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筚路蓝缕启东疆——沧海桑田
发布时间:2019-10-22     作者:赵明远


万里长江奔腾入海。在漫长的历史年代,江海交汇地段形成过许多沙洲。沙洲此长彼消,逐步扩大,最终并接大陆,形成了今天富庶的江海平原。地理与环境是制约江海文化演进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南通先民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与艰苦抗争中繁衍生息。沧海桑田,是南通地区地理发育和历史变迁的真实写照。


沙洲连陆


南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演进,依赖于这里的地理形成,这一过程持续了数千年。在经历了四次沙洲连陆大并接后,最终形成江海平原。


今南通西北地区出土的古代文物,有不少为汉代遗存。这表明,至迟到汉代,南通西北地区今海安如皋一带已渐次成陆。到了东汉,在其以东江口海域又出现的块块沙洲渐渐合并扩大,史称“扶海洲”,其位置在今如东县一带,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志》有扶海洲的记载。南通成陆历史上第一次沙洲连陆大并接是扶海洲与大陆的并接,这一进程大致在公元5世纪完成。从东晋义熙七年(411)开始,这一带从海陵县(今泰州)析出,先后设置了如皋、宁海、临江、蒲涛、江阳、海安6县,增置新县反映了土地的开发和人口的增加。


在扶海洲成长的同时,其南方水域也在形成沙洲,大致在公元6世纪,已合并形成“胡逗洲”。胡逗洲最早见于《梁书》中关于“侯景之乱”的记载,其时已是位于长江口北侧的一块较大的沙洲。据《太平寰宇记》和《读史方舆纪要》等记载的推测,胡逗洲在今南通市区及其附近。唐末,胡逗洲与海陵东部连陆,这是第二次沙洲连陆大并接。五代后周在这里建立了通州。


从唐末到五代,胡逗洲以东海域片片沙洲逐渐出水,形成了以东布洲为主体的江口沙洲群,后周在此置海门县,到北宋初已与大陆连成一片。这是第三次沙洲连陆大并接,至此现在南通市域的地理范围大体形成。但是,从元末开始,长江主泓的北移导致了海门县沿江、沿海地带不断塌陷,并持续了300余年。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旧海门除吕四一角外已全部塌完,海门撤县为乡并入通州。


然而数十年后,长江主泓又南移,旧海门地又陆续涨出沙洲,陆地逐步扩大,一轮新的移民垦殖在这里开展,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在此设立了海门直隶厅。这是南通成陆史中第四次沙洲连陆过程,此后江海平原基本稳定。


筑堤捍海


“一瞬沧桑几变迁”,在沙洲连陆大并接1000多年的时空进程中,陆地海岸线不稳定,频繁的海侵不断地阻断南通的历史发展进程。修建捍海堤是保护沿海农田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首要任务。苏北沿海的海堤,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在今盐城市辖境内。后因年久失修,日渐废圯,造成严重灾情。北宋天圣元年(1023),范仲淹在泰州任西溪盐官时,怀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发起重修海堤,他调集四万余民工和士兵,用了5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险阻,终于筑成底阔3丈面阔1丈、高1.5丈的海堤。这条海堤延伸到今海安县北境。其后,通州、海门、阜宁等地也修建起了海堤与之相联,统称为“范公堤”。通州城西门筑江堤20里,即为“任堤”。“虹卧三州膏壤奠,鳌盘百里怒潮平”,这些江海堤岸保护了沿江、沿海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南通地区的农业生产从此得到稳定发展。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