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前仆后继的七位如皋县委书记
发布时间:2019-08-02     作者:顾 健


大家好!我是如皋市委党史办的顾健。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党史党课主题是:前仆后继的七位如皋县委书记。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如皋县委初建时的历任书记,怀揣崇高的革命理想,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组建红军武装,成立苏维埃政权……谱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如皋地区反帝反封建斗争最壮烈的一章。前后不到五年,其中的七位将自己全部的热血洒在了如皋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他们是徐芳德、吴亚苏、汤士伦、韩铁心、穆子奇、于咸、吴汝连。这七位书记的英勇斗争事迹,个个可圈可点,可歌可泣……


一、坚持暴动区铁骨铮铮的徐芳德


徐芳德,1901年出生于如皋江安。1926年通师毕业,同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并以卢港十九校校长的身份作掩护,在如皋西乡开展革命活动。1926年9月,如皋独立支部成立,他是支部委员之一。1927年7月,中共如皋县委在如城成立,徐芳德被选为县委委员兼任如皋西乡区委书记。


1928年春,中共江苏省委决定在如皋、泰兴两县联合举行五一农民暴动,徐芳德是组织领导人之一。泰兴因故提前暴动,徐芳德得知消息后,来不及请示,遂决定首先攻打搬经文武殿。5月1日清晨,他带领芹湖一带农协会员10多人首攻文武殿国民党驻军,首战告捷。这是徐芳德在文武殿打响的第一枪,也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如皋农民暴动打响的第一枪。这第一枪,是如皋革命武装斗争正式开始的标志!


当晚,如皋农民暴动总指挥部在朝西庄召开3000余人誓师大会,他代表总指挥登上用牛车、方桌搭成的高台,庄严地宣布:“共产党领导的如皋农民暴动开始了!” 接着在对敌作战中,徐芳德表现了智勇双全的军事才能。


暴动失败后,徐芳德则留在暴动区坚持斗争(在这个时候留下来处理善后工作,是要有胆量的和不怕牺牲的精神的)。7月,中共如皋县委重新成立,徐芳德被选为县委常委兼组织委员。此后,他深入南乡镇涛区开展工作,如宣传革命道理、培养积极分子、发展人员入党等等,组织镇涛区委和创建苏北地区第一支红军游击小组,并先后奇袭国民党如皋县吴窑、九华和下驾原公安分局,镇压与人民为敌的反动分子。


1928年11月,接替吴亚苏任如皋县委书记后,徐芳德根据党的六大会议精神、南通特委召开的六县县委联席会议要求和如皋五一农民暴动后的形势变化,在健全恢复党的各级组织后,徐芳德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方面。


1929年1月10日,徐芳德带着警卫员杨春轩、李二潜回江安六甲活动,不幸被驻在贲家巷的国民党县警察中队吴公超部包围。突围时,警卫员杨春轩当场牺牲,李二被抓,徐芳德左臂中弹腿部也受伤而被捕。吴公超将他押往如皋,途经申家埭特地到恶霸地主周松平家去请功。周松平凶残地用石块砸断徐芳德的右臂,恶狠狠地说:“看你还能拿枪!”徐芳德痛斥周松平:“我徐芳德虽死,共产党是不会死的,你杀我徐芳德一人,你全家的性命用金子都买不活!”徐芳德被解押至县城后,敌人严刑逼供,令叛徒劝降,但他坚贞不屈,不为所动。1929年1月27日清晨,徐芳德被敌人杀害于如城北门,年仅28岁。


二、拍下遗照上战场的吴亚苏


吴亚苏,1907年出生于如皋县潮桥镇(今属如东县),16岁时随哥哥、南通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吴亚鲁到徐州中学读书。1925年入党,第二年考入上海邮务海关学校英文专修科。1927年他和妻子张红凤一齐调武汉从事党的工作。7月张红凤牺牲,他忍痛将刚出生的儿子(吴秀平)托付给一个工人家庭,继续踏上革命征途。


五一农民暴动失败后,吴亚苏和如皋县委书记王盈朝等人,撤往上海并向江苏省委汇报。省委农委书记王若飞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后,帮助总结经验教训,布置他们重返暴动区,整顿恢复党组织,发展革命武装,建立根据地。吴亚苏被任命为如皋县委书记。当时国民党如皋县政府正在悬赏通缉他,因此,在接受任务后,就作了牺牲的准备,特地拍好“遗照”,并在照片上写了“吾父爱之”四字,回如皋后交给他的父亲吴绍穆保存。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7月,他很快地将坚持在暴动区的同志组织起来,重建中共如皋县委。到9月,全县通过整顿、恢复,党组织和群众组织有了进一步发展。据1928年《如皋县九月份组织报告》记载:全县共有区委6个,特别委1个,支部123个,党员1148人。并坚决镇压了一批特别反动的恶霸地主,反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29年6月15日,吴亚苏出席中共南通特委召开的三县(如皋、泰兴、泰县)县委联席会议,会后,不幸在镇涛陈家市被捕,被解押至县城。国民党如皋县县长江辅勤设宴劝降,被吴亚苏踢翻酒席。江辅勤又耍花招,限令其父吴绍穆(时任马塘区行政局长)写信劝降。吴绍穆在信中写道:“你的父母在家身体很好,望你放心,你瞑目而去吧!”吴亚苏给父母复信表明心迹:“我承受过无比的酷刑的敲打及心灵的痛苦,但我一定要拿出勇气来,为受难的兄弟铺好一条求生之路!”江辅勤又威逼吴绍穆重新写信,吴绍穆干脆写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8个字。吴亚苏把这8个字抄写在芭蕉扇子上,扇风自励。姐姐吴亚姝在探监时,难过得说不出话来,他却面带笑容说:“不要难过,我死了,共产党不会死的,将来一定会有人替我报仇!”临刑时,狱警按惯例给他喝闹羊花酒,让他模模糊糊地上刑场。他坚决不喝,说:“我要死得明明白白!”他沿途高呼口号,视死如归。吴亚苏遇难时,年仅22岁。


三、“铁心书记”韩铁心


土地革命时期,为了适应通海如泰地区险恶的斗争形势,有一位先后用了15个名字的革命烈士。他,就是韩铁心。


韩铁心,1905年出生于海安韩洋乡,原名韩德渊, 1923年考入南通师范,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为表示自己参加革命的决心,他把名字改为韩铁心。


入党不久,韩铁心就担任通师党支部书记,除在本校秘密从事党的工作外,还深入南通、如皋等地农村,发展了10多名党员,把他们培养成农运骨干。1927年,他又帮助南通女子师范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


1928年5月,他参与如皋农民暴动的领导工作。6月下旬,转到唐闸、平潮等地从事党的秘密活动,因叛徒告密被捕押解到南京。党组织获悉后,通过关系到南京买通关节,又请韩家邻居王申海到法庭当场认子,才使韩铁心虎口余生。


1929年6月13日,南通特委派韩铁心任如皋县委书记。他来到如皋后,先后在江安、卢港、石庄、镇涛等地大力整顿、健全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发展工农武装。1929年8月28日,他和泰兴县委书记王玉文把如泰地区的农民武装集中编队,在如皋西乡宝庆寺召开“如泰工农红军”成立大会,共有120多人,拥有80多支枪、10多门土炮,编为两个分队。(组建如泰工农红军,这是如皋和泰兴武装斗争史上的重大突破)。


8月29日清晨,国民党江安区公安分局局长朱介卿带着三个警察及周庄头地主的管家严子昂、丁伯仁,在石桥头江福田包子店吃早点。石桥头地下交通员许银匠发觉后,立即赶到蒋家庙向韩铁心报告。韩铁心一面派人通知王玉文,一面独自一人冲进江福田包子店,当场击毙两个警察。与率队伍赶来支援的王玉文一起生俘朱介卿、严子昂、丁伯仁。经过审讯,他们供认是准备到卢家庄商讨对付红军办法的,于是,韩铁心当天召开了群众大会,镇压了这3个家伙。打响了如泰工农红军建军后的第一枪(首战石桥头)。


10月9日,韩铁心和王玉文指挥如泰工农红军一分队攻打申家埭地主巢穴,活捉周松平,惩办了这个无恶不作、民愤极大的恶霸,为徐芳德等烈士报了仇。此后,他接连指挥攻克了蒋垛区公所,伏击了卢庄保卫团。短短2个月,他领导的如泰工农红军开辟了一大块游击区,把如皋、泰兴、泰县三县的边区连成一片。


1930年2月10日,国民党清乡督查队在如皋磨头区高家庄大肆搜捕革命干部、群众。韩铁心知道后,立即带领工农红军从横家埭向东追击,占领了高家庄,救出了被捕人员8人,并乘胜攻占敌据点刘家渡。这时,驻老户庄的国民党县警察队猛扑过来,激战中,韩铁心身中数弹,他仍坚持指挥,终于击退敌人。韩铁心负伤后,党组织将他护送至上海宝隆医院医治。由于伤口恶化,5月23日,这位铁心干革命的勇士与世长辞。时年25岁。


四、“龙华惨案”中的如皋人汤士伦


汤士伦,1906年出生于如皋西乡,兄弟4人中他最小,小学毕业后,考入如皋乙种工业学校,后因家庭贫困辍学回家自学。


1925年,他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三哥汤士佺也加入共产党。在五一农民暴动时,他与三哥汤士佺和徐芳德、苏德馨一起,先后参加攻打蒋家埭、卢家庄、卢港等大地主庄园的战斗,在暴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暴动失败后,兄弟二人转移至上海。


1929年2月,汤士伦接任如皋县委书记。4月7日,在镇涛区庄屋圩刘宝川家召开成立镇涛红军游击队大会,开始领导镇涛红军游击队开展革命活动。到了年底,和三哥一齐奉命调去上海开展地下斗争。当时上海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他俩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经常在永安公司、先施公司以及剧场、影院等场所,张贴标语,散发传单,主要搞宣传工作。1931年1月18日,在远东饭店开会时,与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何孟雄等20多位同志同时被捕。汤士伦在部队打仗时曾被打断一个手指,敌人从叛徒提供情况中得知这一特征,审讯时要他把手伸出来,问他为何少一个指头?汤士伦知道已被叛徒告密,就高高举起自己的手自豪地说:“这是我在苏北同国民党反动派打仗的胜利记录!”1931年2月7日,国民党反动派不顾社会舆论的谴责,在一无所获后,兄弟俩与同时被捕的20多位战友集体就义于龙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龙华惨案”。汤士伦牺牲时年仅24岁。


五、未到任的县委书记穆子奇


穆子奇, 1903年出生于如皋朝西庄。少年时读过私塾,后在江安乡北小群设馆教书。他为人正直,痛恨地主恶霸的残酷剥削,深得学生和当地群众的尊敬。


五一农民暴动失败后,穆子奇仍在原地坚持斗争。他要让家乡农民看到,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同生死、共患难,还在一起战斗,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1929年春,他出任卢港区委书记。同年夏,又担任如皋县委宣传委员。他深入群众之中,走家串户,秘密联络同志,恢复和发展了党的基层组织,重新建立起农民革命武装,为如泰工农红军的创立做了大量的组织发动工作。1930年春,如皋西乡春荒严重,农民靠吃树皮草根度日,而恶霸地主却趁机敲诈勒索。穆子奇和县委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发动卢港、江安一带农民向地主“借粮”。在赤卫队和农民群众的强大压力下,地主的粮仓被打开了,贫苦的农民顺利度过春荒,农民革命武装也不断发展壮大。


1930年5月,穆子奇改任如皋县委组织委员,为了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穆子奇开始筹划根据地政权建设。他选择江安的六甲、朝阳、陈堡三个乡试点,先行建立乡苏维埃政府。6月,他和江苏省委特派员曹斌一起,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将如皋党、团、工会领导机构合并,成立县行动委员会,由他和曹斌为负责人,领导如皋西乡红军游击区5个区进行了平分土地的斗争。

9月,红十四军失败,穆子奇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做好善后工作,安置战友转移,埋藏武器,自己则继续在如皋西乡从事地下斗争。


11月,穆子奇奉命去上海。中旬,江苏省委重新组建如皋县委,任命穆子奇为如皋县委书记。1930年底,他与县委军事委员曹玉彬、秘书朱香九、委员陶宗显、龚坚强等5人回如皋开展恢复工作。当时考虑到从上海直接去如皋,或从南通经过去如皋,一行五人目标大,容易暴露,于是,他们商量后,决定从江阴过江,经靖江再去如皋西乡。途经江阴时,因叛徒告密被捕,解往当时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所在地镇江。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1931年3月12日,在镇江北固山下,穆子奇和曹玉彬、朱香九同时英勇就义,时年28岁。


六、威震敌胆的于咸


于咸,1907年出生于如皋镇涛区(九华)。1924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开始参加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1926年冬,于咸因参加学潮被开除,被迫离开学校,但并没有回家,继续在党的领导下画漫画、写标语,进行革命宣传。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于咸离开上海回到如皋,在当地一所小学里任教员,以掩护自己的革命活动。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于咸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家乡的热土。五一农民暴动失败后,于咸以小学老师的身份作掩护,配合徐芳德在镇涛区开展武装斗争。1929年4月7日,镇涛红军游击队成立。4月11日,他带领镇涛红军游击队10多名队员,扮作采桑人员来到滨江圩,从地主李昌太家的后门冲进去连发两枪,吓得李家的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乖乖地交出4支德国造短枪。其中有一支一直陪伴于咸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8月28日,如泰工农红军在如皋西乡戈家堡成立,于咸担任一分队(后为一中队)队长。自此,于咸率队转战如泰边境地区。


1930年春,如皋县委书记韩铁心在攻打高家庄时负伤去上海治疗,江苏省委决定于咸继任县委书记。


4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如皋西乡贲家巷正式建军。当时,县委委员孙盛,绰号“破凉帽”,兼特务队长,分工为红十四军筹集军饷。但孙盛一帮人却胡作非为,严重破坏了党和红军的声誉。于咸多次对孙盛的行为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可孙盛不思悔改,还派人图谋枪杀于咸。于咸遂向省委作了汇报,于7月12日在水洞口召开万人大会,枪决了党内这个败类。


1930年秋,红十四军失败后,于咸负责处理善后工作,隐蔽同志,埋藏枪支,最后一人到上海向省委汇报。后被省委多次派回如皋开展恢复工作。1931年7月,于咸带领部分同志来到原革命中心区东燕庄,在那里,他们逐渐集中了18支长枪和4支短枪,先后镇压了一些罪恶累累的叛徒和反动分子,震慑了敌人。


1931年8月27日深夜至28日凌晨,于咸和缪元珍(尤老三)、孙玉才三人从小西庄出发,来到大西庄,准备把泰兴的战斗小组集中到顾家堡,如皋的战斗小组集中到小西庄,准备袭击东燕庄据点。3人夜里就住在朝西庄北边油锅头缪永文家,等待泰兴的游击小组前来开会。因被人告密,敌人包围了缪永文家。他们同敌人激战到傍晚,敌人改用火攻,于咸等人冲出屋子,边打边向外突围,不幸最后全部壮烈牺牲。于咸当时年仅24岁。


七、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如皋县委最后一任书记吴汝连


吴汝连,1909年出生于如皋车马湖,毕业于石庄小学。1928年在江安六甲小学任体育教员。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3月,任镇涛区委书记兼镇涛红军游击队中队长。6月11日,红十四军一师攻打石庄,吴汝连率镇涛红军游击中队负责从石庄北发起进攻。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猛打猛冲,身上3处负伤,为战斗胜利创造了条件。战斗结束后,组织上安排他去上海治疗,伤愈后留在上海互济会,从事党的秘密工作。这期间,如泰地区因红十四军的失利,江苏省委先指派穆子奇、于咸回如皋开展恢复工作,他们又相继牺牲。省委遂于1931年8月,任命吴汝连为如皋县委书记回如皋领导恢复工作。由于国民党加强对各交通要道的控制,岗哨密布,并在各乡建立保卫团,推行保甲制,实行十家连环保,即一家出了问题,十家一起法办,环境恶劣,工作极难开展,不得以几次撤回上海。


1932年2月,江苏省委决定成立如泰县委,统一领导如皋泰兴两县恢复工作,任命吴汝连为书记。3月,他由上海返回江北,根据前一段工作的经验教训,决定先从打击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地头蛇”开始。据不完全统计,短短的两三个月,共斩杀了十条“地头蛇”,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提升了在决死苦斗中我军民的自信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茫茫夜色中,看到天将亮时的一缕霞光。


1933年2月,春节刚过,吴汝连又聚集红十四军失利后隐蔽待命的几位同志,组织他们分头行动,一夜间,镇压了5个反革命分子,对敌人震动很大。当年如泰地区春荒十分严重,吴汝连领导各支部开展春荒斗争,亲自率领游击队武装保护群众,到恶霸地主家借粮,参加的人数一次比一次多,群众的革命情绪又高涨起来。1933年4月26日,吴汝连去泰兴珊瑚区筹建革命行动委员会。这时,国民党如皋县政府派县警察中队长杨汇川率队下乡,纠集江安、卢港两区保卫团300余人四处袭击,并包围缪家埭、顾家堡等村庄,挨户进行搜查。吴汝连只得转往如皋磨头区活动。4月27日,吴汝连得悉顽乡长黄伯敏去曹庄埠西南一户人家吸鸦片烟,立即率队奔袭,因敌人还击火力又猛,只得连夜撤到戈家堡尤学庆家暂住。不幸被奸人告密,第二天一大早尤学庆家即被敌人团团包围。吴汝连指挥大家在墙上打射击孔,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从清晨到太阳落山,敌人虽多,却不能前进一步。眼看子弹用尽,吴汝连对同志们说:“我们要突围出去,宁可和敌人拼死,决不当俘虏!”说罢,打开大门带头冲出去,迎面遭到敌人机枪扫射,吴汝连当场壮烈牺牲,时年25岁,同时牺牲的还有陈奎、吴桂生、吴春茂、李二、丁昌银、萧喜儿等6位革命烈士。鲜血染红了戈家堡的热土。


中共如皋县委成立初期,8任县委书记7位前仆后继,壮烈牺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他们事迹可歌可泣、感人至深。今天,战争年代的硝烟早已消散,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也离人们远去,但徐芳德、吴亚苏、韩铁心、汤士伦、穆子奇、于咸、吴汝连等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宗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培育出来的前仆后继的英雄主义精神、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精神、众志成城的集体主义精神、人民至上的理想主义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辉映历史的天空,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先辈的牺牲精神,将永远感召和激励更多的人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进取,砥砺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行!


今天的党史党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