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档案中的天宁寺
发布时间:2020-06-20     作者:任苏文


天宁寺,是南通人耳熟能详的一座古寺。关于天宁寺的建造年代,明宣德八年(1433)《通州天宁禅寺重修记》碑文根据郡志称:“天宁寺居州之西,原系奉圣寺,政和间迁天宁禅寺并入报恩光孝,称天宁报恩光孝禅寺。今以天宁禅寺称焉。”查阅史料,奉圣寺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4),其地并不在现址,至宋代才迁到城内与报恩寺合并,由此可知,天宁寺始建于唐,兴盛于宋,已有千年的历史。由于其历史悠 久、建筑独特,早在1958年就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进一步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近笔者受命按照新颁标准整理制作天宁寺记录档案,对天宁寺又有了新的认识。


天宁寺历来位居通州城四大寺之首(天宁寺、东寺、西寺、千佛寺),是一处规模大而又保存较好的佛教寺院,更是一处庄严的佛教圣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由于其建筑的独特而备受关注。寺内建于宋代的大雄之殿,气势雄伟,肃穆端庄,是南通为数不多的宋代古建筑之一。大雄之殿建筑平面近似正方形,殿内明间的六根内柱更是与一般寺庙建筑不同,采用“包镶法”,各由12根略小的半圆柱包裹一根柱心,形成12瓣瓜楞柱,造型奇特。这样的柱型,可以用较细的木柱构成粗壮的立柱,解决了江海平原地区不易获得粗大木料的困难,既满足承重的要求而又不失美观,实为古代建筑师的高 明创意。虽然历经千年沧桑,天宁寺亦曾几度兴衰,大雄之殿也经过多次修葺,但其基本构架以及立柱下的覆盆式石础,上雕缠枝牡丹花纹,仍具有的鲜明的宋代特征。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生前到南通考察天宁寺时曾指出:“象这样用木质瓣形瓜楞柱的古建筑,全国只有两处,一处是天宁寺,另一处是宁波的保国寺。”可见其珍稀程度。


近几年来,笔者在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过程中发现,至少在南通,采用包镶法瓜楞柱的古代建筑并不止天宁寺一处。位于城南启秀路的兴国禅寺,又称太平兴国教寺,人们习惯称为东寺,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东寺初建于宋乾道二年(1166),元至正八年(1348)毁于火灾,其现存的大殿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重建,虽然已是明代建筑,但因在原址重建,部分沿袭了宋代建筑风格是合乎情理的。其大殿之中即保留有包镶法瓜楞柱。与之相对的西寺,是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兴化教寺,也是一处创建于宋乾道元年(1165)的庙宇,后历经兴毁,其大殿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明代寺院建筑保存至今,近年经过全面修复,建筑格局仍不失宋代风貌,尤其是现存的柱础,为宋代遗构,从其造型来看,亦不能排除当初使用瓜楞柱的可能。由此可见,在南通早期的寺院建筑中,瓜楞柱的使用并不鲜见。这种因地制宜、符合江海平原地区特点的建筑形式,是勤劳智慧的南通人民的一个创举,并已载入史册。而天宁寺大雄之殿和金刚殿完好保存的瓜楞柱,则是这一建筑形式的典型代表。


光孝塔,同样是天宁寺的一个亮点。光孝塔是一座5层木塔,平面作八角形。塔身建于须弥座上,塔沿上有砖砌叠涩,垒成平座,檐角梁下有擎檐柱,腰檐向上反翘,四周有木栏围绕,每层设4个门,游人可登临远眺。光孝塔在建筑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顶刹较高,塔顶承露盘上有相轮七重,上施宝珠,围以光焰,使得光孝塔犹如戴上了一顶华美的凤冠,玲珑秀美不失雍容华贵,又显得巍峨高峻。


关于光孝塔的建造年代曾有始建于唐的记载,南通民间也有“先有塔,后有城,前人就塔建城”的说法。千百年来光孝塔也是几经风雨,多次重修,早已失去了当初的风貌,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现存的塔身是明代的风格。1997年一次全面的大修,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它的认识。经省文物古建专家考证,光孝塔的真身为典型的宋代形制。十分令人惊喜的是,大修中在塔的基座清理 出16只宋代浮雕麒麟,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光孝塔现存塔身是宋代建筑。麒麟作为神灵的化身,与龙凤并列,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祥瑞的象征,是吉 祥如意的征兆。麒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古史传说中国中原地区的黄帝族就是以麒麟为图腾,作为氏族所崇拜的偶像。麒麟的形象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不断被神化成为现在人们所常见的鹿形、龙首、狮尾、鳞身这副“四不象”的样子。光孝塔下的这批石刻麒麟神态各异,形象生动,工艺精湛,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只是其模样与我们上述麒麟的样子不尽相同,这说明在宋代,麒麟的形象还在不断的演变之中。光孝塔下这批浮雕麒麟重见天日,成为光孝塔是宋塔的有力佐证,重显宋塔风采的光孝塔,更加婀娜多姿。


然而,根据以往的报道,光孝塔平面呈八角形,按每面塔基镶嵌两块浮雕,应该是16块浮雕麒麟,查现有档案,却始终只有12块,另4块哪里去了?带着这个疑问,笔者专门去现场考察,弄清了原委。原来光孝塔塔基地势较低,1997年大修时为了将清理出镶有浮雕的塔基显露出来,把塔基周边的地平下降了近1米,原先位于塔基之上的塔门与地面产生了落差,为便于登塔,就在塔基北面附设了登塔的阶梯,因而遮掩了北面和东北面的4块浮雕,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就只有12块了。对照现存档案中10多年前拍摄的照片,这批浮雕的麒麟又有了不同程度的风化,有的损坏已很严重,这一情况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这一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加强保护。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