剑波,出生于如皋县潮桥镇(今属如东县),16岁时随哥哥、南通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吴亚鲁到徐州中学读书。1925年人党,第二年考人上海邮务海关学校英文专修科。1927年他和妻子张红凤一齐调武汉从事党的工作。7月武汉政府叛变,张红凤牺牲,吴亚苏忍痛将新生男孩托付给别人,继续踏上新的革命征途。


重返如皋前,吴亚苏特意在上海拍了照,并在照片上写了“吾父爱之”四个字,回到如皋后交给了父亲吴绍穆。担任马塘区行政局局长的吴绍穆,是一位倾向共产党的开明人士,他很理解儿子的心意,知道这是儿子在国民党悬赏通缉的白色恐怖中,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的表示,便将照片珍藏起来。


恢复工作是十分艰难的。“五一”暴动失败后,参加斗争的农民被捕、被杀及逃亡的很多,麦子烂在田里也无人收割。加之夏旱严重,飞蝗遍地,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严酷的现实,吴亚苏首先把党的骨干组织起来,7月16日,吴亚苏向省委报告:中共如皋县委重新成立。他们经常化装成乞丐,或者卖糖、烧香、割草、放牛的人,深人群众开展工作,很快恢复建立了6个区委、138个支部,党员数由原来的800多人发展到1297人,同时不断镇压敌人,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申家埭的周殿伦是有名的大恶霸地主,曾纠集江安、卢港两区的土豪劣绅,镇压暴动的农民,还勾结反动政府,杀害暴动领导人,吴亚苏决定就先拿他开刀。8月22日下午,吴亚苏带着4位同志,身穿绸衣裳,扮成商人模样,来到申家埭周殿伦家。当时到周家买小麦的商人很多,吴亚苏等一进门,周殿伦、周竹青弟兄二人以为又来了财神爷,赶快邀进客厅,端茶拿烟。他俩在忙乎时,吴亚苏突然拔出盒枪喝道:“不许动!”晴天一声霹雳,吓得周家兄弟连忙跪下磕头说:“先生,要钱有钱,千万不能开枪!”“我们是共产党,谁要你们的钱!”吴亚苏正说着,狗腿子倪生儿等闻声涌向客厅。事不宜迟,吴亚苏随手一枪,打倒了周竹青,接着又连发两枪,打伤了周殿伦,击毙了倪生儿。


在这之后,吴亚苏又和徐芳德等人带领游击队,先后袭击了吴窑、九华山、下驾原等处公安分局,毙敌多名,缴枪10支,救出被捕同志6人。


同年12月,中共南通特委在海门茅镇召开(南)通、如(皋)、海(门)、启(东)、泰(兴)、靖(江)六县县委联席会议,吴亚苏被选为特委委员兼农委书记,由徐芳德接任如皋县委书记。翌年1月,徐芳德不幸被捕牺牲,吴亚苏又奉命回到如皋。他到了如皋镇涛区,在原武装小组的基础上,于4月上旬组建了有50多人的镇涛红军游击队。


1929年6月15日,吴亚苏在镇涛区陈家市出席如(皋)、泰(兴)、泰(县)三县县委联席会时,被如皋警察队唐东如部逮捕。国民党如皋县长江辅勤见捉到共产党的县委书记,亲自置酒招待,想用“软攻”迫其就范,吴亚苏一脚把酒席踢翻!


江辅勤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派人叫吴绍穆给儿子写劝降信。吴绍穆果然“奉命”写来:“亚苏吾儿。你的父母在家身体很好,望你放心,你瞑目而去吧!父字。”接信后吴亚苏即复:“父亲大人:拜读来信,收益良深,我承受过无比的非刑拷打,及心灵的痛苦,但我一定拿出勇气来,为受难的弟兄铺好一条求生之路!儿亚苏。”


获悉两封信的内容后,江辅勤勃然大怒,又派人对吴绍穆施加压力。吴绍穆干脆只写了8个字给吴亚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吴亚苏把8个字当作座右铭写在芭蕉扇上。他的姐姐吴亚姝在探监时,难过得说不出话来,吴亚苏却面带笑容地说:“不要难过,我死了,共产党不会死的,将来一定会有人替我报仇的。”


临刑前,敌人端来烈性酒,吴亚苏坚决拒绝:“我要死得明明白白!”8月3日,吴亚苏在赴刑场途中高呼口号,视死如归,时年22岁。


吴亚苏牺牲后,其父吴绍穆悲痛之余,在儿子的照片上写下“亚苏遗像——是非久之乃定,生死古亦如斯”的联语,以告慰英灵。


(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单志浩整理)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