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凤城福地 古风情韵
发布时间:2019-06-22     


戴联奎的“尚书第”位于镇南王后裔府第西侧朝东。原建筑有11道门,占地1.6万平方米,现存第二道大门,为一四合院,自成单元。大门有门楼,上有砖刻,门口石鼓为竹叶石(化石)石鼓。大门堂内原有“尚书第”匾额。大门堂及两旁厢屋共5间,朝南厢房两间,堂屋及两旁厢屋亦朝东,也是5间。其建筑结构为木柱、重檐,上梁有元宝托方,室内铺磨方青砖,上下台阶为长条石,天井内以小条砖侧砖铺设。天井内和堂屋后尚保存有200多年的蜡梅各1株,特别是堂屋后的一株,筑有大花坛,树冠如盖,郁郁葱葱,每年开花期清香四溢。


与“尚书第”毗邻的“袁公馆”,其宅主袁祖安,字敦斋,清同治元年(1862)壬戊科进士,历任广东琼山、广宁、番禺等县知县。清光绪七年(1881)升任广东直隶州钦州知州。清光绪《如皋县志》称:“袁祖安出仕东粤二十年,多善政。”袁知州府,位于冒家巷坐西朝东第七个大门。为清代进士、广东钦州直隶州知州袁祖安府。现存朝东大门堂3间、朝南敞厅、堂屋及朝西厢屋共9间,合计12间。堂屋及敞厅均为木柱、扣马梁、重檐,内铺磨方青砖、菱形排列,堂屋内上梁有元宝托方。


集贤里明清民居,是集古城如皋明清建筑、文物遗存于一身的重要文物保护区。众多名贤故居以及一些富商建于此的深宅大院,随着朝代更替,犬牙交错,自成单元,表现出各个时代的建筑艺术特色。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余东镇古称凤城,位于海门市东北部,距海门市区30多公里。该镇是海门历史最长的一座古镇,历经千年沧桑,如同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伫立在运盐河畔。


在余东有凤凰化城的传说故事,美丽的传说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情感。实际上,余东古城确也像一只凤凰展翅。城内南北向的老街是凤凰的身体;老街中段向东西侧延伸的小街就像凤凰的翅膀;城南的青墩就像凤凰的头部。更妙的是,青墩旁有对鸳鸯井,酷似一双凤眼;北城外的三条盐车路伸向海边,犹如凤尾飘动。如果要问凤冠、凤爪、凤鳞何在,当地人都会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千百年来,余东人就以凤凰的形象营造了美丽祥和的家园,也以凤凰的羽毛编织了五彩缤纷的精神世界。


余东的“凤城”之称,最早出现在明代洪武年间。据《万历通州志》,余东镇建于明正统(1436—1449)中。据说明代嘉靖年间修建北城楼时,从真武大帝塑像中发现复制的尉迟宝林钢鞭一根,上嵌有“凤凰之城,福祥宝地,余庆百官,如日东升”。实际上,余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初年,唐玄宗时开始辟为盐场,成为官府流放犯人煮海烧盐的地方。南唐时,余东成为江北重镇、兵防要地而建余庆寨。随着盐场的拓展,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建余庆场,元代末年又改为余东场,从此,余东之名沿用至今。


余东的真正繁荣是在明代以后。发达的盐业,又得运盐河之利,使它逐渐成为古海门的一个重镇和拱护通州的东大门,朱元璋登基后第四年便派信国公汤和来此筑城。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屡犯东南沿海,海门成为抗倭前沿。为保一方平安,余东又加筑城墙,其城河环绕,城楼高耸,甚为壮观。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海水倒灌,洪水破城,城墙被毁,而4座城楼岿然不动。可惜战火无情,人祸不断,城楼一毁再毁。幸存的一座南城楼,直到“文化大革命”后期才被拆毁。然而,余东城楼如同凤凰的精灵一样,成为一种精神文化象征,久久留存在余东这片土地上。


走进余东,我们不能不去踏访那条具有500年历史的老街。漫步老街,仿佛走进一条历史隧道,过去的一切似乎在眼前凝固。由2146块条石铺就的千米长街,向着岁月的深处延伸,鳞次栉比的店铺排门,封存着古镇曾有的繁荣。百年老屋,比比皆是;青砖黛瓦,苍老斑驳。院落门厅,屋梁雕饰,无不显露出明清遗风。更有断墙残垣,撑起一方风雨,为的是将古镇的昨天留到今天。刻着“儒宗世泽,理学家声”门联的大门堂,历经百年,依然散发着古镇的墨香书韵。古镇内过去曾有过114处大门堂,大都悬挂过皇帝御赠的贡生、贡监、监生和恩贡的匾额,如今匾额不见,唯有断石残碑,倒卧街头巷尾,记载着过去大门堂的显赫与荣耀。老街中段有两口古井,是明代所掘。青石井圈已是绳痕累累,刻印着岁月的皱纹。


古老的运盐河逶迤而来,将余东城拥抱其间。运盐河始掘于南宋时期,历代屡经改道,但从未阻断过古镇的生命之脉,因而才有今日城河的旖旎风光。其古风依旧,清澈如镜,如玉带般环绕古镇。沿河树影横斜,蓬蒿丛生,偶有小船划过,荡起一片涟漪。有河必有桥。建城之初,余东有城桥6座。现存的保安、泰安二桥,是清代乾隆年间所建,在保安桥斑驳的石礅上,“乾隆”字样依稀可辨。尽管桥面已改,但人们站在桥上,感受到的是古镇历史的坚实如桥墩之基石,古镇文化延绵如城河之流水。


沿着仿古街北行,老远可见一座高大的门楼,那就是远近闻名的东岳庙。东岳庙始建于明代末年,原是吴氏宗祠。那时,海门屡遭风潮侵袭,江水逼近余东城南,一天,随着江流漂来一段川木。这天正是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民间传说的东岳大帝生日,当地人认为是东岳显灵,便将其打捞上岸,雕刻成东岳菩萨,以求保佑。东岳菩萨高丈余,竟然难以从城门抬进,便用绳索吊过城墙,供奉于吴氏宗祠。之后,又在后殿供起地藏菩萨,东西配殿安放十殿阎罗,吴氏祠堂逐渐演变为东岳庙。庙内三进两院,供奉大小菩萨500多尊。说来也是凑巧,自从东岳菩萨在余东城内安家后,江水居然未再北犯,反而逐渐涨沙成陆。于是东岳庙声名大振,东至吕四,西至南通,北至掘港,人们纷纷远道而来,数百年来香火不断,素有“小狼山”之称。直至抗战爆发,兵荒马乱,东岳庙才渐趋冷落。东岳庙是海门现存唯一的明代古迹,1986年公布为海门市文物保护单位。经多次修缮,1992年改称法光寺,成为海门一处佛教圣地。


山门前一对石狮,原置放于城隍庙前,乃清代遗物。而门后的一对门镇石则是典型的明代石雕,其上刻有狮子戏绣球,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是难得的石雕艺术品。天王殿即原来的东岳庙正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内4根金柱下安覆盆式柱础,此乃明代遗构。


出东岳庙西行约百米,小巷深处有一人家,看似极普通的三间平房,门前的青石却折射出这户人家曾有过的风采,那就是世世代代余东人引以为自豪的明代海门才子崔桐的故居遗址。


崔桐(1478—1556),字来凤,号东洲。曾编修《嘉靖海门县志》,有诸多诗文问世。站在崔桐故居遗址旁,向北眺望,有一建筑如大鹏展翅映入眼帘,信步走去,更感到文风习习,扑面而来,那就是文昌阁,也是余东镇历代文运昌盛的重要标志,其历史可追溯到明代。


崔桐中了探花后,余东人无不为之振奋,对那些尊崇圣贤、向往功名的儒生学子更是莫大的鼓舞,其时,镇上的名门望族张文元也倚重文风,向有建造文昌宫的夙愿,一为地方倡导学风,二为文人有个聚会场所。借崔桐回乡之际,便向崔桐表达此愿望,崔桐甚为赞赏,立表支持,并参与选址。明嘉靖十九年(1540),文昌宫落成,内供孔子及“四配”、“十二哲”等塑像,门前护城河称作泮池,成为地方胜景。后因崔桐得罪皇上遭贬罚,地方官员将张姓所建文昌宫误为崔桐修建而拆毁。崔桐复职升位后,其家人又在文昌宫原址重建一座较为简单的明伦堂,作为文人聚会场所,但后人仍以“文昌宫”称之。1942年发大水,城外戴青山要坝决口,为阻洪水灌城,情急之下不得不将文昌宫与场署衙门拆掉去填塞要坝,历时400年的文昌宫从此消失。


世事沧桑,昔日的盛衰皆成历史。为了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余东镇决定在原址重建文昌阁,2001年底落成。现文昌阁仿苏州三清殿前的文昌阁而建,殿内供奉孔子、朱熹、文昌帝君塑像,四壁布置书画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