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南通名镇——茅家镇、余东镇
发布时间:2020-05-21     作者:陈国强


茅家镇(海门高新区)



名镇概况


清康熙中叶前成陆的“裙带沙”是茅家镇的所在地;康熙四十五年(1706),自崇明青年农民陈朝玉来此开垦后,江南句容等地的垦荒者纷至沓来,先是形成村落,后又呈现集镇雏型;清雍正康熙年间(275年前),生活在这里的茅姓原住民架起了“踏子板”卖起了鱼虾瓜蔬,集市兴旺、门庭若市,茅镇、茅家镇由此得名。


11.png

12.png

海门镇老街道


乾隆三十三年(1768)清朝政府设置海门厅,设海门厅署于茅家镇,从此茅家镇得到第一次东扩的历史机遇,形成了一竖(复兴街)一横(大同街、建国街)“丁”字形的市井格局。民国时期,海门地方政府以引线弄为界,东部称文成镇,西部(复兴街地域)称武成镇,(茅镇合称文武示范镇);文革时期,茅镇改为海门镇。1983年5月复称海门镇人民政府,行政机关迁至光明路。1992年12月,新海乡、秀山乡并入海门镇。2000年4月,江滨乡并入海门镇。2006年,镇机关迁至秀山西路。2011年三和镇并入海门镇。2013年海门镇变更称高新区。



人文掌故


徐公祠(海神庙)


徐文灿是清海门厅早期的同知,他是一位富有强烈责任心的地方官。海门厅初建6年,他于1774年在裙带沙茅家镇(今烈士陵园内)创建厅署。为了镇压潮患,徐文灿又在厅署后筑狮山以抚慰百姓内心深处的伤痛和恐惧。次年率领民工于茅家镇西20里的天补沙截流筑堤,而新土松软,屡筑屡溃,但他与民工坚持不懈,终于使天补沙南北水滩变成了万顷良田。徐文灿为官清廉,在海门8年多,离任时行李稀少。他平易近人,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老百姓甚至忘了他是五品大员,有时竟带着不值钱的“地皮小菜”直闯公堂送给他尝鲜,他总开心地笑纳。


按照《海门县志》的说法,海门人感念徐公之亲民廉洁,纷纷捐款在厅署东侧建徐公生祠,里面有徐公的泥塑金身。由于徐公祠里同时还祭祀海神,故后来又习惯称海神庙。而按照民国时《新海门报》的说法,海神庙是徐公文灿创议建设的,以镇潮患。两者说法虽不一,但在时间上基本一致,都是徐文灿在生前并在海门担任同知时建造的。


徐公祠建成后,不但成为百姓祭奠海神和纪念徐公的庙宇,还成为人们公共活动的场所,据《海门县志》记载,1927年海门国民党县党部成立后,海门县总工会于徐公祠成立。海神庙(徐公祠)直到1962年还有三间平房,最后一任庙祝(管理者)法号庙兰。海神庙大约在1963年全部拆毁。



建筑景观


涸苏堂牌坊


位于海门镇西郊。涸苏堂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15),由陈朝玉之子陈浩等捐建,收养孤寡老人,是南通地区最早的慈善机构。今存节孝坊。立于清嘉庆七年(1802),为表彰刘陈氏而建。节孝坊两侧石柱上刻有对联:“一寸铁心不比海枯石烂,千秋霜节长同风白月清”,横幅为“皇清旌表太学生刘铭妻陈氏节孝之门”,横额上有“千秋一范”、“明伦赞化”字样,坊上刻有龙凤如意图案,上有“圣旨”石匾。该牌坊是县境现存唯一完整的牌坊。


13.png

涸苏堂牌坊


徽州会馆厅堂


位于海门镇街北路西首。主体建筑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由徽州人汪英等捐建。厅堂系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的七檀硬山建筑,前附卷棚式通廊,柱头上置讹角头,月梁扁作,四抹头格子长窗,板门。厅堂的月梁、斗拱、雀替等构件及山花处通体都是花卉、动物图案的浮雕和透雕,图案有牡丹、莲花、孔雀等。雀替制成如意头,丁头拱与月梁两端刻成象头形和龙首形。沿墙壁四周下方刻有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壁雕画18幅,每幅长约1米,宽0.6米。


天主教耶稣圣心堂


位于海门镇复兴街93号,始建于咸丰四年(1854),光绪九年(1883)重建,民国20年扩建。为坐西朝东的中式九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文化大革命”中,教堂关闭,由县人民医院使用。1980年归还教堂,1981年4月19日重新开放。


14.png

天主教 耶稣圣心堂


海门县烈士陵园


位于海门镇建国街西首,1952年开辟,占地2.4亩,主体建筑为烈士馆。园址原系清代海门厅署遗址,其清代建筑群毁于日军战火。园内北部的狮子山堆砌于清乾隆年间,历来为海门一大胜迹。


清代海关旧址


清代江海关的分关之一,建于清道光年间,位于海门镇复兴街南端。今存两埭七架抬梁式砖木结构平房,临街墙两方石碑,分别立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和清同治五年(1866),刻有海关征收过境货物税款和严禁侵吞国家课税的条文。




余东镇


名镇概况


余东又名凤城,有1300多年历史,曾是通州余东场,是元明清两淮盐场之一。余东,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现存明代法光寺、千米石板街、崔桐故居、武进士故居,宋代的姐妹井,清代保安桥、张氏私塾、震丰恒布庄等特色的历史建筑,是省内外文化艺术界人士前来采风的景点之一。制作的视频《守望古城》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余东,是声名远播的教育之镇。明清至今,出了两个状元、13个举人和数十个秀才,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余东中学教育优势明显,师资力量雄厚,每年中考成绩、重点中学上线率多年领跑全市乡镇初中。中心小学特色教育走在全市前列,连续三年获得全市素质教育百分考核一等奖,是海门市首批义务教育示范学校之一。



人文掌故


“南北长街东西道,檐牙相接一线天”,这是人们对余东石板街形象的描绘。


余东石板街上,至今还保存着郭利茂银楼、震丰恒布庄、武进士故居等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位于石板街南端的郭利茂银楼,曾是凤城的标志性建筑。该楼由安徽商人郭利茂于清嘉庆年间建造,为典型的徽派建筑。整个建筑分上下两层,集店铺与加工作坊为一体,楼后有小院和附属房屋,为居住用房。当年,郭家的银器加工生意十分兴隆,业务遍及通东。历经数百年风雨,郭利茂银楼的墙砖已经严重风化,但高耸的山墙依然让整个建筑看上去雄伟挺拔,气度不凡。


15.png

余东老街


位于石板街北端的武进士故居,为明嘉靖年间武进士姜锦球所建,现存着两间明代居室,青砖黛瓦虽苍老班驳,但屋梁雕饰还显露着明朝遗风。


南北走向的石板街是凤城当年的主街,往两边还伸出二十多条东西向的巷弄,其间也分布着程氏大门堂、张氏私塾、范式宅院、姐妹井等历史遗存。大门堂是通东民房外表的一种传统标志,大门堂的高低宽窄通常代表着这户人家门第的高低。余东曾有过108座大门堂,其中存60座悬挂过皇帝御赐的进士、贡生等匾额,可惜都在“文革”中被毁。程氏大门堂是余东古镇仅存的大门堂中最大的一座。张氏私塾又名张兰轩秀才府,初为张氏四世祖张成所建,后经张兰轩改建为私垫。


余东地处平原,本没有山,但历史上余东曾有“五山”之说,五山分别是戴青山、镇海山、定海山、波罗山、弥陀山。五山之中,戴青山的风景最佳,文化内涵也最为丰富。作为余东一景,戴青山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们登山抒怀,留下不少诗文佳作。弘治元年(1488)海门人王瑛曾游戴青山,写下“青山江上闲烟草,古寺城隈抱野阴”的诗句;弘治十七年(1504),曾任郴州知县后升九江同知的姜辂游戴青山后赋诗云:“薰风吹绿草烟平,约伴登临订旧盟。”


戴青山一度被海水淹没,戴青的弟子静安和尚在王灶河南边重筑戴青山。以后,每到重阳节,余东人都要登戴青山,可惜此山在“大跃进”中被平整掉,如今虽山影无踪,但余东人重阳节“纸包重阳糕,手持重阳旗”的习俗却一直延续下来。


余东的寺与阁


余东境内至今还保存有一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宗教建筑一一法光寺。法光寺的前身是东岳庙,原是一座道观,供奉东岳大帝,又称东皇庙。东岳庙原系吴氏祠堂,明万历年间,因发大水江水逼近余东城南,当地人将江上漂来的一根阴沉木雕刻成高约2.5米的东岳菩萨,供奉于正殿,吴氏祠堂遂演变为东岳庙,后来又陆续修建后殿、山门、东西配殿等。


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的法光寺,是海门市境内唯一留存的明代古刹。从1984年开始,余东镇政府先后拨数百万元专款对寺庙进行修缮,除有别具一格的山门和明代建筑的大雄宝殿外,又新建了天王殿、藏经楼、地藏殿等,现有殿宇50余间,佛像500多尊,还配套恢复了明代名胜芙蓉池,增建了湖心亭、九曲桥和彩灯长廊等瞻仰设施。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为法光寺寄赠“大雄宝殿”墨宝并为法光寺山门题写匾额。2005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为法光寺题写寺名。法光寺部分居士又发起捐赠,将一诚法师所题寺名制成匾额,悬挂于法光寺山门上方。


16.png

法光寺

17.png

天王殿


法光寺历来香火旺盛,而就在离法光寺不远的文昌阁,其香火与法光寺可以说不相上下。文昌阁历史上也叫文昌宫,是一处儒教场所,里面供奉文曲星、孔子和朱熹塑像。文昌阁的廊柱上有一副对联:“世上数百年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此联劝人积德行善,热爱读书。


文昌阁始建于明代。据《张氏宗谱》记载,文昌宫是由张氏第九代先祖张文先创建,“东城之文昌楼,为公所创建,至今犹称道之,又于文昌楼前环澹一池,纳泉莳荷于其中,名池曰‘芙蓉池’,为暇时游观之所。”虽然文昌宫在抗战期间被毁,但绵绵文脉无法阻断,新世纪之初,余东镇政府重建文昌阁。每年的考试季节,四方考生都会来此祈愿。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