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戏剧家——李渔
发布时间:2019-08-16     作者:陈霞


明时,如皋李堡有一座古楼——老鹳楼,年少的李渔在这里奋力苦读,并学有所成。该楼在战火中早已荡然无存,但李渔为老鹳楼题匾的传说,一直是南通人引以为自豪的话题。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壁》)、《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500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李渔祖籍浙江兰溪,父亲李如松和伯父李如椿长期在如皋经营中药生意,李渔因此出生于如皋,并在这里生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自幼聪颖的李渔,襁褓识字,“四书”、“五经”过目不忘,总角之年便能赋诗作文,下笔千言。他每年在自家后院的梧桐树上刻诗一首,以警戒自己不要虚度年华。15岁时在梧桐树上刻的诗是:“小时种梧桐,桐本细如艾。针尖刻小诗,字瘦皮不坏。刹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桐字已如许,人长亦奚怪。好将感叹词,刻向前诗外。新字日相催,旧字不相待。顾此新旧痕,而为悠忽戒。”


当时,李堡南街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古楼,每当海潮涨起,常有鹳鸟随海潮而来,栖息楼上,当地人便将此楼称为老鹳楼。为了让儿子能静心攻读,光宗耀祖,李渔母亲学孟母“三迁教子”,将李渔安置到这里读书。累了,李渔就凭窗远望,欣赏窗外的景色。当时大伏天气,蚊蝇众多,而李渔发现在这个楼上读书写字半余月,不但凉爽舒服,而且没有蚊蝇的骚扰。李渔觉得奇怪,便留意观察,终于发现了秘密所在。原来有一只长嘴白羽的老鹳鸟,每天轻轻地在小楼四周飞着,捕食飞来的蚊蝇,夜晚就默默地在小楼檐下栖息,从不叫唤。李渔父亲生意结束后,要带着李渔离开李堡。这天清晨,当他打开窗户,那只老鹳鸟就将长长的脖颈伸进窗内,扇动着双翅咕咕叫个不停。李渔被此情景所感动,随即取来文房四宝,题写了“老鹳楼”三个大字。


正当李渔在书山学海中苦读、学有所成的时候,他父亲因病不幸去世,家庭突然失去顶梁柱,全家人顿陷困境。迫于生计,回原籍浙江参加科举考试,多次失利,后李渔放弃了这一追求,毅然改走“人间大隐”之道。1666年(康熙五年)和1667年(康熙六年)先后获得乔、王二姬,李渔在对其进行细心调教后组建了以二姬为台柱的家庭戏班,常年巡回于各地为达官贵人作娱情之乐,收入颇丰,这也是李渔一生中生活得最得意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李渔文学创作中最丰产的一个时期,《闲情偶寄》一书就是在这一段内完成并付梓的。1672、1673年,随着乔、王二姬的先后离世,支撑李渔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也土崩瓦解了,李渔的生活从此转入了捉襟见肘的困顿之中,经常靠举贷度日。1680年,古稀之年的李渔于贫病交加中泯然于世。


李渔以其文化上的成就而为后世所景仰,特别是在戏剧方面,他开我国戏剧理论研究之先河。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