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张謇创办伶工学社对中国近代戏剧的贡献
发布时间:2020-07-24     作者:梁天明


我国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的事业,绝大多数是立足于南通展开的。这不仅是出自他对家乡的热爱,更主要的是他的许多强国主张得不到政府的采纳和支持,他只能在影响所及的家乡躬行实践。张謇希望通过努力,把南通营造成一个新世界的雏形。他说过:“謇抱村落主义,经营地方自治,如实业、教育、水利、交通、慈善、公益诸端。”而在诸多的教育、文化实践中,“举事必先智,启民智必由教育;而教育非空言所能达,乃先实业;实业、教育既相资有成,乃及慈善,乃及公益。”于是,他在创建了诸如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等几十个“第一”之后,又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伶工学社。他认为“国之社会不良极矣。社会苟不良,实业不昌,教育寡效,无可言者。而改良社会,措手之处,以戏剧为近。”基于这种认识,他把剧场看成是“最足以觇吾理想是否确当,各办事人之方法是否适用,地方普通社会常识,今昔比较,是否渐有进步者。”



一、民间戏剧对张謇的深远影响


张謇对戏剧有着浓厚的兴趣,其所居住的南通海门常乐镇,在当时戏剧文化呈现繁荣景象,这里诞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门山歌。清代中期,江南朝海门地区大量移民,移民就把吴歌传进沙地地区。经过海门等地老百姓世代口头传唱,不断修饰创造,逐渐发展成海门山歌。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对戏剧有浓厚的兴趣,戏剧在南通极为普及。从文人陈上悦《泛舟观剧》的诗中“歌台略约矗河畔,招邀好友呼烹茶。谁倩洛神陪报答,遮遮舞袖掺情挝”这几句便可以看出,它记叙了临河搭高台演出的盛况,而这种搭高台演出的风习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充分说明了当时民众对戏剧的狂热。


正是南通家乡这种狂热的民间戏剧氛围对张謇产生了深远影响。张謇青少年时代家境清寒,常年住在农乡,时常观看民间戏剧的演出及曲艺说唱,那种观者如堵、游人欲狂的景观,在他的脑际里留下深深影响。戏剧对观众的巨大吸引力以及演员的思想文化水平,戏剧内容之优劣对观众所产生的影响,他是深有体会的。后来他对戏剧艺术提出了一系列主张,也可以说是民间戏剧活动的客观实际在他主观思考后的反映!因为“教育以通俗为最普及,通俗教育以戏剧为易观感。”这是张謇对戏剧功能认识的精髓,也是在他多年亲身体验中得出的结论。他看到各阶层人民群众对戏剧如此喜爱,因而感到戏剧是最容易为人民所接收、最容易普及的一种教育手段。他并认为要用戏剧进行通俗教育,就要对戏剧内容来一翻改造,“订旧从改良脚本始”;并须培养出一批有文化的演戏人才,“启新从养成演员始”,同时还要有一所良好的课堂,由此不难看出张謇为什么首先要办伶工学社的良苦用心了。



二、伶工学社成张謇的戏剧蓝图


振兴家乡戏剧事业,是张謇的心愿,他明确提出:“实业可振兴经济,教育能启发民智,而戏剧不仅繁荣实业,抑且补助教育之不足”的观点。振兴戏剧事业,自应首先建立培养戏剧人才的戏剧学校。


于是,伶工学社这个我国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的蓝图已在张謇心目中绘就。


张謇提出创办伶工学社的动议后,首先必须物色校长人选。此时,欧阳予倩从日本留学回国,他先到广西,后到湖南,1912年间来到上海。他在上海恢复留日时期创办的“春柳社”,致力新剧。后来他对京剧发生了兴趣,和江梦花、林老拙、吴我尊、王颂臣、罗亮生、朱鼎根等人一起研究京剧。1918年欧阳先生在上海日本人办的《讼报》上发表了《予之戏剧改良观》一文,他在文中除感慨“今日之剧界腐败极矣”之外,还主张开办戏校,招募青少年,“须养成演剧之人才”,组织俳优养成所,募集十三四岁学童训练之,除教授技艺外,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戏剧常识的演员,并主张建立编导制度,研究舞台艺术,对京剧进行改革。他的这些主张正好与当时在南通搞改良主义的张謇不谋而合,获得了张謇的赏识。张謇知道欧阳予倩艺通中外,又对创办戏校有一套设想,于是就派人邀请欧阳予倩到南通晤谈。1919年5月,欧阳予倩应邀赴通,商谈后,欧阳予倩接受张謇聘请,到南通创办伶工学社。


这样一位戏剧大家来通创办伶工学社是再适合不过了,张謇对邀请欧阳予倩主持伶工学社校务寄予厚望。于是,1919年经多方筹资,中国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伶工学社诞生了。张謇亲任董事长,儿子张孝若任社长。其他教员有薛瑶卿、吴我尊、宋痴萍、赵玉珊等。张謇派欧阳予倩在各地招收学员,在上海招聘教员,又派其赴日考察戏曲、新式剧场及管理制度。1919年11月,伶工学社正式开学。张謇在给梅兰芳的信中就这样写道:“予倩文理事理皆已有得,意度识解亦不凡俗,可任此事。”可见张謇对欧阳予倩的学识、人品和才干是相当满意的。


伶工学社初借南公园作为校址,1920年7月迁往城南望仙桥畔武圣殿。伶工学社学生一切费用皆由张謇提供。学社特设舞蹈班、军乐班与西乐班,还购置了钢琴、风琴、留声机,供学生学习之用。伶工学社在课程设置上,门类齐全;在教学方法上,则摈弃体罚,反对运用“火逼花开”的方法出戏。伶工学社开办后,先后入社者90多人,不少毕业生后来成为全国著名演员或地方戏曲骨干。在梅兰芳先生的《回忆南通》一文中提到,当时伶工学社出来的学生李斐叔被张謇介绍到北京跟随梅兰芳先生学戏,“他对戏剧一道,限于天赋上的种种条件的不够格,并不能有所深造。可是文学方面倒颇有成就,笔底下说得上是通畅流利,足够应用。替我办过好多年的文书,我倒也很得他的帮助的,这一点就可以证明这学校的学生的文化程度了”。


伶工学社打破了以往口口相传的原始教育方法,是首个具有现代性质的新型戏剧学校,这一改革创新对我国近代的戏剧教学有着深远影响。在中国近代戏剧史上,伶工学社是最早的一所培养戏剧演员的新型学校。伶工学社的创建表明了张謇的过人胆识、人格魅力和伟大魄力。



三、教学改革是张謇的竭力主张


1919年9月,欧阳予倩举家迁来南通,尽全力、竭心血创办伶工学社。其时正值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曾东渡扶桑,接受了不少新思维的欧阳予倩,从招收学员开始,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两点:一、伶工学社是为社会效力之艺术团体,不是私家歌童养习所;二、伶工学社是要造就改革戏剧的演员,不是科班。


张謇让欧阳予倩放手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伶工学社初创时,只侧重昆曲,延清末南方昆曲名旦施桂林任教。后进行改组,改以教授京剧为主。欧阳予倩亲教青衣和新剧,吴我尊担任教务主任,戚艳冰担任训育主任兼编导。欧阳予倩除亲自编写教材、示范演出外,还聘请了一批颇有名望的教师,如讲中外戏剧史的赵玉珊,教昆曲的薛瑶卿、施鹤林,教老生的程君谋、张彦芝、张荣奎,教武生的张德禄、周庆恩,教武旦的文容寿,教花旦的潘秋海,此外还聘请刘质平、潘伯英教音乐,陆露沙教美工,可谓行当齐全,人才济济。文化课上,必修的科目有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英文、体操等,并注重音乐、舞蹈的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教养与艺术素质。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设置,大大有别于旧式科班,全面的培养,即使天赋所限,不能从事京剧演艺,也能较快地适应和承担其他工作,触类旁通,得心应手。


伶工学社强调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禁止体罚。张謇曾对教学的老师们说:“我们伶工学社要把教戏时的鞭子扔掉,不准打学生。一遍不行教十遍,十遍不行来一百遍,人非草木顽石,总是会开窍的。”生活上的安排,也是十分讲究的。每天吃饭,七人同桌。六个学生坐三面,一位老师打横,独坐一面,既提倡师道尊严,又注意师生平等。师生一样,饭菜早上四个碟儿配稀饭,中、晚两顿干饭,两荤两素。欧阳早年留学日本,有位日本戏剧界的朋友,来南通看望他,也是和同学们一起吃饭,谈不上加菜宴宾。课余时间,鼓励学生们打乒乓球,边上放筐桔子,谁打赢了就可以吃桔,以资鼓励。从以上这些点滴中,可以看到伶工学社同学们的生活与学习,与旧科班中没有人格的“炼狱”般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这对于今天我们的戏剧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老师提倡师道尊严,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因为戏剧学习是长期的、年复一年的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是否能很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诲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张謇在伶工学社办学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招收学员时,按条件合格被录取者,其食宿学费一律由校方负责。更与旧科班截然不同的是,不用写“生死文书”。张謇让欧阳予倩亲自拟订了学校简章和各种制度。伶工学社学制为7年,5年毕业,实习义务2年。招收学生年龄11岁至13岁,要求高小文化程度,在课程设置上戏曲教育与文化教育并重。由于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伶工学社提倡白话文,男女平等,购买《新青年》等新杂志供学生阅读,力图培养出有新文化修养的演员,改革戏剧。


这种教学相长的方法,在培养艺术人才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材。如李金章(即梅兰芳五大弟子之一的李斐叔,后为梅兰芳的秘书)、戴衍万(南通人,欧阳名作《人面桃花》的最早演出者,后来改行做了电影演员)、葛淮(先学武生,后改小生,临张謇书法极神似,曾演《人面桃花》剧中小生,离校后改名次江)、林守治(南通人,原学青衣,后从赵桐珊学花旦,离校后改名秋雯,曾与荀慧生、马连良合作,名噪一时)、赵培寿(即解放前在上海黄金大戏院搭班的赵志秋,原学老生,后师从赵桐珊改唱小生)、汪家德(伶工学社出身的唯一丑角)。由于有学、有教、有示范、有演出,因此两年内,伶工学社的学生们就能单独演出。欧阳予倩为他们编写排演了新戏五幕悲剧《玉润珠圆》、三幕剧《长夜》及《哀鸿泪》《和平的血》等,同时创编演出了大型京剧《人面桃花》。


欧阳予倩深感张謇对他的器重,遂以自己卓越的才识和踏实的工作,把伶工学社和更俗剧场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据扶海生1938年10月20日在《十日戏剧》发表的《南通“伶工学社”追忆》一文中说:“科分:昆曲、京剧、音乐(国乐、洋乐)、新剧(话剧)。此外兼授国文、洋文、书画(国画、洋画、脸谱)、中外戏剧史、珠算、时事常识各课。星期日下午在校彩排实习;每朔望,赴‘更俗’演日戏二次。自八年(1919年)起,每晚令高级生赴‘更俗’轮演,逢新戏则全体合演。”


欧阳先生在南通主持校务三年,倾注了他对戏曲事业的满腔热忱和心血,也是他对京剧改革的初步实践。但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1923年欧阳先生把校务交给了吴我尊,离开南通。



四、更俗剧场为张謇的又一杰作


为了让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两相结合,张謇采纳了欧阳予倩的建议,创建一个剧场,既是伶工学社学员的实习基地,又兼可演出。于是,张謇邀请著名建筑设计师孙支厦仿上海新舞台设计,外观呈马蹄形,由观众厅、舞台、四合院演员宿舍等组成,有座位1300多个。1919年重阳节,更俗剧场落成,“更俗”之名,张謇意在更改旧俗,树立新风。更俗剧场落成后,又由欧阳予倩主持制定了剧场的规章制度,全面负责剧场的行政管理。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破除戏剧行业中的一些旧习俗。更俗剧场在当时堪称全国一流,曾出现京、昆、话三个剧种同台争艳的格局,充分反映了它在我国近代戏剧史和剧场史上的地位。


更俗剧场是张謇与欧阳予倩进行戏剧改革的实验基地,为了提倡破旧俗、立新风,张謇还制订了一整套文明管理制度,以此改变演员的陈规陋习。同时,张謇也想通过戏剧这一当时最为普及、最为直接的形式来改造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教育。


另外,张謇也非常重视对更俗剧场的改革及演出的宣传工作。如为了让更俗剧场的规定为观众所认可并熟知,曾将《更俗剧场规约》《更俗剧场特别紧要广告》于剧场开幕前连续十几天在报纸上刊登宣传。剧场开幕后,张謇又亲自具名撰写《更俗剧场缘起》等文章,在报纸上刊登多日。1920年1月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首次到南通,与欧阳予倩在更俗剧场同台献艺。张謇主张艺术家应互相携手,互取所长,共同进步,故特在更俗剧场设梅欧阁,以纪念和表扬两位艺术大师的卓越成就和团结合作。梅欧阁设在更俗剧场前台大门的楼上,三间青砖瓦房加东西两个阳台,共约80平方米。张謇仿翁同龢字体,亲书匾额“梅欧阁”。并题写“南派北派会通处,宛陵庐陵今古人”楹联悬挂阁内,用以表示融合会通南北两派戏剧艺术的深意。更俗剧场的建成吸引了众多艺术家竞相到南通献艺,仅1919年至1921年3年时间里,就有梅兰芳、欧阳予倩、杨小楼、程砚秋、盖叫天等70多位京剧名家先后登台献艺,可谓群星闪耀、盛极一时。多元的文化,培养了市民较高的文明素质,也给到南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在其自传中,称赞他早年访问过的南通是“中国的一个理想的文化城市。”


在本世纪初,张謇在南通创办伶工学社、更俗剧场、《公园日报》对中国传统戏剧进行了包括戏剧教学、剧场管理、人才培养、表演艺术等方面一系列的创新,对于戏剧改革,他的主张与思想都付诸于创办戏剧事业的行动中,并在内容与形式上呈现了他对戏剧艺术的独到见解。



五、戏剧思想是张謇的精神之一


我国的古典文学最为突出的特征就在于重视并强调文艺的教化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进步文艺学都在重复这个观点,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强调文艺的教化作用,一方面对我国文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但另一方面,如果过分强调教化作用,把戏剧作为三纲五常进行条条框框的教学,就会抹杀艺术的特殊气质,必然会阻碍艺术的健康发展。张謇在戏剧教学上很好地处理了艺术与社会关系,他既重视文艺的社会功能,又遵循文艺自身的特殊性,研究其发展的内部规律。


张謇为什么会投入巨资与精力,在南通开办戏曲学校并建成当时一流的“戏园子”(更俗剧场),绝不仅仅是为了消遣取乐。从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历史背景看,至清同治光绪年间,里下河徽班在扬州徽班的滋养下,不仅羽翼已丰,而且在南通的四镇八乡蓬勃发展起来,众多里下河籍的艺人演出于沿江两岸及上海一带。带动了广大民众(农民、渔民、盐民)的观戏热潮,而群众的喜爱,促使了戏班林立、市面繁荣。在桃坞路上创建更俗剧场后,张謇还拓宽马路,开设了“桃之华”“惠中”两家旅社,张謇希望以戏剧带动商贸的发展,引来四方宾客,提高南通的经济实力与地位,当然张謇也想对民众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张謇认为,虽然派别不同,但如果互相沟通学习,切磋技艺,对戏剧的改进会有很大帮助。因此,张謇建立梅欧阁后,极力邀请南派欧阳予倩,北派梅兰芳两位大师同台出演,南北消除门户之见,互相取其长处,共同发展,成为了我国戏剧界团结合作的典范。


张謇雅好昆曲、京剧,但对旧戏曲的弊病也深有体认。他认为,戏曲的发展,“订旧”与“启新”二者不可缺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戏剧者,今乐之一种。故戏剧改良之有助于风俗人心,知其意而能言者众矣。戏剧以讽刺为劝惩之用,欲引普通社会游戏于高尚。”伶工学社是中国改良戏剧的实验基地,通俗教育的良好课堂,也是市民文明教育的最佳场所。


张謇创办伶工学社的时候,“新文化运动”正蓬勃兴起,因此,张謇深受影响,他提出了吸收西学以“改革旧文化”的主张,在京剧上,他认为“不宜单用二黄”,甚至提出京剧乐队也要采用五线谱,主张将西洋舞蹈引入戏剧,以往的戏剧有歌无舞,要提高京剧的观赏性,就要歌舞并重,这表明张謇在当时极具超前意识,为京剧走向世界考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戏剧文化一直站在中国人文先驱的位置上,而张謇、欧阳予倩创建的伶工学社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们所倡导的“伶工精神”当时就影响及于全国并一直传承至今。


伶工学社,作为近代中国一个中小城市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应当说是普通而平凡的。可是,因为有了张謇、欧阳予倩等名家而奠定了它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伶工学社是一个窗口和视角,是透视中国戏剧史的一个窗口;是解读中国戏剧事业曲折前进的一个视角。近百年来,伶工一路前行,却也曲曲折折。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迷。它的兴衰是与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荣辱、进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919年张謇创办的伶工学社,独树一帜,奠定了它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张謇对中国近代戏剧史作出的杰出贡献,后人必将永远铭记!


(转载自《张謇研究》期刊,作者单位:南通市影视艺术家协会、南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