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宋元时期南通地区的社会经济
发布时间:2018-09-08     


宋元时期的南通地区,南部为通州及所领的静海、海门两县。北部是属于扬州(泰州)的如皋县和海陵县一部(今海安)。这一时期的南通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在农业、盐渔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商业、手工业、造船业等新的产业门类,成为全国较为发达的地区。南、北部社会经济呈现不同的特点,总体上呈现“南盐北农”的经济格局。

 

一、通州社会经济

 

宋元时期的通州社会经济,以盐渔经济为主体,辅之以逐渐成长的商业、手工业经济。通州及其所辖静海、海门两县成为当时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唐、宋时全国的县划分为赤(京都)、畿(京郊)、望、紧、上、中、下七个等级,“望”是一等县。宋崇宁年间(1101~1106年),静海与海门合计2.75万户、4.32万人,从人口而言都是万户小县,但两县都名列“望”中,可见其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一)作为主体经济的盐渔业

 

北宋初期,约开宝八年(975年)前后,通州设利丰监,管辖西亭、利丰、永兴、丰利、石港、利和、金沙、余庆8个煎盐场。至北宋中后期,利丰监所管通州8场共有亭户1342户、1694丁,年销售盐48.9万余石。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通州境内10场有煎灶301座,灶户3000余户。乾道年间(1165~1173年),通州盐额78万石,占当时淮南盐产总额的1/3。吕四场出产的尖盐(又名真梁),质轻色白,味无苦涩,向为淮盐之冠,有“吕四真梁味甲天下”之称。元代,通州盐业生产继续发展,设有吕四、余东、余中、余西、金沙、西亭、石港7处煎盐场,盐区总面积约175万亩。

 

宋元时期盐的销、运皆由国家控制,对贩卖私盐者实行盐役,直至处死的严厉刑罚。宋代实行以销定产,海滨各场亭户由官府核定产盐定额,所产盐称为正盐,由官府尽数收购。锅户煎盐不在定额之内,所煎之盐称为浮盐,由商贩收购。北宋端平元年(1234年),浮盐亦归官府收购。南宋绍兴年间,通州、海门2处设有买纳场。元代食盐的运销制度沿袭宋代,官卖与商卖并行。

 

盐的运销依托水陆交通网络。宋元时通州盐由产区运盐至销区,一般使用分批编组的帆船队,称“纲运”。古横江淤寒成陆后,北宋嘉祐年间,通州静海县开凿运河由任口向北接通白蒲。运盐河北起立发,中经丁堰、白蒲,南达通州城,分别与各盐场场河相接。至此,自通州直至扬州湾头的内河运输全线贯通。南宋咸熙五年(1269年),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开凿东向的运盐河,自通州经金沙至余庆场。

 

宋元时期,通州民众靠海吃海,渔业经济较为兴旺。沿海灶户多以“下小海”方式兼营渔业。是时通州贡品有獐皮、鹿皮、鳔胶(用鱼鳔熬成的胶)。宋代通州的水产品烹饪技艺达到较高水平,“酥鲫鱼”名传各地。

 

宋末,棉花种植从江南传入通州,经济结构逐步由盐、渔两业向盐、渔、农三业演变。

 

(二)逐渐成长的商业、手工业

 

通州城商业形成气候。宋以后,通州城内以州治前的十字街为中心,有东、南、西三条大街,沿街住宅逐步转变为商店。西门多官商聚居,纱庄、布庄、当铺、酒楼、京广货店多设于此;东门为猪市和手工业者设店摆摊的集中场所;南门城外多为农田和坟堆,街上香店居多,相对萧条。故有“富西门,穷东门,叫化子南门”之说。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通州人口4.3万,所需粮食从里下河等地运入,由此城里出现粮食市场。其时,通州城设有管理医药的机构——惠民药局。元至元年间(1278~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至通州,在其所著的《马可·波罗行记》中这样描述:“通州城市面积不大,一切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十分充足;居民是商人,拥有许多商船;鸟兽的产量很多;通州东面相距三天路程的地方,就是海洋,在通州城和海岸的中间地带,有许多盐场。”

 

手工业渐成规模。相传宋末元初时,通州商户已经掌握织染技术,用土布和植物染料制作成古朴典雅、花色繁多的蓝印花布。元朝时通州兴仁、平潮一带产纱带、头绳,都以本纱为原料,除整批售北路客户外,还零销狼山香客及城内京杂货店。元代中叶,从江南传入手摇轧花机,很快在植棉农户中普及。

 

(三)造船业和运输业的发展

 

通州城建成后,原来分散靠泊的船只集中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港口。除通州港外,宋代还有狼山港、石港、廖角嘴等港口。通州马鞍山西有通济闸,为元代漕运出海处。至元十八年(1281年),浚运盐河,修通济闸3座,其一在马鞍山西,另两座在白蒲镇。至此,运盐河可通江入海。

 

良好的水运条件为造船和运输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早在汉、唐时,通州已有木船生产。《宋史·食货志》有运盐船从通州循长江直运至江西的记载。元时,州人朱清奉命造海运舟(又名平底沙船)。完工后,朱清和张暄率10艘平底沙船组成的船队,运粮6000余石,由通州起航,经刘家港入海,至直沽,达京师,航程1.33余万里。通州至直沽、京师和北方沿海的海运通道打通后,年运粮百万石。

 

此外,宋元时期通州建筑营造达到新水平,建造了一批传世建筑。宋时,建南城楼,筑瓮城,在城内建西寺、东寺、玄妙观、孔庙、天宁寺大殿等,在城中州衙前建谯楼,在狼山建支云塔。

 

二、如皋县和海陵县海安地区社会经济

宋元时期的如皋县和海陵县海安地区社会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盐业经济仍占重要地位。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

 

宋元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全国的经济中心南移。宋初,朝廷及地方政府积极劝垦,发展屯田。元世祖初定江淮,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下诏江淮襄阳至海滨的各处荒田“募人开耕,免其六年租税及一切杂税”,并“增江淮屯田军二万人”。随着人口的增长,至元十四年(1277年),如皋由中下县升为上等县。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开展圩田、沙田等多种形式的垦殖,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农业耕作制度及生产工具、技术都有长足进步。约在两宋之交,淮南地区完成由一年熟的单作制向一年两熟的多熟制过渡,如皋县和海陵县海安地区属于一年两熟的水稻小麦区。为适应水田农业的发展,改进耕犁,普及水车等灌溉工具和耙、碌碡等整地农具,形成以“耕—耙—耖”为主要特色的水田耕作体系。

 

蚕桑业进一步发展,盆景行业开始起步。据专家考证,如皋盆景源于宋代,当时常被达官贵人放在家中观赏。

 

(二)走向兴盛的海盐经济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泰州海陵监移至如皋,辖角斜(东斜)、栟茶、掘港、东陈、丰利等8场,并设西溪盐仓。北宋的三位宰相吕夷简、晏殊、范仲淹都曾在泰州西溪当过盐税官。通泰盐不断增产,出现积盐无屋可储的状况。庆历三年(1043年),海陵、如皋县积盐300万石以上。

 

南宋时期,如皋县和海陵县海安地区设有角斜、栟茶、掘港、丰利和马塘5个催煎场,另有如皋、海安2个买纳场。乾道年间(1165~1173年),共产盐约53万石,占当时淮南盐产总额238万石的22.27%。元代,该地区仍设有5场,盐田总面积约125万亩。

 

三、江北捍海堰的修建

 

宋时通州、海门地方官多次组织修建江海堤防。对如皋、海陵及通州影响最大的水利工程当数江北捍海堰(范公堤)。由于唐代宗时期修建的捍海塘(常丰堰)年久失修,潮灾泛滥,沿海人畜溺死甚多。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官,奏请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请修海堰,得到朝廷同意。次年,范奉命集通、泰、楚、海四州兵夫4万余人修筑海堰。工程先后由范仲淹、张纶主持,历时5年,终于建成这条长达l43里零136丈、基宽三丈、高一丈五尺、面宽一丈的海堤,百姓称之为“范公堤”。25年后海门知县沈起自吕四场至余西筑堤70里,延接范公堤。沿海堤防的修建,使近海民田免于海潮的倒灌,沿海碱卤之地逐渐被改造成良田。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