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 >
南通仿真绣
发布时间:2019-07-19     


南通仿真绣由刺绣艺术大师沈寿所创,因此也被称为“沈绣”。2007年3月,南通仿真绣被列入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南通仿真绣的创始人是清末民初的刺绣艺术家沈寿(1874-1921),原名沈云芝,苏州吴县人,后定居南通。慈禧70大寿时,沈寿夫妇绣制了《八仙上寿》为慈禧太后祝寿,得到慈禧的赏识,赐“福”“寿”予沈寿夫妇,沈寿才把原名改为“寿”。沈寿曾先后在苏州、北京、天津、南通设立刺绣学校传授技艺,并将自己的绣艺口授张赛,由张赛执笔出版了较为完整的一部刺绣理论著作《雪宧绣谱》。


沈寿仿真绣的传神、写实、逼真是其他刺绣不能比拟的。丝线的自然光泽、明暗关系的处理,绣面神态变化无常,是绘画所不能及的。油画能调出的颜色丝线都能表现。一种颜色以浓淡色差之分有十几种或二十种之多。在用针方面沈寿也改变了以往刺绣中平铺直套的针法,而是按自然物的形状旋转铺绣。这些艺术特色使仿真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在南通、苏州一带得到传承与发展。


南通仿真绣的画稿以油画、照片和自然界的物体为对象,吸收西洋油画的用光、用色和明暗关系,用中国传统的刺绣针法和绣线来表现西方艺术,为典型的中西方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其色彩比传统的苏绣更加丰富,丝线的自然光泽与独特的针法、明暗关系所展示的刺绣作品变化莫测,立体感强,从不同角度观看都会显示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在用针和用线方面充分体现了刺绣的针法与绣线的工艺,作品具有仿真的艺术效果。


南通仿真绣与其他汉族传统刺绣相比,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与特征。作品常以西洋油画的人物肖像、风景等为绣稿,吸收其用光、用色的技法于刺绣技法中,使得作品立体感强、物像生动逼真。仿真绣源于苏绣,但以刺绣来表现物象的光影、色彩,使之达到仿真、逼肖的艺术效果,则有别于传统苏绣。


仿真绣以人物绣最为擅长,针法变化多端,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


1915年,沈寿耗时两年多创作的旷世神绣《耶稣像》完成。同年获得美国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一等大奖。此作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琪杜·雷尼的油画《荆棘冠冕》为绣稿,表现了耶稣殉难的瞬间。绣像中的耶稣头戴荆棘冠,面部微仰,两眼上翻,双唇微张,血迹披额,神情忧戚悲壮。沈寿运用其独特的刺绣语言,将西方油画中的透视原理、明暗关系、色彩的表现力等艺术元素体现得恰如其分。在针法上根据画面肌理,创造性地将旋针与传统针法相结合,达到转折自然、细腻平服、光彩柔和的艺术效果;并将多种色线合一股施以滚针,随着丝理的转折变化互为映衬,完美表现了物象的明暗层次、立体感、质感;此作中沈寿精湛的刺绣技艺已达炉火纯青的境地,令人叹为观止。


珍藏于南通博物苑的《蛤蜊图》也是沈寿的一幅精致作品。作品采用了缠针、施针、滚针等多种针法,以黑灰白线配色,通过明暗对比逼真地表现了蛤蜊的质感,充分显现了“仿真绣”的生动表现力。


南通仿真绣开传统刺绣创新风气之先,其刺绣技艺和刺绣艺术思想为中国刺绣的发展和持续创新开辟了一条新路。其重要价值越来越为世人所珍视:


第一是针法运用的创新。沈寿改变传统刺绣中平铺直套的针法创制旋针,即根据物象的结构旋转用针,更能体现物象的质感。


第二是用色的创新。沈寿潜心研究,在《雪宧绣谱》中对染线设置了色阶表,并一直沿用。沈寿还强调,配色要以绣稿来配色,如水墨画。南通仿真绣以画稿为主的,以画稿的色调去配色;若以真花为主的,就要按真花的色调去配色。


第三是光与用线配色关系的创新运用。仿真绣中追求光的效果,这主要在于如何用线配色。经过沈寿潜心研究,用几种色线合并于一针来润色调绣,丰富了色彩的表现力,用以体现西方油画、铅画、摄影因受光不同物象所产生明暗关系的变化。


第四是创制仿真绣的理论贡献。由沈寿口述、张謇笔录整理的《雪宧绣谱》,是沈寿40年艺术实践的结晶。绣谱共8章,从绣备、绣引、绣要、针法、绣品、绣德、绣节、绣通等方面对刺绣技艺作了精辟论述。对其独创的“仿真绣”艺术进行理论研究,阐述其艺术特色。此绣谱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刺绣艺术理论著作,标志着中国传统刺绣艺术从感性的认识与实践经验,上升到了理性的认识和专业理论。


第五是创新思想对刺绣发展的贡献。仿真绣开传统刺绣创新风气之先,在沈寿“以新意运旧法”思想影响下,她的传人又研究、创制了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双面异色异形绣。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新一代的设计师,采用流传民间的“点彩”“纳锦”的技术,将刺绣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成功研制“彩锦绣”。新绣种将传统平绣推向现代平绣这样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也主导和影响了人们对刺绣艺术审美的取向。


1914年沈寿主持女工传习所,以教学的方式将传统刺绣和她创制的“仿真绣”艺术向学员们传授。从1914年到1939年期间共举办15期。当年的女工传习所设置了三种学制:两年制的刺绣普通班,四年制的刺绣美术班、五年制的刺绣研究班,分别教授花卉、翎毛、山水、仕女、肖像和油画的刺绣。除刺绣专业课外,同时还开设了国画、国文、音乐、书法、体育等课程。


沈寿、沈立(沈寿之姊)先后任所长并主持教学,早期学员在沈寿的指导下完成了《夕阳返照图》、《奉天牧羊图》此两幅作品作为沈寿学生的杰出代表作,现珍藏于南通博物苑。


新中国成立以后,散失在社会上的女工传习所学员重新组织起来,先后成立刺绣生产加组、刺绣生产高级合作社、南通绣品厂。1959年,南通成立工艺美术研究所,并以师傅带徒弟和教课的形式培养了一大批刺绣人才。


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南通仿真绣作品《普京总统肖像》作为国礼赠子俄罗斯总统普京。该作品是由江苏南通仿真绣传承人李锦云、印俊平等6人用91天创作完成的。整幅作品长60厘米、宽50厘米,所用色线近70种。作品抓住人物神韵,把普京坚毅、智慧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普京总统肖像》是继《奥巴马总统合家欢》、《比利时国王夫妇像》之后,南通仿真绣艺人创作的第3件国礼。


史志通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民意征集

主办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8056518号 苏公网安备 32060202000505号 Design by : worldidc.cn