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南通名镇——金沙镇、石港镇
发布时间:2020-05-21     作者:陈国强


金沙镇


名镇概况


金沙镇一带,南北朝时期为长江、黄海交汇处的南布洲,与胡逗洲邻近;宋以前称布洲场,俗称“古沙”。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取“披沙拣金”之义命名金沙,设金沙场,为通州所辖七盐场之一。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设盐课司,渐成集镇,有南、北二川门。镇区踞运盐河两岸,大部在河北,南北街短,东西街长,呈月牙形。民国18年,为区下行政建制镇。民国23年,为南通县13个区中第七区区公所驻地。


1949年1月28日,金沙镇解放,成立中共金沙工委和金沙办事处,分别属中共南通县委、县政府领导。金沙即为县属镇。其后,金沙建制多有变革。2015年3月26日,南通市通州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金沙镇。



建筑景观


中共江北特委纪念碑


中共江北特委纪念碑现坐落在通州市实验小学前蓓蕾公共绿地内。碑高8米,主体部分似火苗,又像花蕾,暗喻“没有过去燎原的革命圣火,哪有今天幸福成长的祖国花蕾”。该纪念碑是通州城区具有革命象征意义的人文景观,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江北特区委员会建于1938年8月。中共江苏省委指定唐守愚(唐绍宗)任特委书记,陈伟达(分工军事工作)、吴佐成(分工统战工作)为特委委员。当月,特委成员以上海流亡来江北的抗日进步青年的身份,先后抵达南通县金沙镇。


特委在金沙期间,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先后派人打入特务总队、抗战支队、保安一旅等国民党地方武装,掌握部队政训部门的领导权,在官兵中宣传抗日救国,秘密发展党的组织,争取、控制了一部分武装部队。在唐闸附近农村组建了一支以工人为主体的抗日武装——抗战支队南通第一独立大队,在金沙组建了第七区抗日自卫队,这些武装是特委直接掌握的抗日武装。


为缅怀江北特委的历史功绩,1985年8月,金沙镇人民政府在南通县人民政府招待所大门南侧(即姚溱住宅所在地)建立“中共江北特委旧址纪念碑”。1998年,中共通州市委、通州市人民政府结合旧城改造重建中共江北特委纪念碑。2012年,11月2日上午,中共江北特委纪念碑迁建落成揭牌,依托纪念碑建立的通州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同时揭牌,至此,通州多了一个重温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传统的阵地。


瞿家园张公祠


在通州经济开发区内“三环路”对东,穿过新通掘公路,沿着宽阔整洁的水泥村道再走大约2公里,便是旧时的瞿家园所在之处。这一带原是风景秀丽的乡村田园。清代乾嘉年间的金沙诗人孙兆祥《过进鲜港》诗中云:“风急孤帆浪泼天,苍茫云渚望中悬”,“村树迷离青嶂外,渔舟牵若夕阳边。”瞿家园就在这个“夕阳边”。也就在孙兆祥留下这首诗篇的年代,张謇的高曾祖从通州石港泛舟到进鲜港西岸定居下来。


瞿家园是张謇家族嫡系祖先的“根”。经历过100多年风雨的张氏家祠,乡人曾经在里面办过村塾,以后改为初级国民小学,新中国成立后称霞中小学。张謇在撰述自家世系的文字中说“先世已不可考”,而把瞿家园定为嫡祖始居之地。


据“瞿家园”的老人叙述:张謇在世时每年清明前后,都要乘汽艇来此扫墓,四邻八乡的穷人每年在此等候状元公的施舍,张謇命人用箩筐抬着铜板,沿途分发给穷人,场面十分可观。在“张謇日记”中有关张謇来金沙祭扫高、曾祖墓的记录多达26次,1922年对赎回“张公祠”所在地的土地及设想,日记也有明确的记载。张謇在1924年兴建“张公祠”时,在该祠内开设了“私立张公祠元臣小学”元臣是张謇的高祖——张元臣,因小学坐落于当时的霞中村,该校解放后改为“霞中校”,80年代后期因生源减少而关闭,后改为成人校,也于90年代初被关闭。“张公祠”是张謇在世时修建的多座祠堂、家庙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一座祠堂。“张公祠”3面环水,是一座典型的民国建筑,其建筑用砖,多为南通城墙拆下的长条砖,东西厢房与正房有走廊相连,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旅游价值和学术价值,2007年通州市人民政府对“张公祠”的11间房屋,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石港镇


名镇概况


石港镇地处南通市通州区北部,具有四通八达的水运交通,横贯境内的九圩港运河西接长江,东连黄海。古镇在唐时淤积成陆,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南唐时成为“静海都镇制置院”五处要塞之一,揭开了石港发展的序幕。宋代石港成为重要的盐场,古镇取得长足发展。明代两淮盐运司由通州移驻石港,古镇发展达到极盛时期。清朝以后盐业中心的东移,石港开始衰落。



人文掌故


石港古称石渚、樵珊、渔湾。南北朝石渚是江海边的一个沙洲,是一个渔村。唐初,海岸东移,人们在此地开垦荒滩成良田,并开河港。在泥沙中挖出一石碣,上有“凤凰所栖,乃是宝地,石港新开,幸福万代”。石港之名由此而来。唐太宗李世民听说石港是凤凰宝地,要来巡视,派尉迟宝林在石港建一座行宫,后因故没来成,把行宫改为佛寺,称“广慧寺”。宋朝石港设盐场,镇东十里有一马蹄形海湾,渔船靠岸卖捕来的鱼,所以就称卖鱼湾,南宋文天祥在此渡海南归率兵抗元,有“卖鱼湾”诗三首。人们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以卖鱼湾为石港地名,简称“渔湾”。


石港曾经是文天祥渡海脱险的地方,也是他留下诗篇的地方。“风起千湾浪,潮生万顷沙。春红堆蟹子,晚白结盐花。故国何时讯,扁舟到处家。狼山青两点,极目是天涯。”这是文天祥当年在石港写下的诗句。


为了纪念文天祥,人们将他当初出海的那条河港称为“遥望港”,让后人知道文天祥曾在这里遥望南方。清乾隆年间,石港人周学彭还在卖渔湾建成一座渡海亭,尽管由于风雨侵蚀,这座孤亭不久就倒塌了,但建亭纪念文天祥这一做法,却为后人所沿用。民国4年(1915),张謇在石港东北十余里的杨家环重建渡海亭,并亲撰《渡海亭记》。遗憾的是此亭于抗日战争期间毁于强台风。1983年,为纪念文天祥殉难700周年,当地政府再度建起一座渡海亭,同时建成三间史料陈列室。



建筑景观


古镇格局


石港在建城之初就是作为盐业重镇来营造的,防御是城镇规划的第一要素。封闭的环形城池在冷兵器时代是最好的屏障,石港人改造原有的河湾,形成了心形的环镇护城河,明洪武十六年信国公汤和筑土城,形成了完备的防御体系,该格局遗址保存到今天仍清晰可辨。石港城的“内向封闭”型格局,以古城墙为边界,古城墙围合的空间为城池核心。城内东西和南北走向的街道在城隍庙相交呈十字形,各通一城门,城内其余众多小巷都与这两条主街相连。这种典型的集凝聚性、秩序感和与自然于一体的布局反映出古镇在当时具有的朴素的规划观,是古镇物质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石港大量的优秀建筑毁于战火,解放后历届政府对古镇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改造,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古镇的面貌也在改造重建中遭到了破坏。


建筑特色


石港古镇的建筑除了几处宗教建筑以外,大多为住宅和前铺后宅。从住宅平面型制来看,主要有“间”、“合院”两种模式。“间”模式主要分布在以商业功能为主的街道两侧,在临街使用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内部生活空间的扩延必须向纵深方向发展,前店后宅等就成为了石港商业街区的主要建筑形态特征。而“合院”型住宅则分布在除主要商业街区之外的街巷内,院落空间一般相对独立,院落间交通、采光、通风等通过正堂和天井来同合形成。空间序列组合依据“门堂制度”,在纵轴线主导下排列门屋和正堂,再配以两厢。在控制院落关系之中,纵为主,横为次,依次为宅大门、二门、院落、正房,正房在有钱人家又分为厅堂、穿堂和正房。


石港渔湾


石港渔湾又名卖鱼湾,因文天祥著书《卖鱼湾》三首而扬名。这个原生态的渔湾水道,因交通闭塞而得以保存。这里,河网密布、港汊纵横;河水清且涟漪、枝头百鸟相鸣;港边芦苇飘曳、岸旁杂树生花;春来簇簇似锦、夏至荫荫如盖,秋到荻花茫茫、冬临雪飞鱼藏。河曲、树繁、草茂、鸟多、水清,舟行水巷之中,自有“山穷水尽”之感、“柳暗花明”之趣,从而识得自然“真、善、美”之三味。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