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老城区为濠河所环绕。
濠河是古通州城的护城河,自后周显德五年(958)筑城起就护卫着州城。濠河的城北段与东南、西南段三面较为宽阔,水面有几十丈宽。三块水面原来是三个水泊,不相通连,通州筑城,分别在东南西三个城门外各开挖1丈多的水道,把三个水泊连接了起来,濠河最初就呈口字形态势,把州城包在了中间。
设立于后周显德五年(958)的南通第一个州级城市通州,建立在濠河之滨。千百年来,濠河担负着对城市的防卫责任和地面集水、外排以及城市近郊农田的灌溉功能,还担负着城乡各镇集之间物资运输的水上通道等重任。宽阔的水面,清澈的水流,鸥飞鱼跃,环濠河而生的绿地自然天成,一个个风格别具的园林美景,恰好似让城市戴上了“翡翠项链”。随着时光的流逝,濠河上的风帆舟楫淡出了水面,濠河成了人们流连忘返的乐园。
濠河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四方移民。还是在胡逗洲与大陆涨连之前,洲上密布水网,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宽广的河道与水泊中,不规则地散布着长满芦苇、菖蒲的水沚;由河道和水域围就的“陆岛”上,河成湖、牛轭湖、潟湖里或成片、或零星漂浮着午时莲、荷花、四角菱;河湖水泊清激见底,鱼儿时而跃出水面捕食过往的飞虫,时而潜入浅底躲避天空中的天敌。濠河,它宽阔的水域,碧波荡漾,鸥鸟低掠;蔚蓝的天空,鹰雕翱翔。绿岸垂柳,小鸟穿梭欢叫,追逐着树丛中的伴侣。长满芦苇的河湾里,野鸭悠闲地游弋。大自然的美景,浑然天成。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通州在老城的南面增筑新城,次年完工。新城亦四面环水,原来的城南濠河变成为新老两城之间的内河,后称中濠河。于是,濠河由口字形变为日字形。原城南有一东西走向的支河成为新城内河,内河比较狭窄,是新城中的排水河道。
自宋代以来,以州城的濠河为中心,河道向东、北、南三个方向延伸,形成与周边水道相通的水系。濠河南边有狼山港河,西南有姚港河、任港河通往长江;西有盐仓河,经盐仓坝折向西北,与从如皋方向流入的运盐河接通;从东南方出口,经五福寺南折向东北,与金沙河道相接;从东北方出口,由郭里头向北,经秦灶、许家环北流,与石港河接通。
通州城内有市河与濠河相通,市河在州城内大体成两横两纵的势态。市河主干为东西向水道,东西两边各建三座材质坚固的木栅栏水关。清末的市河是城内沟通东、西濠河的重要河道。这条河道较为宽阔,两只船可以并排航行。市河还有北干道和南干道,都是城内市河的重要分支。
通州建城后,城外居民开始迁居城内。市河因是城内水上交通通道,城内民房多数建在河的两边。历宋元至明代,城内的民房越建越多,市河两边的空地也建满了民房。于是,人们开始与河争地。财力雄厚的人家,选择较宽的水面,填土造地,再建住房。财力较弱的人家,在河边打下木桩,木桩上铺就木板,把房屋建于其上。这种濒河而建的房子直到20世纪40年代仍可以看到。那时,两岸的生活垃圾常常倒进市河河道。渐渐地,市河两边垃圾越积越多,河面越来越狭窄,河底越来越高。市河终于不堪重负,堵塞了起来,市河的水运交通中断了。
于是,治理市河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这天,万历三年(1575)来通州任职的知州林云程召集州城耆老商讨市河整治事宜,下令:凡是沿河居住的百姓,家家都得参加疏浚河道。如是,经过五个月的日夜努力,整治后的市河又清澈如镜。
如今的濠河,全长10公里,内外河岸线长20公里,水面1040亩,最宽处215米,水波浩渺,形同湖泊,最窄处仅10米,又像丝带飘流。日益扩大的南通城,因濠河而成为具有“水包城,城包水”独特景观的城市。经过多届政府连续几十年的治理,濠河水质明显改善,环境大有提升。
濠河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坚持“于自然中见人工”的理念,更注重自然,依托自然,将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结合起来,使濠河与周边的城市景观有机地融为一体。
濠河周边景点的设计和建设也都充分体现了“于自然中见人工”的理念。经过几年持之以恒的努力,2005年,濠河综合治理整治与历史风貌保护工程被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为南通市荣获200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奠定了重要基础。如今的濠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景区。南通还集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在其周边建成了“环濠河博物馆群”。
南通当年筑濠河,充分利用了天然水泊,裁弯就直,挖沟串连,少人工雕琢,多自然天成。这一特色一直保留至今,成为一张令南通人自豪、令外地人钦羡的“城市名片”。“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一位著名作家为南通写的这两句诗,精准地概括了南通老城区的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