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烈火烛天写传奇
发布时间:2021-04-10     


1943年,日伪对苏中四分区发动“清乡”,苏中抗日斗争进入了最为艰苦的阶段。为切断“清乡圈”内外的联系,日伪从江南运来了380多万根毛竹,还有大量的铁丝,构筑封锁线。


4月下旬,日伪以天生港为起点,向北经平潮、白蒲到丁堰,然后再拐向东,经双甸、岔河、潮桥、马塘、掘港、南坎,直到黄海边的鲍家坝,构筑了200余里的竹篱笆封锁线。在南面沿江大小口岸两旁,日伪也断断续续地插上了竹篱笆。


日伪把竹篱笆封锁线视为“清乡”的一个“法宝”。调集伪三十二师与三十四师担任警戒,不断沿封锁线巡逻,发现有人靠近就开枪,并在封锁线上设大大小小的检问所150多个,配备了经过训练的检问人员450余人。竹篱笆两旁的高杆作物全被砍光。行人通过,须有“良民证”;货物进出,须凭“出入证”。日伪还恐吓封锁线两旁的群众:“谁拔一根竹子,谁就是新四军。”“哪家田边少一根竹子,哪家就是私通共产党。”“竹篱笆通上了电,谁碰上就要被电死。” 日伪妄图依靠这道封锁线,将我苏中四分区和其他地区割裂开来,在“清乡”区内彻底消灭新四军,肃清一切抗日力量,建立起彻底的伪化统治。


这条害人的竹篱笆,不仅使新四军的活动受到了限制,物资输送受到阻碍,同时也给苏中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成为人民群众的死亡线。有些群众通过检问所,常常遭受人身侮辱和敲诈勒索;有些群众为了种地、赶集而穿越或接近竹篱笆时,还常常遭到拷打,甚至被无理杀害。疯狂的枪杀加上欺骗性的宣传,吓得一些群众连竹篱笆两旁的田也不敢种了。群众编歌谣诅咒:“可恨鬼子臭王八,竹篱笆,硬分家,粮田荒了没法种,有田有粮收不到它。”


日伪的暴行,点燃了南通军民的怒火。为了粉碎日伪的阴谋,打击日伪的嚣张气焰,苏中四分区司令员陶勇和政委吉洛盘算妙策:古有诸葛亮“草船借箭”,我们何不效仿,利用天气,火烧竹篱笆?于是确定7月1日夜里全线大破击。


1943年7月1日夜,满天星斗,空气闷热。“看来老天也有正义感。”陶司令高兴地说。此刻,200余里封锁线聚集了民兵、自卫队和农民共4万余人。部队分段警戒,随时准备痛击敢于阻挠的敌人。几十路大军在主力部队的掩护下一齐行动,锯倒电杆,割断电线,挖毁公路。整个封锁线上人声鼎沸,场面甚是壮观。敌人打了一阵乱枪,便被主力部队火力压制住,龟缩在碉堡里不敢妄动,一副失魂落魄的狼狈样。瞬间,竹竿的爆裂声伴着嘎嘎的锯声、咚咚的斧声,声浪直冲云霄。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在黑夜中闪烁的星星之火成了一条条蜿蜒盘旋的火龙,映红了夜空。壮观的场面好似“火烧七百里连营”,又仿佛赤壁之战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陶勇司令员大笑道:“这不是三国却胜似三国!”日伪军苦苦经营3个月、视为“法宝”的200余里封锁篱笆,一夜之间被抗日军民烧成灰烬,封锁阴谋宣告破产。


“火烧竹篱笆”的成功,打破了日伪所谓的强固封锁线,吹响了全面反“清乡”的号角。延安《解放日报》把这一斗争称为华中军民创造的“辉煌的英勇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共产党、新四军领导苏中军民与日伪军针锋相对,坚持斗争,上演的“火烧竹篱笆”这威武雄壮一幕,就是人民斗争力量的典范,是人民的胜利!这一历史故事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杨  柳整理)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