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启吾东疆党旗红——中共启东革命斗争史概述
发布时间:2019-08-02     作者:陆 欣


大家好,我是启东市委党史办的陆欣,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党史党课主题是:启吾东疆党旗红——中共启东革命斗争史概述。


一、新土新民,民强地丰。


通海有门,门启于东。新土新民,民强地丰。植被沉沙,乃祖乃宗。战天斗地,大智大勇。人称沙蛮,我写沙翁。设县建党,可纪可颂。先烈捐躯,立党为公。革命火炬,代代传送。  


这是洪泽在1988年12月写的一首诗,题目叫《启东颂》。


启东,在南通所辖县(市、区)中成陆时间最短,是一个“小弟弟”,但丝毫没有影响启东革命斗争历史十分丰富和精彩。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培育了启东人民开放、勇敢的民风民情和民性。从1919年到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启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谱写了早期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幕有声有色的壮丽史篇。


二、早期革命,不屈不挠。


1924年,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启东地区。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派员到启东开辟工作,启东工农运动兴起。1930年8月,启东一带发生革命暴动,形成了早期革命高潮。但此后中共地下组织连续遭受严重破坏,至1933年活动几乎停止。但是,启东人民仍然不屈不挠,坚持斗争,直至抗战爆发。


1、民众自发斗争。


旧社会,“穷人头上三把刀:租子重,利钱高,苛捐杂税像牛毛”。正如一首歌谣中描写的:


“官府衙门八字开,不讲公理讲钱财;看谁后堂送得足,包你官司赢过来;豺狼当道逞凶恶,贫苦农民受冤灾。” 启东沿海匪患历来严重,从满清王朝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封建势力、帮会盐枭以及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流民”,纷纷自拉一帮人马,或占地为王,或下海为寇。他们劫掠的对象虽多是富户,但有时也免不了侵扰一般百姓。有时兵匪一家,狼狈为奸,更使人民痛苦不堪。自1926年以后,匪警迭起,仅1927年2、3月间,吕四地区遭匪劫掠就有4次之多。社会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采取“哄宅头”“淘箩会”方式求生存,还发生新安镇盐民攻打盐行、18人惨死的惨案。


2、共产党领导斗争。


1925年暑假,曹家镇一些青年聚集在一个小楼上,学习马列,人称“红楼”。曹家镇西边有一个沙家仓,化名沈惠农的陆铁强在那里组织了启东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运动,建立了启东地区最早的中共党支部。与此同时,启东各地斗争此起彼伏。出现了反 “六角特捐”斗争,启东国民党的一些进步人士也同情和支持农民。县党部监察委员沈轶公和中共地下党员创办《暴露》刊物,揭露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鱼肉人民的。在垦牧地区,党支部建立后,就开始宣传减租改秤,发动农民起来斗争。还按一年12个月编了12首劳动歌,揭露社会的黑暗,诉说穷人的苦难。其中第六、第九首是这样写的:“六月太阳似火烧,粮户家里把扇摇;穷人田里汗流尽,一条老命去半条。”“九月粮户开了仓,穷人棉花被收光,一年辛苦两手空,又冻又饿心里慌。”共产党还在大同村组织暴动、发起盐民斗争。当局称“外沙已成恐怖世界”。


1926年2月,谢之屏、江允升、周智民三个志同道合的青年在海复镇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他们一方面学习马列主义书刊,一方面调查了解垦牧公司剥削情况,利用各种机会,向群众揭露垦牧公司剥削的种种手段。


3、1930年的红色风暴


1929年11月,江苏省委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部署农村武装暴动。在此基础上,通海如泰地区建立了红十四军。根据江苏省委指示和客观形势,启东县委发动了圩角、大生二厂春荒暴动,时称“红五月暴动”。在暴动中组建了红十四军启东大队,(队旗资料照片陈列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也被如皋红十四军纪念馆征集),县委委员杨思公兼任队长。二厂暴动在化名小方、通海特委委员张辛领导下举行,影响很大。随后,启东又发生了“八八”暴动,捣毁监狱,攻打县政府、救出赵克明,斗争盛况空前,党的影响得到扩大,彰显了启东人民坚定的斗争性。


三、抗日斗争,如火如荼。


伴随着芦沟桥的炮声,启东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启东各界在“不当亡国奴”口号的感召下,纷纷行动起来。重建后的中共江苏省委及时派人深入到启海地区重新开辟工作。1940年11月,新四军东进到启海,创建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了各级党的组织及抗日民主政府。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启东人民同仇敌忾,前仆后继,粉碎了日伪无数次疯狂进攻,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反“扫荡”、反“清剿”、反“清乡”斗争。8年中,启东始终燃烧着漫天的抗日烽火,同全国人民一样,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斗争篇章可歌可泣,在苏北抗战历史上乃至全国抗战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人民奋起组织武装抗击日军。1938年3月27日,日军由海门侵入启东,国民党启东县县长张立瀛26日闻讯便带着随从及钱财仓皇撤离启东。4月5日,日军第二次进犯汇龙镇,抗日义勇军和其它几支部队约定,联合攻击日军。夜间,抗日义勇军从北门,启东税警队从东门,陆洲舫部队、汇龙区常备队及在启东的崇明徐渭桥部队从南门向日军发起攻击。启东军民首战日军,虽然没有给敌人多少杀伤,自己也付出了代价,但它打响了启东抗日的第一枪,在启东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制造恐怖气氛,疯狂的日寇火烧了启东大镇汇龙镇,激起启东人民极大愤慨。


2、瞿犊石陀港伏击日军,打破了日军不可碰的神话。1938年3月,毅然投笔从戎的爱国志士瞿犊,在海门五区务本乡,组织了一支十几个人的抗日队伍,名叫两乡巡逻队。4月9日中午,瞿犊得到情报,日军由海门开往启东的两只运输船将于下午通过石陀港,他立即召集几个骨干商量,研究伏击方案。部队埋伏在石陀港东侧坟树园里。不一会,两只船由北向南徐徐开来,瞿犊振臂一挥,“打!”顿时,lO多支枪一齐开火,游击队员一跃而起扑向敌运输船,押船的日军被这突然袭击打懵了,仓皇跳上西岸,落荒而逃。这次战斗,缴获子弹24箱,自行车19辆,钢盔2只,糖果饼干2麻袋。瞿部首战获胜,打破了“日本兵不能碰”的神话,社会上的恐日情绪也有所消减。从此,瞿犊部队名声大振,影响遍及启海地区。


3、新四军东进建立根据地。1940年10月初,新四军取得黄桥战役胜利之后,就决定继续向通、如、海、启进军。1940年11月,季方在掘港召开各阶层代表会议,共商抗日大计。1940年11月15日,顾民元受命到启东赴任,经过谈判,16日,顾民元和平接管了县政府,正式就任县长,并颁布施政纲领,热情讴歌新生的启东。不久,顾民元被误杀。(顾民元被评为20世纪南通有重大影响的20位历史人物之一,2012年11月24日,启东举行了纪念顾民元烈士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江泽民同志为纪念文集题词)。


4、建立农抗会等抗日群众团体。1941年春,党领导农民开展“二五减租”,史称第一次夏收运动。无畏乡农民在新四军帮助下首次打赢了官司,根据地的群众组织得到扩大和发展。1941年11月,县成立农抗会,石坚任主任,并产生了组织、宣传、调解、妇女,青年、武装等委员,党的组织得到大力发展。至1941年8月,海启(除吕四)就有4个区委、44个支部,660名党员,比夏收运动前有大幅度增加。


5、反“扫荡”、反“清剿”斗争。包括启东在内的苏北、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对日伪势力是一个严重威胁。1941年8月13日,日伪军对苏中开展大“扫荡”。在海启,日伪军先后占领了三阳、久隆,二厂一线,部分地区被分割,形势开始紧张。为了粉碎日伪军“扫荡”,海启各级党组织,自上而下地进行反“扫荡”动员,并从组织上、军事上采取了相应措施。9月,海启两县行政组织合并,建立海东行署。两县武装也合并,成立海启警卫团,加强对反“扫荡”斗争领导,还成立了海启人民抗日自卫总队,海东行署主任顾尔钥兼总队长。


6、开辟启东区和陆洲舫的传奇故事。启东区地处江海三角地带的顶端,与崇明、上海仅一江之隔。抗战开始后被游杂部队、海匪势力窃踞,各种政治势力混杂其间,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态势。因而这里是我们开辟工作相对延迟的地区。在海启根据地建设过程中,县委从斗争形势的实际出发,对上述这类地区采取了建立带有某种“同情区”特征的策略方针,以扩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开辟工作。1941年8月,苏中四地委敌工部长程叶文派海启县委敌工部长杨文铨携带季方的亲笔信进入汇龙镇,与伪军“新亚救国军”副司令陆洲舫秘密会晤。陆洲舫是启东区江夏村人,新四军东进之前,他在启东区活动,有一定社会基础和武装实力。反正之后,他担任新四军海防纵队副司令员兼任三团团长,陶勇兼任司令员。他为新四军开辟海上交通线做出了贡献,电影《51号兵站》就有他的原影。至今陆洲舫的传奇故事还在民间流传,但一些历史误会还没有消除。


7、启东人民反 “清乡”斗争。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挽救其失败的命运,企图强化南京、上海一线的防守,控制大江两侧为战略要地。为此,继江南“清乡”后,汪伪清乡委员会在1942年12月1日发出训令,把南通附近地区划为苏北地区第一期“清乡”区。1943年4月8日,汪伪清乡委员会秘书长李士群与日军签订《苏北第一期地区清乡工作实施之协定》,对南通地区开始“清乡”,采取所谓“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总方针,实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特务的总体战,以实现“清乡”阴谋。6月,日伪以启东县为中心,集中优势兵力2500余人,大举分进合围,并加强对沿江地区的封锁和控制,实行强化“清乡”。由南通城调来的“清乡”警察大队在圩角镇建立了据点,以二区为重点,下乡编保甲,造户口册,贴门户牌,发身份证,选乡保长,编壮丁队。同时,在启东其它区,政工团与日伪军警进行分乡搜索,欺骗宣传,抽查保甲,办理连保连坐。我军开展反编保甲的斗争。正诗乡民兵积极开展活动,坚决打击编查保甲人员,使伪乡长不敢下乡,伪保长一时产生不出来。马力主编、颜辉刻写的《血腥的旗帜》生动真实地记载了启东人民反“清乡”的历史。据1943年4月至1944年5月不完全统计,日伪在东南地区犯下令人发指的暴行:拆屋1656间,烧毁房屋2463间,杀害无辜同胞354人,杀伤176人;抓走壮丁351人;强奸妇女871人。凡此种种,大部分是日伪在延期“清乡”中犯下的罪行。


8、王鲍牺牲故事。王澄、鲍志椿是两位抗日英雄,有着惊奇相似的经历,同年生(1914年生)同日死(1944年12月26日牺牲)。其中, 王澄,祖籍镇江,生于上海,父亲是个小职员。1932年高中毕业后,便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他参加了军事防控训练,同年被派往启东久隆镇防空监视哨所工作。1938年春,参加了由瞿犊领导的抗日队伍。1939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初,王澄任东南警卫团团长。12月,兼任东南行署主任。鲍志椿,常熟王庄乡人,从小丧父,由寡母养大。学生时代勤奋读书,1936年3月,鲍志椿在上海暨南大学秘密参加了共产党。1944年6月,任东南县委书记兼东南警卫团政委,与王澄一起,领导和指挥了东南地区军民的抗日反“清乡”等斗争。 


王澄、鲍志椿是抗日战争的骁将。名震东南,敌人闻之丧胆。1944年12月26日早晨,东南警卫团团部、东南县委和东南行署机关驻扎在巴掌镇。在被敌人秘密侦察后,日伪军出动了大批人马,分三路奔袭我驻地,团团包围。王澄和鲍志椿,临危不惧,迅速布置部队迎接战斗,不幸同时被敌人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光荣牺牲。启东专门设立王鲍烈士纪念馆加以缅怀。   


八年浴血抗战,启东人民终于和全国人民一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八年中,启东有近800名优秀儿女为国流血牺牲,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可歌可泣,永垂青史!


四、坚持斗争,迎来曙光。


1.反对内战争取和平。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45年8月,中共东南县委作出决定开展解放区的各项和平建设工作,诸如市镇港口的接管,交通线的开拓和加强,政权与群众团体的建设,汉奸的检举惩处,财政金融工作的管理,工商政策的执行,党内外思想教育的开展,地方武装的发展和整顿等等。


2.汇龙镇是市镇开辟工作的重点。经过多年战火摧残的汇龙镇,此时已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1945年8月31日,东南行署汇龙镇办事处、汇龙公安分局宣布成立。办事处和公安分局成立后所做的工作,一是接收敌伪机关,查封敌伪逆产。同时宣布党的城镇政策,稳定人心,整顿秩序,恢复生产,组织商人迅速开市营业。这些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还成立了“油坊工会”“店员工会”等,并组织了一支30多人的工人纠察队维持社会秩序。还接管和恢复了启东中学、汇龙小学。一个多月后,办事处撤销,成立启中区政府和汇龙镇镇政府,民主选举了镇长。根据上级决定,启、海正式分县,赵一德任启东县县委书记,钱伯荪任县长。启东县下辖和合、惠安、汇龙,圩角、新港五个区,并开展了群众性的惩奸运动。


3.声势浩大的夏季游击运动。1946年6月解放战争全面打响。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野战军主力,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其后,中共中央根据形势变化,制定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决定举行全国性反攻。在这有利形势下,东南地区各级地方武装乘着灵甸大捷东风,主动地出击,掀起了夏季游击运动高潮。其中,王德祥领导的海东区游击营,创造了六日三捷,震动了全苏中,九分区及东南警卫团传令嘉奖,《江海报》连续报道了海东游击营战斗事迹。


4.土改复查运动。1946年,启东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基本上摧垮了启海地区的封建土地制度。土改运动,提高了群众觉悟,兴起了参军、支前热潮。但是,由于内战逼近、快速分田,没有划分阶级成分,土地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1947年上半年,国民党军队在启海地区反复“清剿”,还乡团反攻倒算,残害土改积极分子。


5、启东全境解放。1949年1月初,淮海战役消灭了长江以北的国民党军主力,解放军预备渡江南下。此时,启海地区全境解放也指日可待。根据华中行政办事处政令,东南行署撤销。1月27日,启东海门两县新县委、新政府成立。季新华任启东县委书记、梁尚人任县长。同时成立启东县军事管制委员会,石流任主任。1月27日,驻守汇龙镇的残敌销毁文件,往崇明一带狼狈窜逃。至此,启东全境解放。


启东历史从此展开新的一页!


今天的党史党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