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一代名医——陈实功
发布时间:2020-05-21     作者:陈 霞


在剑山西北半坡上,立着一座黑色大理石纪念碑,这是中国杰出外科医学家、通州人陈实功先生,雕饰典雅,让游客身临其中,感觉庄严、肃穆。


陈实功(1555-1636),字毓仁,号若虚,南通市人,明代著名的外科专家。少时体弱多病,始萌发事岐黄志愿,遂勤奋攻读《内经》《难经》诸书,后正式从医,临症60余载,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经验,1617年编著《外科正宗》,是明代外科学的重要著作。


明代,南通城外长江之滨的狼五山郁郁葱葱,陈实功常去这里采药。在剑山脚下有个炼丹台,陈老先生曾在这里炼丹。如今,这个炼丹台已难以寻觅,但陈实功在中医外科学上的贡献,已成为我国医学史上永不泯灭的一页。在民间,广泛流传着有关他的值得怀念的许多故事。


从前,南通南门外有座吊桥,长有三丈多,是用石头砌成的。桥两边设有石条凳,专门给走路的人歇脚休息。据说,这是明朝天启年间,苏州抚台慕天颜修造的。苏州抚台为啥到通州造桥?慕抚台有个老娘,已经70多岁了。一年春天,她得了重病,脊背上生了大疮,喝下去好几十剂汤药,也不见病情减轻。俗话说:病重乱投医。抚台是个孝子,急得没有办法,只要一听见哪里有名医,便接到家中,给老娘诊治,但是始终不见起色。后来,他打听到通州有个陈实功,是位名医,各种疑难病症,到他手里包能治好。抚台听到后,立即写了两封亲笔书信。一封写给通州的州官,请他代为邀请陈医生;另一封写给狼山镇守使,吩咐他派船专程护送。通州的州官接到火急公文,打开一看,是抚台请医的事,赶紧乘轿亲自到陈府。哪知陈实功到狼山采药去了。州官只得去追赶。陈实功刚踏入山门,忽然听到身后鸣锣,州官赶上来道明原委。不料,陈实功却回绝道:“抚台这么远的路来请医,定是老娘病重的缘故。我的医术浅薄,恐不能胜任,反而误了抚台的大事,还是另请高明吧!”说完竟上山去了。州官只好回禀抚台。抚台听后,叹了一口气:“是我官架子太大,对他太不尊重了。我要亲自上门求医。”于是,抚台就陪同老娘前往通州,换了百姓打扮,不带随从,直接来到陈府求医。不巧陈实功天没亮就去采药草了。抚台和老娘两人只好留下来坐等。不久,陈实功双手捧着草药回来。抚台连忙走上前去和蔼地请求他为老娘治病。陈实功立即为老人家切脉,然后说:“患的是‘搭背’,如果再迟来一步,恐怕没救了。我这里正好有军山的特产——沧浪草,专门医治此病,你赶快将它洗净煎服,不用三天,便可以转危为安。”慕抚台的老娘吃了陈实功的沧浪草,三天之后,果然病好。他非常高兴,便在州官、狼山镇守使等陪同下,到陈府以金银酬谢。陈实功笑着拒绝了,说:“我一是被您的孝心所感动;二是您做了这么大的官还能放下架子,亲自前来求医,我才肯诊治的,哪里要什么酬金!”后来抚台执意要送,陈实功想了想,说“通州南吊桥是木头的,年代久远,已经破损不堪,老百姓来往经过,非常危险。”抚台听后,一口答应下来,不久便调集材料,派人在通州南吊桥地方用石头改建桥梁。通州所有的桥梁,要数这座最长,大家便叫它“长桥”了。后人为了纪念陈实功,在长桥堍建了陈实功的石雕像,并将他五山采药草撰写的五言八句诗“游山不问径,历险自攀跻。憩足生危石,探奇走曲溪;鸟声村落外,树影夕阳西。席地其长啸,烟霞满袖携”刻在上面供游人观赏。


陈实功医心仁术,对年老贫病者不计报酬,主动求治。当时乡里有位70多岁的老太太,背上长了个疮,病得很重,家里人已经在帮她准备后事了。陈实功得知此事后主动上门,看过之后说,这个病我能看得好。老太太家里的人都不相信。第二天陈实功又主动上门劝说:“不是我非要来看,是这个病真的能够看得好的。”老太家里的人看他这么诚心,也就同意让他试试。陈实功用尖针挑、快刀割,先把外头的烂肉弄掉,再放通脓管,放出来的脓血就有三碗多,在旁边看的人都被惊呆了。转来再放纸捻儿,外头再用自己采的草药一敷。三个月不到老太太的病就好了。


陈实功平时的生活异常简朴,甚至艰苦。他有两个外号,因为他能手到病除,妙手回春,所以大家喊他“陈半仙”;另外一个大家喊他“陈半升”。“陈半升”说的是他平时买米,只买半升,等吃完了再买,说明他省俭。省下来的钱做了什么呢?做善事。他替贫苦的人看病,除了治病送药外,甚至还要量力微赠,以贴补贫苦病人的生活。穷人死了,他还施棺购地,把死者埋葬起来。此外,还增置养济院,救灾赈饥,修路建桥,置义田,造义宅,建祠祀贤等等,造福乡里,泽被后世。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