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千年古邑安福地——下篇
发布时间:2019-10-22     作者:赵明远


倚势建城


随着地方政治、经济的发展,五代以后通州、如皋有了稳定的城址,先后建筑的城池,并在以后的保境抗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通先民建城,构筑颇见匠心,它讲求山川形胜,关照风水气象,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建城智慧,在中国古代城建史上也有一定代表性。


通如双城


五代以后,南通的地方行政建制基本稳定下来,通州、如皋两地成为地方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已正式形成。通州于后周始建州城。在此之前,姚制之子姚廷珪任东洲静海军使时曾构筑静海城。如皋于明代建城垣。


后周显德五年(958)建通州(领静海、海门县),州治静海,由静海制置巡检副使王德麟征发民夫,兴筑土城,立东、西、南、北四门,城周六里七十步。次年改为砖城。通州城之选址与构筑颇见匠心,它利用了沙洲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众多水泊,加工成了环城的濠河,城内留池塘,开市河,形成为水城。这是南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建城,奠定了南通城的基本格局。


宋建隆三年(962),通州城初设戍楼。宋大观四年(1110),知州朱彦重建南城楼,称海山楼。宋政和年间(1111-1117)知州郭凝塞北门。后金兵攻通州,乱兵掠城,城垣受到严重破坏,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增筑通州瓮城。元至正十九年(1359),定远大将军、通州行元帅府都元帅李天禄又调集人力修筑通州城,“工力坚密,遂为名城”。明初,守御千户杨清、姜荣相继修筑通州城,辟三水关,又在城门外设东、西、南3吊桥。


明代中叶,通州受到倭寇日益严重的侵扰,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将通州城围困月余,城外“焚劫殆尽”,军民靠城垣合力守卫,方才脱祸。然城墙已近200年未大修,次年淫雨毁城300余丈.隆庆二年(1568)知州郑舜臣主持大规模修建,经三月而竣工,“视前增筑二尺有奇,外甓既直,内土亦广,以至雉堞楼橹焕然改观”。明万历初,通州城周为六里七十步,其位置大致与后周建城时相若。城门3座,东门名天波门,南门名澄江门,西门名朝京门;各门俱有戍楼、警铺、瓮城,瓮城内有盘诘厅3间。城门外有吊桥,另有3水关,以便从城内市河出城入濠河。嘉靖十九年(1540)同知朱应云建望江楼3座,扼要道而立,如同城门,可屯兵,可御敌。为抵御倭寇保护民众,万历二十六年(1598)又在通州城南加筑城墙一圈,称新城,其从南望江楼两翼建城墙,分别向东、西延伸,再北折,东接原州城之东南城脚,西接原州城之西南城脚,延袤760丈。在接原州城东西门不远处分别设东、西两便门,并建新城三处水关。新城使中轴线延长,通州城墙由“口”字形变成“日”字形。新城在清乾隆年间废圮。


清代,通州城垣又有多次修建。光绪年间,通州城墙高一丈九尺,面阔1丈,基广2丈,3座城门:西来恩门,东宁波门,南江山门,西、南瓮城三重,东二重,城上设戍楼,有4座角楼,16座敌台,3座钓桥,3座水关,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最处达200米,城门处有吊桥。通州城垣的这种规模和布局一直保持至民国。1921年南通县自治会议定拆除东、西、南三面城墙和瓮城,只保留3座城门,在三面城墙的基础上建环城马路。1928年南通县教育局受命拆除北城墙,以充教育经费,唯留下北极阁。解放后,人民政府拆除东、西、南三城门。


通州城内街道分大街、街、巷三级,呈“井”字排列。城内干道为东、西、南大街与三个城门直通,呈“丁字形”。丁字街口的北面为府州衙门,系政治中心。城东北为文教中心,沿东大街为城隍庙、试院、文庙、学官等,还有学正、训导的府署。城西北多官宅、寺庙,军事机关及仓库区在北部。东西大街以南为居住区,商店沿街分布。也有较集中的市,如平政桥的鱼市,东门街市,北河稍米市,西门果市、菜市、木市、砖瓦市,南巷布市、花市。由于西门商品经济的发展,近通扬运河,在清代已形成商业中心,有“穷东门,富西门,叫化子住南门”之说。


在中国古代城建史上,通州城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城市建设史》指出“南通城是典型的一般州府城的平面”。因位于江边平原,城市发展很少受地形条件限制,城市平面形状规整。《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古代南通城市布局被归入一种“方型丁字街”类型:“城一般多做南北稍长的近似方形的平面,东、西、南城垣正中各开一门,城内开‘丁’字街,东西门之间的横街将城分成南北两部分,北部为衙署(或王府)、庙学所在,衙署居中,向南有大街通南门,南大街两侧为居民市肆。”州城面向五山之中峰狼山,形成自州衙直指狼山的中轴线,轴线方向为南稍偏东,以适应本地多有东南风的气候条件。通州城是中国古代州县城池建设的典型代表,一般州府城的典型格局。


如皋建城墙也源于明代抗倭斗争。成化十七年(1504),知县胡昂浚治运盐河及其支流,成为环绕县治的玉带河。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抢掠沿海城市,邑人李镇等倡议筑城防守。经知县陈雍报巡抚郑晓奏准,发帑银35000两,建成周长1296丈的环形城墙。城门4座:东“靖海”,南“澄江”,西“饯日”,北“拱极”。靖海门北有东水关,拱极门西有北水关。绕城挖掘濠河,宽15丈,深1.2丈,由水关通玉带河。两河环城而绕,外圆内方,形似古钱,构成“水环城,城包水”的独特景象。万历二十年(1592),在四城门外加筑月城,后又在城墙上筑敌台13座。1951年7月,因城墙多处倾塌,城门窄隘,交通不便,报经苏北行政公署批准拆除,仅留东水关。


通州、如皋两城的建设充分的利用和适应了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体现了南通先民的建城智慧,两城也由此成为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


保境抗倭


防护是建城的一个重要目的。在国家分裂,割据政权隔江对峙之时,南通的战略地位便显现出来。而宋初重归统一以后,通州地位已不为兵家看重。1000多年来,南通城除了经历过两宋末、元末的战事和倭寇的袭扰外,并没有遇到太多的战乱,较长时间处于和平安定状态。


南通淳祐二年十月十六日(1242年11月10日),蒙古军攻陷通州,在城内外大肆烧杀,这是历史上通州人民所遭受的最为惨烈的兵灾。当时常熟福山有一位叫赞老的通州籍和尚,作诗记叙这次事变的惨状:“见说通州破,伤心不忍言;隔江三日火,故里几人存。哭透青霄裂,冤吞白昼昏;时逢过来者,愁是梦中魂。”


元朝末年,全国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当时,通州曾被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军占领14年。张士诚是泰州白驹场的盐贩,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率盐民起义,先后攻下泰州、兴化、高邮等地,拥兵1万余人。同年攻占通州,成为他在江北的一个重要据点。至正十六年(1356)正月,张士诚部由通州渡江南下,攻下了苏州,即以为都城,称周王(后来又称吴王)。张土诚“兵由通州,遂有吴郡”,在全盛时,他的势力范围南到浙江绍兴,北到山东济宁,与另一支农民起义朱元璋的军队争斗。


明中期以后,东南沿海经常遭到倭寇侵扰。明朝嘉靖年间,倭寇曾有四次大规模入侵通州,少则三四千人,多至万余人。南通民众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危害。南通官民组织起来多次击退倭寇。各地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涌现了不少英雄人物,以曹顶的声名尤为卓著。曹顶,通州余西人,盐民出身。嘉靖三十二年(1553)曹顶应募参军,与倭贼战奋勇当先。翌年,倭寇3000余人入侵通州,曹顶率水兵500人拒敌于城外,与敌周旋了20余天,逼敌退却。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倭寇再犯通州,曹顶与倭寇战于城北五十里,追敌至单家店(今平潮镇)。时天下大雨,道路泥泞,战马失足,曹顶不幸阵亡,时年44岁。南通人民在城南建曹顶墓,在平潮镇还建有曹顶纪念亭。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四月,江北的倭寇奔至通州,倭寇乘战船数百艘,乘汛沿江西上,攻入白蒲镇,取道入如皋,谋犯扬州。江北兵备刘景韶于派邱升在丁堰、如皋、海安攻击倭贼,三战皆捷,杀死倭冠百余人。倭寇进掠通州,刘景韶督邱升攻击倭贼,歼敌数百人。是年,江北各地民军配合共歼灭倭寇万余人,并捣毁了倭寇在江北的巢穴。自嘉靖后,通海地区再没有发生大的抗倭战斗。


崇川福地


由于成陆先后的原因,南通地区北部的开发早于南部。东晋以后,江淮地区农业日渐兴盛,居于全国之首。到唐代,海陵县东境、今海安、如皋一带的开发,已达可观的程度,盐业、农业都相当发达。这在日本和尚圆仁(号慈觉,794-864)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有较详实的记载。


唐开成三年(838)日本高僧圆仁随日本第十八次遣唐使藤原常嗣一行三十余人入唐。海船在南黄海遇险,使团成员在长江入海口掘港庭(亭)以东的海边获救登陆。后经运盐河西上扬州,再赴长安。次年乘新罗船归国。此为日本国最后一次遣唐使团。


据圆仁的记载,当时掘港以东,散布着准南镇、延海村、东梁丰村等几个小村集镇。这里的河沟长满芦苇,海边盐灶遍地,煎盐炉火彻夜通明。这里有驻军守卫边防,有盐官管理盐业生产。如皋是海陵县东部的一个大镇,镇内运盐河北岸杨柳相连,“店家相连”,“富贵家相连”,乡村“白鹅白鸭,往往多有”,“有人养水鸟(指鹅、鸭),一处所养二千余”,农副业生产的发达可见一斑。在通往海陵的河道上,运盐官船首尾相接,船队最长可达十数里,圆仁“乍见难记,甚为大奇”。当地官员接待日本客人,有一定的法度,有迎接、慰问。有巡检,还“赠酒饼,兼设音声(奏乐或歌唱)”。当地僧人也与日本客人交谈,慰问并赠送礼物,可见这种交往已不是偶而发生的了。


南部地区开发较晚,“其地舄卤而瘠,无丝粟之饶,其民苦窳而贫,有鱼盐之利”。五代十国期间,姚氏家族在静海东洲“安民庶,务耕桑”。宋以后,通州社会经济逐步开发、发展,人口逐渐增多,有后来居上之势。南宋,静海县已成“望县”,有“鱼稻饶足”之誉,渐成鱼米之乡。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通州。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这样写道:“傍晚便到达一座名叫通州的城市。这个城市面积不大,但一切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都十分充足。居民是商人,并拥有许多商船。鸟兽产量很多。该城位于东南方。在它的左边,也就是说在它的东面,相距三天路的地方,就可以见到海洋。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间地带,有许多盐场,生产大量的盐。”这段记录为我们勾勒了元代通州的面貌。


明清时期,是南通地区历史上社会经济显著发展的时期。农业、盐业特别是棉纺织业的持续发展,城市已经相当繁荣,“城中民擢楫运刍粮,转输百货,东西南北往来不绝如织”,通州已被称为“小扬州”和“北苏州”,又有“崇川福地”之称。


“通州好,比屋解谋生。夹岸柳丝云碓响,万家篝火布机鸣。勤耕又勤织。”南通民间乡乐府、竹枝词记录着百姓“四时八节”的悠闲而富足的生活:


“土风最古野人家,麦方盐荠柳叶茶;脆似嚼冰甜似蜜,胜过新摘水梨瓜。”“过了春灯二月初,家家野祭荐新蔬;时鲜若待清明节,不买刀鱼买面鱼。”“鲥鱼八馔石首鲜,蚕豆登盘笋似拳;正是江乡好风味,阿依不吝筒中钱。”“五月家家艾虎垂,雄黄泛酒酒盈卮;酒阑争赴龙舟约,水月庵前看许时。”“勒鱼百尾未敢尝,蟛蜞只买菜花黄;霜前稻蟹留与妾,雾后椒鸡持向郎。”“中秋时节碌忙忙,月饼掰掰当早茶,蒸蟹煮鱼煨鸭子,剥菱削藕切西瓜,芋头豆荚连皮吃,柿子梨儿带核尝,乡下送来新米屑,儿童还要做粑粑。”“糕上飘摇插纸旗,黄花酿酒醉斜晖;苏家堰里团脐蟹,一到重阳分外肥。”“除夕团圆守岁筵,桃符以换贴春联;头筹竟把状元夺,赢得青荷压岁钱。”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