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探寻南通早期的纺织文明
发布时间:2020-03-18     作者:羽离子


南通地区的早期居民青墩人,不仅已经有纺织活动,而且应该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根据对青墩地区古植物的研究可知,全新世中晚期时古青墩的自然景观为河湖池沼众多的大平原,周围没有低山丘陵;高出平原仅数米的青墩台地上生长着松、柏和榆、柳、椴等落叶的阔叶树。当属于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的气候,与现今的北亚热带气候相仿,温暖而又湿润。


仅就资料较全的南京博物院考古队挖掘的第1探方而言,上距青墩地表大约2.5米处往下是未发现人类生活遗 迹的黄生土。其上则是30厘米左右厚的淡灰土的青墩人最 早期的文化层。以该层中遗留的树根为受测体,经碳14测 定,此树根距今5405±110年。考古报告没有记录此树根 是末梢段还是与树干的结合部。如果是前者,那么,这一数据只能代表该树在上层成长之地面的年代,而其根系向下延伸所到达的底层则必定要比这一数据年更为古老。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貌研究室孢粉组从这一文化层中的土样中找到了一批古青墩时代植物的化石孢粉。所确认的那是分布于该地的草本植物中的第一种是荨麻科植物。荨麻科包含多种麻类植物,如荨麻、苎麻、紫麻、水麻、艾麻、青麻等等。检验报告称:“第六文化层中,有2%的荨麻科花粉,可能属于苎麻属(Boehmeria)的一种。”


苎麻根富含淀粉,可作酿酒的原料;其叶可供食用。与其他的多数麻类植物一样,其叶、籽等还有减乏提神的药物功能。重要的是,苎麻是重要的纤维植物,能够成为手工纺织所需要的原料。


麻科植物茎秆的外皮被剥下后,将之较长时期地浸泡沤腐。在河水里使其外皮中的结缔组织发酵、腐烂,然后经过人工的 反复踩踏、捶打,冲洗去所有的坚韧性差的松散的成分而只留 下细长的淡黄色或近白色的纤维。这种纤维在未达干燥时的柔 软度最好,被用于纺线的效果也最好。


青墩古文化地层中麻类植物花粉的密度较高的情况很可能反映了青墩人有意识地引植、培育和增加麻类植物之生长区域的实际情况。



更加令人兴奋的是,在这最早的文化层中,出土了陶纺轮。青墩出土的纺轮,均因地制宜地用黏土捏制再经火烧陶化而成。普遍特征是直径小、体薄、分量轻。这样的纺轮不适于纺动物毛,可作旋纺植物性纤维之用。如此,就能合理解释青墩古文化地层中麻类植物花粉密度较高、青墩人可能有意识地引植、培育和增加麻类植物的情况。


以下重点介绍青墩所出土文物中的两种在中国纺织史上应有重要地位的纺织器具:绳传动纺轮和棘轮。


(一)绳传动纺轮


2013年,我带两位同学在南通博物苑亲手检视了一枚特殊的纺轮。除其他各部分与一般纺轮无异外,该陶轮的外围柱体 中间有一凹型槽。其槽宽近3毫米,深近3毫米。初见此轮,我立刻就认识到了它的极高价值,因为它正是原始手摇纺车的部件。


手摇纺车是手摇动大转轮,大转轮带动传动绳来转动小陶轮,从而使与小陶轮镶嵌在一起的纺轴即锭子跟着小陶轮一起转动而纺纱。在本地,大转轮是用8根细竹扎成。8根细竹有16个顶端;顶端架设和连接之字形张绳的网圈。传动绳即从此 网圈上绕过后再绕到前下方的小陶轮上。假设大转轮上网圈在被收紧后的实际直径是72厘米,其周长即是220厘米。小陶轮绳槽底部的直径约为5.5厘米,其周长是17.2厘米。手抓住木 曲柄摇动大转轮一圈,就带动小陶轮转动了13圈,也就是带动 了镶插在小陶轮里的锭子转动了13圈。手摇加快一些,小陶轮连同锭子就转动得飞快。纺纱的速度和质量得以大幅度地提高,而且人还可以坐着劳动而节省体力;比不断地用手拉转,又用膝盖顶推垂直锭子下的小陶轮来纺线要轻松得多。简单的纺车还可以加捻拼合出粗细要求不同的线;这是用悬吊式纺锤所无法做到的。


浙江省河姆渡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石质和陶质的多件如同上面介绍的带凹槽的纺轮,也证明了原始纺车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被采用。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宁波市慈城慈湖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了凹槽更宽的纺轮,同时还出土了几根筷子般粗细的细木杆。而细木杆的两头还各插进去一段骨针。一开始,考古学家们无人知道这是什么,研究良久后将之鉴定为“骨木钻子”。事隔有年,当地的业余考古爱好者发现这种细木杆可穿插入带凹槽的纺轮的中心孔里,从而推断应该是依靠原始纺车的传动细绳带动陶轮旋转的锭子!同时,原先误以为或是用来摇动石磨的所出土的两把木头曲柄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原来本是摇转纺车所用。因为青墩第六文化层等都很潮湿,木锭不可能被保留下来。而本地的石器工具有限又太费工力,也难能满足于需要量较大的骨锭制作。研究了青墩出土的陶器后可知,青墩人已经使用了轮盘来旋转陶坯以制陶。这是一种早期的机械。这反映了青墩人拥有的机械知识水平。制作纺麻线自用的简易纺车,所需机械知识不比这复杂。古青墩人的干栏式建筑里包含有卯榫结构,所出土的工具中有石斧、石凿和石锛,这些结构原理、这些工具也已能进行原始纺车的制作。现代尚少量有存的手摇纺车是将大转轮带动的传动细绳直接绕锭子一圈而带动锭子旋转的。但由于同样的动能只能经过传动绳与锭子间的极小面积的接触来传递,这就需要传动绳有较大的弹性收缩力和摩擦力,以确保在带动锭子时不打滑。而上古麻线的摩擦力很小,弹性也不足,所以麻线传动绳在直接带动细锭子时易打滑。因此,通过陶轮来带动锭子就是最合适的选择了。


(二)棘轮


棘轮是织机上必不可少的部件。汉代的《说文解字》称其为 ,至迟到唐代已被人们改写为榺,所以民间称榺花。榺花即棘轮,其功能是卡紧经线轴,在不松开挡住棘轮牙的横木时,就可以不让经线轴转动从而一直拉紧经线以便在经线上投梭即来回投贯经线以织布。青墩出土的纺轮上有此棘轮图样。


较早地认定了新石器时代即已有织机的是沈从文先生。沈先生根据浙江省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榺花、打纬刀、经轴局部等复原了原始织机的结构图。这是一种前面有棘轮可调节的经轴而后面有布轴,用腰带把布轴系于织者腹前的极其简单的织机。这一织机比更为古代的完全的牵腰织布要进步得多。人们对上图中的八角星图的含义有多种猜测,例如是花朵、太阳、金星、 族徽,等等。我设想如果八角图是神的象征,就不应该出现在纺线用的陶纺轮上,否则,是极其不合理的。相信在纺轮上的, 例如在此海安青墩纺轮上的八角榺图案反映的应该正是河姆渡式织机的关键零件八角榺。这种八角榺于此后在南通一直被采用。今南通纺织博物馆收藏的本地的古代织机上依然可以见到其经轴两端的一对八角榺。具体位置是在织机前头的经轴的两侧。八角榺的几个角就是角牙,同时兼作扳手。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棘轮与卷经轴前面的木横梁共同作用以固定经轴。木横梁恰好在八角榺的两个角牙之间,这样就有效地挡住了八角榺的旋转而卡紧了经轴,防止在纺织时出现经轴转动而经线松荡甚至滑落的现象。


大汶口遗址中出土的两件大小彩陶豆上的八角星图中间的正方形孔洞其实就是棘轮中供经轴插入的孔。在古代中国的其他地方织机上也可见到调控经轴的八角榺。


纺轮上所刻绘的常是经轴榺花之图案的情况,是有史可证的。例如此青墩纺轮上的八角榺图,正与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所绘的古代织机上的经轴榺完全相同。在江苏省武进出土的陶纺轮上的四瓣榺的图案既是河姆渡织机的经轴榺的形状,也是清代蜀锦织机的经轴榺的形状。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