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筚路蓝缕启东疆——曙光初现
发布时间:2019-09-26     作者:赵明远


距今近6000年前,长江三角洲的北岸这块长江黄海孕育下刚刚诞生的绿洲平原,气候温暖、河网纵横、草木茂盛、麋兽成群,适宜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先民来这里生活、繁衍,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他们用劳动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


发现青墩 


青墩位于南通市海安县的西北部,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庄子,在县城西北28公里,东距黄海55公里,属沙岗乡(今合并为南莫镇)青墩村,海拔高度为3.8米。这一带,也是整个南通地区的西北一角,其西、北两面,分别与泰州市泰县和盐城市东台县相邻。这里地势普遍较低,是里下河洼地的一部分,一般在3米上下,而青墩在平整土地前达4.8米,显然高于四周地面,所以称为“墩”。1973年8月,青墩村在建立居民点时,开挖一条纵贯全村南北长236米、东西宽6米、面积1416平方米的青墩新河,发现大量的陶、石、骨器和鹿角、兽骨等古代遗物。


1976年春,南通博物苑获悉这一情况后,即派专家到现场进行调查研究,采集和征集了一些出土文物,其中包括在江南一带良渚文化遗存中常见的璧、琮、坠、环等玉器,初步认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77年11月,南通博物苑在青墩遗址作了次试掘,开了两个小探方,面积25平方米。为弄清青墩新石器时代遗存的文化性质,深入探索长江南北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之间的关系,1978年4-5月和1979年4-5月,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南通博物苑参加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两次发掘。第一次发掘开5米×5米的探方6个,面积为150平方米;第二次发掘开5米×10米的探方6个,5米×8米的探方1个,面积340平方米。每次发掘都发现了大量古代遗物。从而对青墩新石器文化的内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青墩遗址的年代,根据对遗址的下、中层出的四个木炭、树根标本的碳14测定,早期为距今5970±190年,中期分别为距今5235±125年、5625±110年、5405±110年(均为树轮校正年代)。1983年在东距青墩15公里的海安县隆政乡吉家墩村又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文化遗存大体与青墩相似,其中层出土木碳经碳14测定,距今为5415±105年(树轮校正年代)。由此说明了青墩文化遗存具有一定的分布地域。


通过一系列的考古研究,青墩遗址古人类生活状况和文化特征逐步被认识。青墩文化遗存大体可分为三期。第一期、第二期遗存的文化遗迹和遗物十分丰富,具有明显的江淮地域文化特征;第三期遗存既有江淮地区的文化特征,又具有江南良渚文化和淮北大汶口文化的特征。三期文化遗存序列完整,基本反映了江淮东部原始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作为江淮地区原始文化的代表。1983年,《考古学报》第2期发表了南京博物院编写的《江苏海安青墩遗址发掘报告》。


饭稻羹鱼


通过对青墩出土动植物实物资料的研究和对采集的土样中所含孢子、花粉的分析鉴定,可知当时青墩气候温暖湿润,池沼众多,草木茂盛,距离海岸已有一定距离,是适宜于人类生活的环境。5000多年前,南通先民们已进入氏族公社阶段,他们火耕水耨,饭稻羹鱼,开始了定居生活。先民们居住在干栏式建筑,从事渔猎、采集,开始了原始蓄养和农作。他们捕猎麋鹿等野畜,捕捞鱼、蚬等水生动物,菱角、芡实等植物果实也是主要的食物来源。青墩遗址中发现的家畜骨骼化石,表明当时已开始饲养猪、狗、牛等家畜;而发现的大量炭化稻,证明了江淮地区东部稻作农业已有5000多年历史。


人们在从事原始农业、渔猎活动过程中利用石块、树木、动物骨骼等材料进行加工、磨制,发明了多种用途的劳动工具,遗址大量出土有石斧、石锄、石锛、石凿、骨耜、骨鱼镖、鹿骨锥、角锥、骨簇、鹿角钩、骨笄等各种工具。其中部分石斧、石锄有穿孔,石锛有段,体现了较高的工具制作、运用水平。而骨梭、骨针、纺轮的出土,说明了原始纺织技术已在这里出现。先民们还掌握了精湛的制陶工艺,大量使用陶器生活用具,器形丰富,有陶壶、陶鬶、陶豆、陶钵、陶盉、高足杯、单耳碗、陶鼎、折腹罐、三足罐、双流器等,质地有灰陶、红陶、黑陶、褐陶等,有的陶胎内夹有贝壳屑,具有明显的滨海地区特征。


人文初始 


青墩遗址出土的穿孔陶斧、玉器、有人工刻划纹的鹿骨角器,反映出古青墩人的精神文化世界,表明青墩社会发展已进入文明前夜。


海安青墩遗址中出土的一件带柄穿孔陶斧,泥质红陶,长18.4厘米,其大小约为实用器的1/4左右,可分为器柄和穿孔斧两部分,柄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棒状,前粗后细,前端翘起,有浅槽可嵌入穿孔斧,槽后有三孔,可穿绳缚住穿孔斧使其固定在槽内,柄后端作半月形,并有三角形穿孔。此陶斧非实用工具,但为穿孔石斧的装柄使用方法提供了实物证据,同时是一件具有社会属性和象征意义的器具。穿孔陶斧被定为一级文物。


青墩遗址中上文化层出土了一批玉器,除了玉环、玉瑗、玉璜、系璧、玉坠、玉镯等装饰玉以外,还有玉琮、玉璧、玉璇等礼玉,这表明古青墩社会财富意识增强,等级观念渐明,宗教活动增多,礼仪制度已具雏形——古青墩人即将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青墩出土的玉器、陶器、骨器造型及其饰纹以圆形、三角者居多,体现青墩先民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与理解,是生产实践的经验结果,说明圆形完美三角形稳定等几何图形的基本特点已被青墩古人所认识。青墩出土的陶豆柄上发现刻有五等分圆图案,该图案由一圈两方连续的圈图组成,分为五组,每组均为等距。专家认为,此系国内首次发现的五等分圆的实例。


值得注意的是,古青墩人在观念形态和精神文化方面有了令人瞩目的创造。在青墩出土的麋鹿角上,有人工的刻划纹,经专家研究认为,这是在卜筮时所作的一种画卦符号。这种麋鹿角上的原始画卦符号每组为一卦爻,由6个数组成,如353364、623531等;每个数用数码即线条表示,限于10个数中使用,即1至10。古青墩人即以此来占卜吉凶。青墩出土麋鹿角上的画卦符号,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易卦研究资料。


卦爻是我国古老的哲学著作《周易》的基本符号。人们历来都认为易卦的起源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时间在商、周之际,距今约3000年上下。而最早的画卦符号竟出现于长江下游的青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著名古史专家张正烺先生撰文指出:“(这些符号)在易卦发展史上,应属早期形式,可以据此探索易卦的起源地点问题。”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