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南通旧习俗的封建气氛
发布时间:2018-08-25     


旧通州地区有一句俗语:“如皋报子通州匾。”它说明的是科举时代两地不同的风俗人情。通州的地主绅士和旧知识分子都比较保守,或迂腐。很重视所谓功名,在门口岸上一块红底金字的匾额,自我表明是官宦人家,算是自家的荣耀。或依照惯例,诗书门第科举自贡生以上就有上匾的资格。街头巷角不少的门堂有匾,特别对科举有兴趣,而搞个贡生以上的功名又比较地容易。所以关于科名匾要占十之八九,哪怕是陈年古代的祖先。科举废后,旧官僚和旧知识分子依然保留着对上述的兴趣,直到南通解放。清末高等小学毕业都奖给科举时代的名目,得到的不仅写上自己的履历作为一项资格,个别的还开贺收人情。民国初元稍稍把这风气抑降了一下。到了袁世凯准备称帝,而行卿、大夫、士三级制的时候,南通城里出现过中大夫第。子孙替有过科名的父祖议乡谥,虽然他们当时算是新的知识分子,虽然他们当时在沦陷期间,伪文献委员会分子特地续编《通庠题名录》和《静庠题名录》,居然也有人凑钱,很整齐地印订成书。至于这些门前有匾的人家,有些经济力量能雇佣佣工而兼备一定的社会交际地位,那么他很可能像他们的父或祖一样,或是规定佣工们称他为老爷,这样的人当然是地主或破落地主。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