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沙元榘与如皋近代教育
发布时间:2020-02-26     作者:顾 启


百前年,如皋建立近代教育制度和体系。光绪二十八年(1902),翰林院编修沙元炳创办新学,首先办如皋公立师范学堂,奠定新教育的基础;光绪三十三年(1907),沙元炳调省任用,由其堂弟、通师首届本科毕业生沙元榘接替主管如皋教育。他在原先的基础上加以发展,逐渐形成新的教育体系。


沙元榘(1880~1962),字士度,号佑常,晚号寒松,世居如皋城内沙家河塘之颐园,清末廪生,是张謇1902年创办中国第一所民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的首届毕业生,江苏省教育会会员。自1907年始,他主管如皋地方教育,先后共达23年(早期:1907年8月~1926年12月;后期:1932年3月~1935年6月),历任县劝学所视学兼总董、劝学所所长兼县视学、县民政公署学务课课长兼代县立师范学校校长、县公署第三科(教育科)科长、县教育局局长等职。


23年中,他始终抓住普通教育主线,全面发 展全县普通教育。他把普及农村教育视为“第一 要义”。1907~1916年,他兴办国民学校155所,使全县农村学校布局粗具规模,后来,每年平均递增10所以上。仅民国3年(1914)下半年编定的增设国民学校计议决案中,就有20所。至 1934年12月统计,兴办的321所教育单位中,普通小学就有271所,且绝大部分在农村。可见,沙元榘把普及教育作为自身的主要责任,着重普及、推广了农村教育。1908年,如师兼办初中班,历时虽只4年,但证明沙元炳、沙元榘兄弟也早将目光注视到设立普通中学上了。至1922年11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规定“初级中学 得单独设立之”。如皋办独立中学的各方面条件才 渐臻成熟。沙元榘当即用考棚巷内停办的工业学 校校舍,创办了如皋县立初级中学。招收初一1个班,从如师调拨过来初二、初三各1个班,成为如皋第一所实行“壬戌学制”的、独立的、渐趋完善的中学校。沙元榘特别注重该校的教师资质,不少是大学毕业生,还有几位日本留学生。英语会话教师聘美国人狄靠恩先生。首任校长徐觉世是南京高师毕业;继任者汪铁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辞职后去杭州任大学教授;后任许绍初是日本工业大学毕业生,这所中学后来发展为今江苏省如皋中学。解放前后培养了一批人才,有地方高级干部、部队军级以上干部、著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纺织工程师、流体力学家、原子物理学家、地质学家、气象学家、无线通讯专家、火车头制造设计专家……如皋中学的诞生,使如皋具备了专门的预备学科学生,让学子得以 进高等学校深造的机会。


沙元榘在抓普通教育的同时,还开创性地发 展各类教育。他开创女学,说“‘兴女学’,不是单纯地培养贤妻良母,而是‘增女智’‘张女权’,从而 走出家门,自食其力,成为有文化、有技能的人才,达到真正的男女平权”。1907年就任县教育主管前夕,创办了沙氏女塾,有学生34人,女教员2人,沙元榘亲自参加教学。女塾设技艺专科,并聘请在初级师范学堂任教的两位日本教师兼职指导。当时入学就读的黄琴、成玉、孙英、项徵兰、董菽生、姜慕谢、周懿彬、丁尊英、冯质、冯素、戴婉芳、戴婉芷等青年女士,被如皋人誉称“文明女性”。1914年,女塾改名“沙氏初等小学校”。因推广女子教育,首先培养女教师。民国元年(1912)8月再创女子师范学校,全称“公立甲种女子师范讲习所” 。聘丹徒吴春芳女士为校长。继任校长是安徽旌德吕美荪,她是全国闻名的词人和女学创始人。曾经奉天提学使张鹤龄援延,任奉天女子师范总教习,还任过北洋高等女学总教习,女子公学监督。后赴福建厦门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兼国文教习。县立女子师范先后16年,培养人才颇多,民国初年各小学女教员大部分是女子师范毕业生。


沙元榘尤其注重孩子的职业教育,“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促进个人发展,利国富民,推动社会进步”。继沙元炳和县令周景涛等创办私立孤 幼小学和艺徒学堂(即县立乙种工业学校)之后,沙元榘于1914年将工业学校中的女生分设女子职业学校,并指导马塘、白蒲、林梓、掘港、车马湖、卢港等乡镇完全小学,附设实业补习班。1917年统计,全县已办起职业学校及各种职业实习班24所。1917年创办了如皋女红传习所(后改名女工传习所),由沙元榘夫人黄琴和沈卓吾(如皋磨头人,孙中山广东大本营参军,奉安委员会秘书)夫人成玉任正副所长。在校学生常在120人左右。毕业后如愿留在所里做工者,免收食宿费,按产品计发工资。传习所生产的刺绣品、贴绒画,多数由沈卓吾先生在上海联系推销。有的销往香港和南亚、欧洲、美洲。贴绒 《挂印封侯》(猴子、蜜蜂)曾于民国15年 (1926)在江苏省地方物品展览会上获金奖;《英雄独立》(鹰)获佳作奖。现在还有女工传习所生产的《挂印封侯》《英雄独立》等4幅贴绒画屏珍藏于上海博物馆内。


蒙养(幼儿)教育应普通教育而诞生。沙元 榘和黄琴主张“人才培养从幼儿开始,让儿童潜 移默化地获得生活经验和智力、人格的早期教育”。1915年创设城市第一蒙养园。紧接着县公署第三科与婴育堂合办城婴幼稚园,后由第三科独办。自此各乡镇效仿,全县幼儿教育启动。列宁夫人、幼教专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一个人所 受教育,百分之九十是在幼儿时期获得的。”可证 沙元榘夫妇的睿智与敏感。如皋校友、中国科学 院院士、地震学家马瑾回忆:我在如皋幼稚园懂 得了许多道理,比如要敬爱长辈,要帮助其他小 朋友,要学着做事(劳动),要讲卫生,站要直,坐要正,不挑食,要认真识字,不可以骂人,要勇敢,不怕困难,自己的事自己做……对人的一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沙元榘还在弱势群体中培养人才。1929年,他克服了多重困难,创办了如皋盲哑学校。他说:“要让残疾人能够得到社会的关心和爱护,得到自主、自信的特殊教育。”结果,培养了一批特殊人才。该校30年代毕业生冒怀苏(著名学者冒广生之哑孙),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版画家,并获得“鲁迅版画奖”,担任上海美术出版社副编审。校友聋哑人薛二用手语抚养的儿子成了北京大学毕业生。今天,如皋市特殊教育事业十分发达。该校已发展成集语言康复教育、听障教育、智障教育、职业教育于一体的特殊教育基地。


沙元榘常叹:“识字耕夫有几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愚民政策。百姓不受教育,不了解国家民族兴衰的历史,不明白自身的社会责任,昏昏蒙蒙,任人宰割。”所以他在任上付出心力,兼顾社会教育。创办白话、通俗报纸,并于各乡镇设立阅报社和通俗演讲所。如城阅报社扩展为通俗图书馆,再改为县立图书馆,他本人兼担首任馆长。派演讲员至各乡镇宣讲社会平等、男女平等等应时民众教育话题。创办公园和公共体育场,多次举办运动会。他在任职末期,还办了民众教育馆12处。为将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贯彻于社会教育之中,他于1935年1月(日本帝国主义阴谋进一步武装侵略我国前),在如城刻石树建《明兵备副使刘景韶参将邱陞义官吴平倭始末记》碑,让人民大众、广大青少年铭记:“一雪国耻,振兴中华。”社会教育事业在宣传爱国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启迪民智、改良社会风尚、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据1934年12月统计,全县办中小学、幼稚 园及社教单位321个。其中,沙元榘创办的沙氏 初等小学、公立女子师范、女子职业学校、女工 传习所、城市第一蒙养园、如皋县立初级中学、县盲哑学校7所,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人 才,其中有不少杰出者。淮扬道殷道尹饬:“(如 皋)教育一事,颇得风气之先。”对沙氏初等小学 校饬:“此校开办最早,实为皋邑女学先声。”省 长对如皋教育赞为“六十县以为楷模”。1919年和 1921年,沙元榘两次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嘉禾章”的奖励。后来他成为我党重要统战对象,1942年 任我三分区如西县参议员;1945年秋,任我苏皖 边区一专署参议员,如皋县参议员,救济委员会 委员,各界人民代表,县惩奸委员会委员;1946年1月,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他被推为如皋 人民呼吁和平首席代表,去南通向“三人小组”呼吁停战,遭到反动派的迫害。国民党军占如城 后,辗转去上海隐居。在战争年代,他先后鼓励 5位子女去延安抗大等学习锻炼,现均为省或厅级 离休干部。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江苏省及上 海市文史馆馆员、如皋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特邀 代表,著有《寒松诗集》等,于1962年病逝。民 国初年,川(四川)、甘(甘肃)、宁(宁夏)、青(青海)各内陆省份师范毕业生每年到苏杭参观旅行时,多慕名而来,专程参观南通及如皋教育事业。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