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传播耕织技艺的江南移民——崇海人
发布时间:2020-10-24     作者:姜 平


南通(旧称通州)地扼江海门户,古来为江防重镇。公元958年,后周在此设静海军,始称通州;而后筑州城、设刺史,领静海、海门二县,隶属扬州府。其时东部沿海“地卤难殖”,不宜稼禾,岛民以“煮海为盐”谋 生。唐末军阀割据,周世宗派兵攻占静海,姚氏家族率军队和家属万余众从吴兴南下静海,统治胡逗洲(时称静海)、东布州达半个世纪之久。姚氏家族来自素有“丝绸之府”美誉的东南望郡吴兴,吴越子弟随军北徙的同时,也带来江南农桑文化的传统技能。《徐夫人墓志》铭文中与“煮海积盐”生产相提并举的还有“务耕桑”的记载,这是南通历史上最早见诸文字的地方耕织活动记录,反映出古代通(州)海(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端。


宋末元初,棉花已传入江南松江、太仓一带。由于纺织工具落后,只能用手剥去棉籽,竹弓线弦弹花,棉布产量极低,阻碍了棉业生产的发展。自元初上海松江乌泥泾农妇黄道婆将从海南黎族学到的棉纺织技术带回故乡,经过她的革新推广,使得松江一带手工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明朝统治者为推广棉花种植,实行奖励垦植及多种植棉免税政策,激发起农民植棉积极性,推动了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棉花生产迅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已成为全国主要产棉区。正如清王熊《木棉花诗》所云:“但得江南无歉岁,便教天下不知寒。”明清以来,江南地区的松江府、苏州府和太仓州等处形成了全国棉纺织业的主要中心,棉花集散量和行销地区均在全国居于首位。据地方文献记载,原属松江府治的上海、浦东各处,以及与浦东之川沙隔江相望的崇明沙岛、海门外沙,辟为新垦地,逐步发展了耕织生产。可见,南通的棉花耕织技术导源自江南,其源流自松江、浦东、太仓等地传入,经由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北路、海门外沙一带,逐步向西北遍及苏北全境。通海地居江淮之委,黄海之滨,濒江临海地带,土壤含盐分高,土质沙松,尤富腐殖,宜于棉花栽培;加之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海洋性气候显著,气候温和,日照充分,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使这里成为天然的棉花垦植区。加之地处偏僻,战乱很少波及,相对稳定的环境使通海地区迅速发展为著名的棉产区和土布之乡。


追踪南通土布与江南土布的渊源关系,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大量江南移民入主江北。溯自五代设崇明镇开始,崇明沙洲与古通州在隶属关系上就“聚多离少”,彼此间交往甚为密切。宋元之际,崇明即早为江南人所开垦;在江南棉花生产蓬勃兴起的经济形势下,长江海口新沙洲的应时而生,自然成了吸引江南沿江棉农北上拓植的热土。明初,在经历元末战乱之后,受长江阻隔而苟安一隅的崇明岛,此际深陷水患涨坍侵 扰,所以待战火停歇,人口纷纷往外迁移。


洪武二十五年(1392 年),崇明岛上无田者2千余户迁往江北。这批崇明岛民越江而居,迁入地点多在扬州府的通州、 海门县境。明清之际,随着苏北盐业经济的日渐衰落和代之而起的植棉业和家庭纺织业的兴盛,招致更多江南移民拥入江北。崇明人聚居地由崇明一地变为崇明、海门两地,南农北移的步伐已逐渐迁移通州境内。此后百余年中,由于崇明渐次成岛,海门与江北陆地逐渐连接,生活居住地相对稳定,人口繁衍增长迅猛。至清末,崇、海人口总数早已超过百万。地少人多的尖锐矛盾,迫使富有开荒拓植传统的崇、海棉农又开始跨江涉水,向江北沿海滩地寻找新的目标开拓棉垦。


早期通海沿海的地方经济以煮海积盐生产为主,图为苏北盐场历史镜头(历史照片)


清初,统治者为恢复破败的农业经济,鼓励垦荒植棉,实行移民与计丁授田办法,垦辟荒地作为世业。长江下游的上海松江、太仓、通州一带“逼近海滨,率以沙涨之地宜种棉花……每村庄知务农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十分之七八”,上海、太仓等地还出现了专门租种棉花的棉农,崇明一县“向因本地多种棉花,不种粮食”(《皇清奏议》卷六一,高晋《奏请海疆采棉兼种疏》)。清初以降,以崇明移民为主体的吴地棉农纷纷迁往通海地区垦荒耕织,成为清初通 海新生沙地的首批拓植者。“清初坍地复涨,江海之交,新沙骈联相望,徙而耕者,崇明十之八九,通州和它县不过一二。” (张謇:《张季子九录》第10卷第53页)他们的开发与耕织生 产,促使南通成为苏北地区最早、时间上仅迟于江南松江、上海、太仓的土布之乡。江南移民在此开疆扩土、繁衍生息。由于旷土生财,人口日繁。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清政府划通崇沙地别建海门直隶厅,辖管崇明、通州新生沙地,居住在这些新沙洲上的崇明人和海门原住民被称之为“海门人”。


清初,江流主泓道南倾,长江口北岸转坍为涨。此后的海门复涨,虽已非故土,然而海门人的生活习俗与习惯技能依然 一脉相承,沿袭未变;江南新兴的耕织技术也随海门人一路播传,给当地棉纺织业带来普及推进。证之乾隆甲戌(1754年)《通州志》所载:“海门人虽在播迁转徙之余,尚能自食其力。家有机杼,户多篝火,一手所制,若布、若带、若帨巾,易粟足活三口,三人事事,则八口无虞。”(清·王继祖、夏之蓉等:《(直隶)通州志》第17卷风物志)就此可知,清初通海地区手工棉纺织生产不但品种丰富,而且已成为大宗流通商品。海门人日夜纺织、卖布买粮已成为当地普遍现象。再考据林举百《近代南通土布史》中记载,通海关庄布牌的发生,即始于海门小牌土布:其产地愈近通城,其牌号逐步提升、成色愈益提高,呈与年俱进之势,这与海门人愈迁愈近通城的步伐及纺织活动,实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金沙向称县庄、京庄布的根据地,兴仁镇为帐沙的发源地……溯其源流,皆与棉产品质之优良及海门人的迁徙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关系。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