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南通狼山广教寺的瑰宝——《芥舟诗稿》
发布时间:2020-03-18     作者:刘道荣


最近,有位爱好书画的藏友拿来一部古籍请我鉴定,是线装本《芥舟诗稿》,阅读后感到这是一部珍贵古籍,现将其版本及内容作一简介。


《芥舟诗稿》是南通市狼山广教寺历史上一位高僧的诗集,他的法名叫芥舟,以“诗僧”闻名。他的诗集取名《芥舟诗稿》,于清朝咸丰年间刻印出版,现在存世甚少,已属珍贵线装古籍。


该书的书名页和书口均刻“芥舟诗篇”四字,故而得名。此书正文首页首行又刻“散花社诗稿”五字,故又名《散花社诗稿》。该书虽无版权页,却有清咸丰五年(1855)冯氏序言。参考版式特点,此书是清咸丰年间木刻巾箱本。《辞海》称巾箱本是指版式短小的书本。巾箱,古代装头巾的小箧。因书型短小可装在巾箱中,方便携带随时可读,故名巾箱本。清代后期盛行巾箱本。该书线装4本,书版框线高仅14厘米,宽仅10厘米,比成年人手掌还小。每半页竖刻8行,每行 16字,半页中满刻百余字。全书正文共67版,另有书名页、序言和题词共5版,合计72版,140余面。全书收录诗文近140首(篇),1.6万余字。版式具有清咸丰年间的特点。书版左右双栏,上下单边,书口白口仅刻书名及页码,单黑鱼尾。书体仿宋,清晰美观,竹棉纸浓墨精印,尤显古朴,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使人爱不释手。


芥舟是刻僧法名,其号杯渡。查《佛教词典》等辞书:“芥”是一种草本植物,可食用。芥子磨粉为芥末,味辛辣且苦,食之坠泪。舟即船。“芥舟”是形容又小又苦的船。另据陆德明释文:“芥,小草也。”“芥舟”比喻小舟。语出《庄子·逍遥游》。关于其号杯渡,《梁高僧传》记述:宋京师有杯渡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渡水,因以为名。相传“其不修细行”,即不修边幅,很随意,但“神力卓越”。芥舟以杯渡为号,表示自己要学习杯渡。


芥舟是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年间人,俗姓陶,生卒年无考。据笔者推测,其出生年代约在乾隆五十年(1785)前后,卒于咸丰十年(1860)前后,享年75岁左右。据原市佛教协会办公室主任孙勤讲其在清道光、咸丰年间(约有30年)为南通狼山广教寺方丈。从其诗《题画赠远尘禅友》中“我住五山二十年,一丘一壑萦心目。”可见他住五山至少20年。该书正文首页刻作者名号及其籍贯:“崇川僧芥舟”五字。崇川是南通古称,其久住南通,愿以崇川为故乡。芥舟以“诗僧”闻名,誉满大江南北,各地名 刹高僧相邀游访,留下许多游记诗篇,本诗集内就刊有若干篇。


为该书题写书名并作序的是冯云鹏,云鹏是号,名集轩,字和南,南通人,是清嘉庆十一年(辛未年,公元1811年)进士。他长期在山东、福建为官,一生嗜古成癖。《金石索》是一部古代文物图谱,是有很大影响的金石学专著,这是他与其弟合作编纂的,其弟也是进士。咸丰五年(1855)他为《芥舟诗稿》题书名、作序时已是 77岁高龄,他在序中称芥舟为“上人”。“上人”是旧时对和尚的尊称,或指父母或祖父母。可见芥舟当时或者是年事已高,或者是德高望重,才能受到冯云鹏进士这样的礼遇。冯云鹏在《序言》中写道:“芥舟上人以名家子游三宝地,盖佛容为弟子,天许作闲人。”


芥舟年轻出家,皈依佛门,仍不断读书吟诗绘画。他屋内“积书满架”,以诗画会友,唱和诗词,“赠答盈箱”。在其《买书》诗中他自喻为“蛀书虫”:


收拾三车尽载书,青钱不惜掷飞蚨。


生平嗜好浑难解,自笑痴情似蠹鱼。


白焕章,字函哉,是芥舟的好友。工诗会画,拜芥舟为师。他为该书题词,这样描写芥舟:“他傍山依林住”,“兴来濯足西涧水,有时啸对南山树”。“我欲从之携酒壶,幽怀脉脉禅心孤;乾坤清气归诗卷,烟雨闲情入画图。”


诗僧芥舟的狼山《大观台闲步》和《登狼山诗》,均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佳作,犹如一幅山水画展现眼前:狼山大观台被万里烟云缭绕,苍苍山色,浩浩潮声,一高僧正在大观台静坐修行。《大观台闲步》诗:


千仞危台我独临,烟云万里荡胸襟,


潮声浩浩喧朝暮,山色苍苍自古今。


南极雁回天柱迥,北溟鹏徙海门深。


是非尽付蒲团外,惟有寻幽尚系心。


《登狼山》诗云:


淮南江北五峰边,海径芭蕉补绿天。


闭户老僧忘岁月,探幽豪客拨云烟。


……


读此诗后让我联想:若在狼山大观台亭内,雕塑诗僧芥舟或站或坐真人大小的铜像,并在大观台醒目处勒一诗碑,上刻《大观台闲步》诗,不仅为信众和游客提供摄影景点,还帮助他们欣赏山水,丢掉是是非非,变大观台为忘忧台。


诗僧芥舟于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年,公元 1842年)受浙江文慧高僧邀请,游访浙江杭州,留有许多佳作。如《初至浙江》诗:


荷花绕廓柳藏楼,十里西湖荡一舟。


一水一山都入画,果然形胜数杭州。


此诗朗朗上口,寥寥四句,杭州美景尽显眼前,不愧是诗僧的大手笔。


诗僧芥舟诗友很多,索诗求教者更多。他为了使诗友们能定期聚会,切磋诗作,他倡议结社,取名“散花社”。在诗集中有一首《招诸同人结散花社》诗,其中有两句:“小开坛坫集冠裳,鸾凤音飘澈紫琅。”“云里忽闻天女笑,今朝腕脱散花忙。”佛门中“散花”是“敬礼”之意。这也是佛门中的一种仪式,“为供养佛而散布花也。”社友孔藕船有诗写道:“散花社里集群英,满纸云烟雁序名。”社友徐雨车在诗中写道:“我闻散花社,来访散花主。法界颇庄严,知是散花所。”他是闻散花社名,寻散花社主,入散花社的年轻诗人。足见社友都是一些文人雅士,皈依佛门的僧人、禅友和居士,芥舟被推举为散花社主。有据可查的诗友、社友姓名有近30位。这是我们研究散花 诗社历史的珍贵资料。该诗集中收录芥舟高僧诗文90余首,诗友唱和诗40余首,所以诗集又称《散花社诗稿》。


《芥舟诗稿》内容丰富,除山水游记外,还有读史、怀古、摩崖、题画、赠友、示徒和记录潮灾、地震等内容,芥舟在诗中抒发了他爱国爱教、关心民众、淡泊名利、崇敬名士的思想和情感。例如:他在《赠法化禅友》诗中,记述法化是温州镇公子,曾领义勇破敌(疑抗击倭寇):


前锋捍敌说当年,杀贼雄心尚威天;


八阵图存曾有愿,六韬说在恨无权。


拨开祸福空双手,著破袈裟露半肩。


回首不堪江上望,几堆白骨战场边。


寥寥数句让法化的英姿和战斗的惨烈跃然纸 上,彰显芥舟爱国仇敌赞友的热血情感。他在《过刘南庐墓》诗中写道:“荒草深山迷古塚,桃花流水仰高风。与君隔世成知己,为买轻纨画放翁。”抒发了他崇敬南通名士刘南庐和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放翁的心情。芥舟往荒草深山中寻得其墓,并写出“桃花流水仰高风”,“与君隔世成知己”的感人诗句。他在《读钱某不平鸣集》诗中劝说钱某:“不羡荣封万户侯,生平著述足千秋。”黄巢登第陶潜隐,贤否何如后世名。”劝君切莫不平鸣!”他在《莫须忧》诗中写道:“万事有前定,劝君莫须忧。”


芥舟还写《自祭文》,叙述自己坎坷一生,并留下许多迷津。芥舟写《自祭文》的时间是清咸丰三年(1853),此时,想必他年事已高,迟暮淡忆人生。他在文中自叹生不逢时,遭遇变故:“我生不辰,嗟遘阳九。”还因此被“殃及池鱼”,被迫借穿僧衣逃难:“谷僧惶惶,变服奔走。”历经“跋涉山川,忍耻含垢。窜匿他乡,若丧家狗。”的逃难生涯。他原是名家子弟,如此逃难万念灰。从此,过起出家人的生活:“一瓶一钵,袈裟掩肘。禄米粗供,园蔬适口。”每日在寺 庙内:“清磬左敲,梵钟右扣。”闲暇与诗友唱和,与禅友邀游。可能他出家前已有较高声誉,所以出家后朋友仍劝他规避,他不予理会地说:“死生荣辱,其故非偶。”他自评一生:“正气未亏,刚骨不朽。”文末写道:“自祭者谁?陶公后某。”他明确告诉后人:他俗姓陶,暗示是陶渊明的后人。芥舟在文中讲自己是因“阳九”变故而逃难出家的,所以,只要查清此事发生于何时何地,就能得知芥舟的家乡及其出家时间和与陶渊明的宗族关系。


进士冯云鹏在该书序言中还写道:“释家之偈即无韵诗也,诗家之诗即有韵偈也,而能兼善者每难其人。吾通五琅之巅自古多高僧……”芥舟上人是“诗而兼禅,禅而兼诗”,其诗堪称“诗禅”。诗禅一词宋代已有,此处是称赞芥舟的诗中隐含禅理,亦是含禅理的诗。他对芥舟其人其诗评价如此之高!


佛学博大精深,佛学著作历代很多,但是佛门诗集相比却较少。在南通一千多年历史中,佛门诗社及诗集可能仅此一例,堪称南通文化瑰宝。当前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必然也名手佛教文化。这部诗集不仅有文学价值,对于研究南通佛教文化史、地方文化史、狼山广教寺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该书书版磨损的情况可以看出当年印数很多。正如诗友丁云(字月湖,号云水散人,石港人,善画竹石,设计芸香炉并用黄铜紫铜精制,著有《印香炉图谱》)在“题词”中所述:诗僧芥舟“笔蘸大江水,画壁功深不记年,诗名已贵洛阳纸。”


附:狼山广教寺散花社社主和社员名单 


社主:(僧)芥舟(杯渡) 


社员:孔玲珑(藕船)、竺谷生(虚心)、梅半岭(巢阁)、石太古(介夫)、罗松龄(八公)、陈峰孙(远尘)、丁云(月湖)、白焕章(函哉)、冯鄂华、崔雨人、陈筱山、汪子宣、洪井香、葛云泉、陈乡樵、孙芝亭、孙芝坪、钱震涛、徐树人、汤少峰、马公甫、尤树斋、朱太朴、顾朴斋、姚左凤、保似仙、姜雪航、(释)啸峦等。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